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互联网+”看“政工网+”

2018-12-15 01:39景旭东魏展达
政工学刊 2018年10期

景旭东 魏展达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相互之间的信息交流已经从写信时代走过了短信时代进入了微信时代。当前,谋划政治工作如果脱离信息网络化时代要求,必将固步自封,对战斗力生成造成损害。“政工网+”与习主席提出的推动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政治工作主动性和实效性的要求相契合,将给政治工作提供新的平台,带来新的挑战。

一、从“互联网+”看“政工网+”的发展之困

目前,政工网全面更名为强军网,这不仅是名字的更改,更应该是层次的内容的提升。从这点延伸开来,部队要想推行“政工网+”,仍需认清存在的现实局限。

(一)网络普及是“互联网+”的基础,政工网没能完全融入官兵生活是推行“政工网+”的短板。作为一个大量山寨别人产品的互联网应用集合,腾讯QQ从创始之初就不断被人诟病。然而,QQ凭借其融入了亿万网民的生活,植入各类应用,抢占市场,加之很多新的互联网应用也允许用户使用QQ账户登录,使得QQ账户成为“全网通行证”,QQ也得以成为“互联网+通信”的成功典范。再看部队政工网普及情况,绝大多数官兵使用电脑目的在于打游戏、看电影,很少用来浏览政工网或学习提高。因此,如果单纯认为电脑装到班排、把网络联通顺畅,网络政治工作就落地生根的话,未免过于简单,但这种自我迷醉的认知错觉在一些单位不同程度存在。

(二)“互联网+”并非简单接入互联网,部队政治工作与政工网尚未实现全方位的深度融合。去年“双十一”,天猫一天交易额达到了1682亿元,这让阿里巴巴成为“互联网+”的领军企业。回顾阿里创业史,其最初只是一块留言板,把卖家信息写在板上,有意向的买家通过线下联系达成协议实现交易;随着发展,逐渐把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三部分与互联网融合,从而实现真正的“互联网+”,产生巨大的商业利益。目前,政工网建设,仅仅完成了网页的设计和运行,把日常工作的政策法规、工作动态发布到政工网上,远没有达到“政工网+”的程度。长远看,推行“政工网+”需要实现从思维观念到运行机制再到具体实施的无缝对接,将政工网融入工作、学习、训练、生活方方面面,才能建立起上下沟通、左右横贯、综合立体的网络格局。

(三)网络空间缺乏有效管控,对其可能带来的风险缺乏控制力是政治工作推行“政工网+”面临的又一难题。“互联网+”经济的高速发展,很大程度与网络空间缺乏管控相关。比如“滴滴打车”通过互联网绕过了出租车行业的牌照限制,“滴滴司机”不需要出租车牌照也不用缴纳高额份子钱,就可以分一杯羹。而对于政工网来说,一旦放松监管,在监管的“真空地带”就可能产生意想不到的问题。比如,目前政工网利用率最高的是机关干部。很多干部为了完成上级要求的材料而到各类军网论坛上“交朋友”,以实现文档资料的互通有无,这就为军网失泄密埋下了隐患。尽管政工网有关于涉密信息传输发送的明确规定,但偌大的信息流来回穿梭,技术上难以界定、拦阻、删除,失泄密的隐患就始终存在。

二、从“互联网+”看“政工网+”的变与不变

“互联网+”时代,各种产业都以一种全新的形态展现。政治工作与网络深度融合的同时,也会有变与不变,需要深刻把握。

(一)变的是:“政工网+”下应该有新的生态、新的格局。“互联网+”提出要创造新的发展生态,“政工网+”也应该打造“地上有网、天上有云、中间有数”的新格局。“地上有网”就是指各项工作“+政工网”,改变传统模式,节省时间成本。“天上有云”就是指发展云资源。可以想见,各个单位(个人)精心准备的授课资源存放在远端云资源库中,政治干部备课先从网上寻找最为接近的资源,而后结合实际修改完善,既能大大缩短备课时间,又能确保授课质量。“中间有数”就是指大数据。大数据是对海量数据的收集与分析,从而进行判断和预测,主要是针对人的行为和价值取向。举个例子,京东电商物流国内最快,原因之一就是京东有一个非常强大的大数据资源。京东发现,消费者在点击商品并经过2.7天的决策周期后,有15%的几率会最终购买该商品。因此京东可以预测需求,提前备货,提前调运。以此推开,如果我们能够对官兵平时关注和搜索的数据都加以收集和分析,就能及时解决很多思想和心理问题。如发现某同志多次搜索“郁闷”“抑郁”等关键词,就可以立即锁定“个别人”,实施精准教育引导。

