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城乡统筹背景下的欠发达地区小城镇镇村发展

2018-12-19 11:17黄婉莹储婷
教育界·下旬 2018年9期
关键词:城乡统筹欠发达地区

黄婉莹 储婷

【摘要】文章结合欠发达地区某小城镇镇村发展实践,针对欠发达地区城镇镇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区域联动能力差、产业规划不合理等问题,深入探讨了欠发达地区小城镇镇村发展路径,提出了发挥资源优势、完善基础设施、促进区域联动、加强产业融合,做好产业规划等对策,以期为欠发达地区小城镇镇村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城乡统筹;欠发达地区;城镇发展;镇村发展

作为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的主要作用是改变目前我国城乡二元分割的局面,为解决“三农”问题找到出路,有力促进城市、乡镇、农村的共同发展。小城镇是我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重要节点,城镇发展是推动城乡社会经济一体化的重要一步。我国自颁布《城乡规划法》以来,始终致力于改变以城市发展为主导的现状,大力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不断整合城市与镇村资源,实行统一规划部署,充分发挥镇村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凸显小城镇发展规划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因此,我们需要努力打破以往城镇镇村发展规划的旧思路,尤其是对于欠发达地区镇村规划而言,更要基于城乡统筹发展背景,创新镇村发展规划思路,更加充分地发挥出镇村发展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一、欠发达地区小城镇镇村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镇村发展规划不合理,缺乏发展动力

当前,我国欠发达地区多数小城镇缺乏推动镇村发展的驱动力,往往只是在国家的政策下,被动推进镇村发展。在城乡统筹发展的背景下,小城镇应该主动推动当地镇区、镇域、乡村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努力拉近与城市之间的差距。但是,很多小城镇,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小城镇缺乏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往往重视建设忽视规划,镇村建设杂乱无章,给小城镇镇村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二)基础设施不完善,制约城镇发展

我国欠发达地区小城镇大多缺乏完善的基础设施,如很多小城镇镇区中心还是沙土路面,天晴时通行尚可,一遇到雨天则泥泞难行;市政给排水设施也很落后,基本都是老旧的明沟、暗沟直接排入河流湖泊中;很多市政管线埋在地下,裸露在外,不但影响城镇美观,也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此外,很多小城镇虽然旅游资源丰富,但缺乏必要的旅游服务设施,旅游服务接待体系不健全,严重制约当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产业的发展。

(三)城镇区域规模小,区域联动能力差

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小城镇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享受到的城市发展红利很少,大部分小城镇区域规模小,产业融合程度不足,区域联动能力差,人口承载力不强,无法有效发挥其在城乡统筹发展中的桥梁作用。欠发达地区的大部分小城镇对劳动人口的吸引力很弱,劳动人口规模小,无法形成明显的规模效应,导致小城镇镇村发展缺少劳动力支撑,发展缓慢。

(四)经济模式单一,产业融合有待加强

目前,我国欠发达地区的小城镇镇域内大多数村庄的经济模式依然以传统的农业种植为主,而由于村庄中大多数青壮年人口外出打工,导致村庄劳动力严重短缺,大面积耕地撂荒现象屡见不鲜,村庄“空心化”日趋严重,农业经济呈现整体衰退趋势。此外,欠發达地区小城镇产业融合程度低,抗市场风险能力差,没能有效发挥本地资源优势,产业发展水平堪忧。

二、欠发达地区小城镇镇村发展策略

城镇发展必须基于当地实际情况,对本地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和优化,尽量减少重复建设的现象,实现城镇布局的协调统一,从而有效提高城镇土地利用率,充分发挥城镇资源的作用,形成规模效应。例如,我国欠发达地区某小城镇镇域常住人口总计1.23万人,镇域内下辖两个居委会、八个行政村。该镇拥有天然温泉,欲打造旅游温泉小镇,主打温泉旅游产业,辅之以薰衣草、烟叶种植加工等产业的开发。预计至2025年该镇镇村常住人口达1.5万,旅游人口达1.42万。下面结合该镇实际情况,针对上述问题探讨一下小城镇镇村发展策略。

第一,将城镇拥有的优质资源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业优势,建立健全市场引入机制,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从而推动城镇社会经济的发展,提升城镇经济活力。以该镇为例,可以顺应当前政策要求,利用相对较好的区域发展形势,围绕当地的优势资源温泉构建资源利用体系,利用政策扶持和市场力量,发展温泉旅游产业,从而促进城镇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增强地区吸引力,提高城镇整体经济水平和竞争力。

