对士官选晋热情不高问题的调查思考

2018-12-15 01:39李晓钰
政工学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留队士官当兵

李晓钰 邵 利

近期,我们采取问卷调查、分层座谈、个别谈心等形式,对我部满服役期战士的走留意愿进行了调研摸底。总的感到,士官选晋形势严峻,以前是挤破头、抢着留,如今是不愿选、争着走。问卷调查中有留队意愿的仅占比36%,不愿选晋的问题比较突出,成为制约部队建设发展和战斗力提升的瓶颈,须引起各级高度关注。

一、原因分析

面对时代快速发展,兵员成分多样化和价值取向多元化愈发明显,多数满服役期战士面临走留选择时,社会影响更加明显、利益诉求更加现实、思想压力更加复杂。

一是薪金待遇不满意,缺乏优越感。近年来,随着调整改革深入推进,军人荣誉地位越来越高、福利待遇越来越好,但部队工资薪酬与地方单位的比较优势还不明显。调查发现,24%的老兵家庭年收入达到8~15万元,11%的老兵家庭年收入达到15万元以上。当问及不愿意留队的主要原因,17%的战士回答“工资待遇低”,20%的战士认为“工作太单调,发展没前途”。也有战士反映,当兵服役不允许从事第二职业,且难以兼顾家庭,现行薪资水平不足以吸引其留队。还有战士认为当兵付出与回报不对等,部队是24小时工作制,自己是“拿着包月的工资干着不计流量的工作”。

二是后院后路顾虑多,缺乏安全感。一方面,婚恋家庭因素的牵绊,动摇了一些战士矢志军营的思想根基。军人职业特殊,对探亲休假、家属来队、社会交往等都有严格要求,使部分战士婚恋受挫、“后院”不稳。调查发现,有的老兵表示家人不支持自己长期服役,有的老兵表示“婚恋和家庭矛盾”导致自己不想留队。另一方面,基层单位高中级士官编制有限、晋升难度较大,加之个别地方对转业士官安置缺乏刚性措施,导致部分士官转业后得不到妥善安排,让现役士兵感到以后前途没保障,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选晋热情。再一方面,由于部队所学技能大多与地方不接轨,退伍后就业竞争力不强,多数义务兵和初级士官考虑选择退伍,尽早融入社会。在问及退役后打算时,28%的老兵希望“能尽快工作”,19%的老兵选择“返校读书提升学历和技能”。

三是训练管理不适应,缺乏认同感。以95后为主体的义务兵和下士,多数为独生子女,更为崇尚“自由”和个人主义,对部队严格紧张的训练管理内心认同不够,这也导致他们选晋意愿不强。主要表现是:跟不上训练节奏。当前谋战抓训、实战实训逐步回归本位本真,训练节奏加快、强度增大、标准提高,随着练兵备战突然“增速”,部分战士产生了训练倦怠和烦躁情绪,其中12%的老兵认为“训练强度大受不了”“演训任务重吃不消”。不适应管理模式。由于部队环境闭塞、约束严格、生活枯燥,容易产生脱离社会的焦虑感。不少战士反映,部队对手机、网络管理过于严格,“几天不上网,实在闷得慌!”调查发现,68%的上等兵、74%的上士感到部队越来越苦,感到心情压抑、身体疲惫。

四是内部关系不融洽,缺乏归属感。在各级持续大力正风肃纪、从严纠治基层“微腐败”的背景下,多数基层干部能够严以律己、真心关爱、真诚解困,积极融洽内部氛围,但也有少数基层干部“官本位”思想严重,带兵态度不够端正,工作中戴着“有色眼镜”、端着“老爷架子”,对战士缺感情、少温度,不打不骂也不管、不远不近也不亲。调查显示,有的战士出现思想疙瘩、有实际困难时,不会主动找干部汇报,而是向家人朋友或老乡战友倾诉;7%的战士认为干部形象不好,官兵关系紧张。这些心理隔阂和情感疏离,无形中削弱了战士的选晋意愿。