(二)不变的是:“政工网+”时代下政治工作的核心精神。2014年,小米手机处于全盛时期,打出了“小米模式”的招牌。事实上,小米没有核心专利技术,只能靠购买零配件交给代工厂组装,然后以超低价销售,利润率不足2%,近两年一直亏损经营。近两年,华为公司则多次进入媒体视野:一是营业收入成为全球通信业老大;二是手机出货量全球第三,直逼苹果、三星;三是起诉三星侵犯其知识产权,由此发现华为在手机领域拥有的核心专利数量远超苹果、三星。不难看出,“互联网+”时代,除去互联网的外衣,最终比拼的还是核心实力。“政工网+”同样如此,无论我们将新兴的互联网技术与政治工作结合得多么紧密、运用得多么娴熟,政治工作的基本规律没有变,政治工作的本质内涵并未改变,政治工作仍然需要继承优良传统、发扬核心精神,才能在时代变化的浪潮里因势利导、占据工作主动。这种核心精神的继承,需要广大政治工作者切实回归本位,摒弃一切虚假浮躁和形式主义的东西,少一点套路、多一点真诚,用扎实、务实、踏实的工作状态激活政治工作的威信威力。

三、从“互联网+”看“政工网+”何去何从

“互联网+”时代到来,“政工网+”不会太遥远,但要推行“网络+”政治工作,仍有很多工作可以做。

(一)革新思维观念,接受并研究新生事物。信息技术诞生以来,几乎每隔2年就会出现一种全新的事物,如果一味用鸵鸟心态来回避来封堵,必然丧失阵地。总体而言,我军对于互联网事物的发展关注相对滞后,比如微信运营5年后,军人使用微信“十不准”才出台。近些年,阿里巴巴已经启动“造物神”计划,尝试将虚拟现实技术与淘宝有机结合,建设虚拟商店,其创新引领意识可见一斑。国防动员系统与地方接触相对紧密,更应该成为关注、引导和使用新型互联网事物的旗帜标杆,迅速将新事物引入国防教育和征兵宣传等工作中,提高各项工作效益。

(二)聚焦官兵兴趣,运用网络平台拓宽教育载体。兴趣是最好的导师。从近年政工网站建设情况看,各大网站的论坛最能够吸引官兵参与表达个人诉求,这启发我们在政工网建设中应更加注重互动性,激发官兵对参与政工网的主体意识。从工作形式看,政治工作不应只局限于政工网平台,而要向官兵融入程度更高的互联网平台拓展。比如,很多青年热衷于通过智能手环、手机APP与亲朋好友比行走步数,启发我们是否可以设计一个计步APP,设置如重走长征路等副本地图,把行走距离换算到长征路上,在走到发生重大事件的地方设置问题或重大历史事件回顾,从而让官兵在健身娱乐的同时受到教育。

(三)坚持依法治军,健全法治规避风险。2015年,某部军人驾驶私家车与地方出租车发生碰撞一事曾在互联网上炒得沸沸扬扬。虽然最后依据交警部门做出的结论对有关责任人进行了处理,但相关工作做得远远不够。上述事件中,微博谣言称涉事军人叫来部队官兵殴打出租车车主,这些谣言是不是可以作为证据材料予以留存,部队对于最先造谣者提起诉讼、实施严惩。通过法律手段让更多人知道,造军队的谣不是涨粉丝、博关注的捷径,而是要付出高昂代价的。同样,政工网上的失泄密、谣言等风险的规避,最好的策略也是健全法治、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以他律促进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