第二,加强区域联动,大力整合资源。以该镇为例,该镇拥有独具特色的资源,但也限制了该镇旅游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因此,可以基于当地九龙江国家森林公园等天然资源实现区域联动发展。根据自身具备的资源优势与周边区域资源进行有效融合,确定发展方向,确保城镇发展与建设有序推进。发挥某极品薰衣草、竹稻、烟叶种植优势,开展生态休闲旅游。

第三,推动第一、第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以该镇为例,实现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的协调发展,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农产品,实现第一产业多元化发展。发挥当地旅游资源优势,发扬文化特色,打造旅游品牌,积极合理地利用农村旅游资源。

第四,积极引导公平合理的政企合作模式。以该镇为例,改善交通条件,重视招商引资,为该镇的发展注入动力。探索政企—城乡发展新模式,打破以往的农家乐、房产开发等短期发展方式,采用“镇企合作”方式,持续推动该镇产业发展,实现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第五,努力将城镇区域打造成产业主体区域,提高城镇的凝聚能力,大力吸收剩余劳动力,提高城市人力资源规模效益,实现就地城镇化。以该镇为例,发展特色产业,带动城镇区域经济发展,通过自营、联营等方式参与产业经营管理,全面提高城镇社会经济水平。

三、欠发达地区小城镇镇村产业发展规划

第一,镇村产业发展取决于农村集聚,也与周边城市扩散有很大关系。镇村产业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地区产业体系。为了提高地区产业体系的整体效能,促进镇村产业发展,在对镇村产业发展进行定位时要结合自身资源优势,同时也要考虑到与农村、城市产业之间的协调统一。镇村产业规划应重点关注四个方面的产业:为农村服务的产业,如为农业生产活动提供生产之前的服务型产业和生产之后的加工销售等服务型产业,此外还有促进农村文化发展,让农村居民享受更好生活的生活服务型产业;城市缺少的产业,镇村拥有城市缺少的自然资源,如田园、景观,可以结合这些优势资源发展城市短缺的旅游、休闲型产业;与城市产业形成互补的产业,如作为城市产业的辅助型产业,由于条件限制无法在城市发展的产业;结合镇村自身特点,并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产业。

第二,城镇产业发展规划首先要做好城镇发展定位,确定产业发展方向,然后再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发展相应产业。近年来发展较快的城镇都有相应的强大产业作为支撑,该镇应该将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支柱产业作为产业发展规划的核心目标。该镇产业定位为:在发展农业的基础上,打造温泉旅游产业。因此,必须进行合理规划,发展农业,开发和保护旅游资源。

第三,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培植一批质量优良、特点鲜明的农作物产品,如名贵薰衣草、竹米,发展烟叶种植、工艺品加工销售产业。发展坡地农耕经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确保粮食安全,严格保护耕地,划定耕地保护高压线。持续开垦坡荒地,用于种植特色农产品,如核桃、药材、杂粮、薰衣草等适应当地气候环境的经济作物,以提高农民收入。打造“坡田地”特色景观,鼓励农民发展农家乐,持续推进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

第四,大力发展温泉旅游产业。该镇产业发展规划融合了农村建设与农村休闲,结合各个村庄的方位、旅游资源等情况,进行配套设施的建设,确定发展旅游产业的重点,与周边景观相结合,在镇域范围内保护旅游景观,如传统建筑、村庄肌理以及乡村田园氛围。如,在农家樂等传统旅游形式的基础上,结合当地民俗风情,创新旅游项目,改善乡村旅游体验。可结合当地畲族民族文化资源,保护性开发高滩村畲族建筑,将其规划为该镇畲族建筑展示基地,并在其周边结合商业服务,建设民族特色商业区。保护村庄原有肌理和风俗文化,鼓励农村居民参与旅游接待,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实现村民致富。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当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作为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纽带,小城镇发展关系到我国城市一体化战略的成败。在规划欠发达地区的小城镇发展时,要尽量结合本地特点科学规划,注重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建立特色产业,促进产业融合,构建新型城乡关系,从而促进城乡统筹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舒益柳.探讨欠发达地区小城镇发展规划思路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21):7.

[2]周丽霞.城乡统筹背景下的旅游小城镇开发模式研究——以遂宁市龙凤古镇为例[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10.

[3]余雪,张冉.城乡统筹背景下的欠发达地区小城镇规划编制新思路——以淮安车桥镇为例[J].华中建筑,2012,30(06):120-122.

猜你喜欢
城乡统筹欠发达地区
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海南省城乡统筹发展模式与路径分析
浅谈我国农民工住房问题及解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