二、对策建议

士官选晋事关部队建设基础和单位长远发展,需要各级精准发力、综合施策。

一是大讲优良传统,把甘于奉献的担当立起来。针对部分满服役期战士患得患失、奉献意识淡化的问题,要注重用部队光荣传统凝神聚气,引导他们强化使命担当、树立大局观念。用传统教育感召。广泛开展“组织挑选怎么看、对照先烈怎么办”群众性实践活动,通过参观部队史馆和荣誉室,在潜移默化中熔铸红色基因;围绕“续写传统我有责、连队需要我尽责”进行表态发言,以增强服从组织安排、当传人作贡献的使命感、责任感。用强军思想引领。坚持职能使命教育年年抓、月月搞,把当兵打仗、带兵打仗、练兵打仗的思想树在平时、扎在心底;选晋期间,积极开展“军人干什么、选晋为什么、成才靠什么”讨论活动,把习武备战、建功立业的职责意识印入头脑、融入血脉。用先进典型激励。遴选“坚决服从组织安排,党叫干啥就干啥”的优秀士官上讲台、作报告,讲乐于奉献的感人事迹,讲真实可信的心路历程,引导满服役期战士对照先进找差距、思责任。

二是大讲成长关爱,把知恩思报的热情强起来。引导满服役期战士算好“四笔账”,从而强化知恩之心、感恩之情、报恩之责。算一算政治账。想一想从幼稚到成熟的进步过程,重温入伍、入党时的铮铮誓言,回顾受奖励、当骨干的宝贵经历,品味一路走来组织的关怀、领导的关爱,强化对部队的感恩之情。算一算经济账。想一想当兵以来的津贴工资、衣食住行、地方补助和优待政策,感受党和国家对军人的特别关怀,对比服役前后带来的生活变化,消除“当兵不值得”的模糊认识。算一算成才账。想一想从军几年能力素质的明显提升,看一看入伍前后自己的变化有多大,比一比地方朋友自己的历练有多少,反思没当兵自己会咋样,从而坚定“军营培养自己、从军改变命运”的信心。算一算感情账。想一想战友之间的真挚感情,回顾终身难忘的军旅瞬间,品味激情火热的军营生活,以增进对部队的热爱、对战友的留恋。

三是大讲政策法规,把自觉服从的意识树起来。坚持一手抓教育引导,一手抓政策执行,引导战士自觉认同组织、服从安排、接受挑选。厘定“正面清单”,抓好政策解读。及时将涉及战士福利待遇的各种规定分类收集、整理汇编,采取领导大课集中解读、营连随时随机宣扬的方式,让战士真切感受到当兵服役的利好政策;同时,在规定范围内,不断优化完善战士请假休假、留营住宿、手机使用等方面细则措施,主动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公开选晋标准,抓好刚性执行。要本着及早计划、及早入手的原则,全方位、多渠道组织士官选晋政策宣讲,讲清坚决不留和必须保留的具体情形,讲清坚决执行和必须落实的硬性杠杠,提前给满服役期战士打好“预防针”。畅通民主渠道,抓好解疑释惑。提倡各级经常开展“三解”(解答疑惑、解决问题、解释原因)回应会,让战士和领导、基层和机关在面对面坦诚交流中解怨气、顺心气、树正气,不断增进团结、融洽氛围,给战士安心服役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四是大讲前途发展,把扎根军营的干劲鼓起来。积极引导战士正确认识得与失、功与利,传递“军营以后会更好、留队肯定不吃亏”的正能量。领导干部讲前景,让决心更坚定。结合改革政策调整,讲清增加高级士官编制、提高待遇条件、优化管理环境等利好措施,让满服役期战士坚信“退伍将会错失机会、留队才是正确选择”。过来人讲过来事,让选择更踏实。让往年留队的士官典型“现身说法”,讲自己的留队收获,用身边人和实在理打开战士心田,切实把工作做到心坎上。家人亲友讲实情,让走留更理性。重视发挥战士亲友的作用,让他们鼓励战士留队,讲真情期盼嘱托,讲回乡创业艰辛,讲闯荡社会风险,打消不切实际的想法,引导战士科学判断、理性选择。

猜你喜欢
留队士官当兵
浅析混合式教学在士官晋级培训中的应用
当兵就要当精兵
动物“当兵”欢乐多
试论定向士官学风养成教育与战斗力提升交互路径及影响因素
当兵为了啥
目标军营,出发!
浅析士官教员队伍建设的可行性
当兵爱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