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特殊家庭学生教育问题对策研究

2018-12-19 11:08李文海
教育界·上旬 2018年11期
关键词:学生教育山区对策

李文海

【摘要】山区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关系到他们的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只有正确认识山区特殊家庭学生的特殊性,并结合学生的成长发育需求对学生实施有效的教育和指导,才能引导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和生活心态,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文章针对山区特殊家庭学生教育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相应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山区;特殊家庭;学生教育;对策

在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进一步加快的情况下,很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向城市地区转移,导致农村地区留守家庭不断增多,并且农村地区外出打工,家庭离异情况严重,导致特殊家庭学生的数量进一步增多。如何对农村尤其是山区特殊家庭学生实施有效的教育和指导,引导他们健康成长,成为山区学校教师重点关注的问题。所以结合山区特殊家庭学生的实际情况,应该积极主动地针对学生教育问题进行研究,制定更加科学的教育组织方案,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育条件。

一、山区特殊家庭学生基本现状和学生特点

(一)山区特殊家庭基本现状

上林县属于国家级贫困县,加上上林县辖区大部分区域属于山区,人均耕地量不足,地理位置较为偏远,各类限制性因素导致当地农民生活愈加贫困。在山区学校中,出现了特殊学生群体,这部分学生的父母或外出打工,或离异,或再婚重组,此类家庭均属于特殊家庭。在社会经济发展以及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不断深入的情况下,上林山区家庭中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无法获得直接的家庭教育和亲情关怀,在学习、生活和人格、心理层面往往会出现一定的问题,对他们的未来发展产生严重的限制性影响。

调查研究显示,在上林山区10所小学或者教学点中,特殊家庭的学生占总人数的59.6%左右,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应引起高度重视。从2018年山区特殊家庭教育问题对策研究现状中能够看出,在留守家庭、特困家庭、单亲无亲家庭、父母患病家庭、再婚重组家庭中,留守家庭所占比重较大,为69.2%。大多数留守家庭监护人文化程度较低,监护人是爷爷奶奶的比重较大,在统计总量中占46.0%。在特殊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学生,其文化知识以及个人素质不能得到有效教育,对其学习成長造成了较大限制。

(二)特殊家庭学生特点

对特殊家庭学生的特点进行分析,发现受到监护人缺乏关爱、监护文化程度偏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特殊家庭的学生往往存在自卑、焦虑的心理状态,是非辨别能力差,学习能力偏低,甚至部分学生在长期关爱不足的情况下,出现严重缺乏安全感、心理抑郁或性格孤僻等情况,严重制约了他们的健康成长,对他们的全面发展造成巨大的阻碍。因此,新时期结合山区特殊家庭学生的实际情况,十分有必要积极探索相应的教育措施,对他们实施人性化关怀和科学的指导,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二、山区特殊家庭学生教育措施

在对山区特殊家庭学生教育问题形成初步认识的基础上,为了有效改善教育现状,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就要结合教育指导需求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如培养学生信心,挖掘特殊学生闪光点,维护学生尊严,加强家校联系,促进家校协同教育作用的发挥。

(一)将特殊的爱给特殊家庭的学生,培养学生信心

在针对山区特殊家庭学生实施教育指导的过程中,教师只有对学生实施关爱教育,真正用爱架起与学生沟通的桥梁,让山区特殊家庭学生能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才能对特殊学生实施积极有效的引导,让山区特殊家庭的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实现健康成长。

在一次语文课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学习《春雨的色彩》时发现一个学生张珊珊(化名)不认真听讲,一直在整理她被春雨浇湿的头发和衣服,并且神情瑟缩。教师在几次家访中已经知道张珊珊父母离异了,她与姥姥生活在山区,平时向父母要生活费都比较困难,张珊珊与姥姥的生活也比较艰苦。在下雨的时候,由于家里没有雨伞,她披着一块塑料布上学,虽然没有浇透,但是一部分衣服仍然湿了,这让她比较自卑。教师在发现这一问题后,联系课文对张珊珊实施了爱的教育。在教学中,教师一边引导学生学习《春雨的色彩》,一边让大家发现班级中被春雨所喜爱的孩子,春雨在她身上留下了美丽的色彩。“大家看,张珊珊同学就是我们班中春雨最喜欢的孩子,春雨落在她的头发上,她的头发黑了,春雨落在她的裙子上,裙子更红了……”如此,在教师关爱性教学下,张珊珊逐渐端正心态,能自信、认真地听讲,不仅语文知识学习效果明显提高,并且思想认识水平也进一步提高,有利于学生实现健康成长。

(二)挖掘特殊学生闪光点,维护学生尊严

在一次班级大扫除中,班主任发现班级中经常调皮捣蛋的孩子王壮主动打扫脏乱差的地方,在完成自己责任区打扫任务后,还主动帮助其他同学,指导其他同学如何将教室打扫得更干净。教师及时发现了王壮同学的这个优点,并在其后对王壮的家庭情况进行调查,发现他的爸爸外出打工,妈妈长期患病卧床,家里打扫卫生、做家务的任务基本都落在他身上,所以他学习成绩差和调皮捣蛋主要是因为缺乏有效的教育和管理。在发现这一问题后,教师在一次班会上点名表扬了王壮同学,并且将其任命为班级的生活委员,其他同学有生活上的问题都可以向他寻求帮助。此后,王壮同学更加热心帮助其他同学,与同学们建立了良好的友谊,在大家的帮助下,他的学习成绩也得到了提高。可见,在针对山区特殊家庭学生实施教育指导的过程中,挖掘学生的闪光点,维护学生的尊严,能够使他们在学习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心态,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加强家校联系,促进家校协同教育作用的发挥

在对山区特殊家庭学生实施教育指导的过程中,家庭教育是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山区特殊家庭学生学习基础较为薄弱,学习能力不强,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监护人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素质和教育观念参差不齐,普遍缺乏教育孩子的科学知识和能力。目前大部分山区特殊家庭都存在问题,家庭教育作用的发挥受到限制。教师要尽量探索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联系,在家校协同教育下,为山区特殊家庭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有效提高教育指导效果。除坚持使用传统的家校联系方式,如成立家长委员会,进行家访,编制“家校合作指导手册”“家校联系手册”等方式外,还需要积极拓宽现代家校合作的有效平台。

如针对一些学生与爷爷奶奶生活,并且爷爷奶奶文化水平低无法有效指导孩子学习的情况,教师在与家长沟通后,要指导家长尽量每天询问孩子的学习情况,关心他们的学校生活,使孩子在家庭中有意识地回顾每天所学知识,感受到家长的关怀。同时,可以将一个村子的学生组成学习小组,让他们在课后共同讨论学习,并且教师要尽量与山区特殊家庭学生的家长沟通,让他们尽可能地为孩子预留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真正在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下,提高教育效果。

三、结语

综上所述,山区特殊家庭学生需要教师的关爱和指导,在对他们实施教育指导的过程中,要注意融入人本思想,真正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育和指导方案,增强教育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使山区特殊家庭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能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真正实现健康成长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海洋.秦岭山区初中特殊家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6.

[2]张庆国.城市特殊家庭学生成长问题的教育对策研究[J].学周刊,2018(06):61-62.

[3]赵睿.对特殊家庭学生的调查研究及对策[J].学周刊,2017(17):199-200.

[4]伍晓秋.少数民族山区留守学生初中语文作业问题探究——以长顺县鼓扬中学为例[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15.

猜你喜欢
学生教育山区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山区低等级公路设计的几点思考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山区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教育心理学在学生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应用
中师学校学生的人性化管理
解决山区环境问题的制度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