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发达国家高福利的几点思考

2018-12-20 12:42苏明七江苏安全技术职业学院
数码世界 2018年11期
关键词:福利制度懒汉社会福利

苏明七 江苏安全技术职业学院

二战后,欧洲大力发展“社会福利制度”,社会福利已经完善到“从摇篮到坟墓”,“从胎儿到天堂”。然而一些人和书都在宣传欧洲的“高福利养懒汉”,认为欧洲实行高福利是弊大于利。但是高福利改善了人民生活,缓和了社会矛盾,使社会稳定。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该何去何从?所以分析这一制度的内容及产生的原因,把握其本质,研究其实施过程中的困难,这对我国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1.高福利养懒汉

在一些经济学家看来,高福利会增加人们的惰性会养懒汉,不利于培养积极的劳动者,还会带来沉重的社会支出,这似乎已经成为思维定式。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另一点,就是高福利还养着社会中的大多数无收入和低收入人群,他们若是无社会福利供养,很容易成为不稳定人群。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科技的提升以及人工智能的普及使得人类社会步入机械化、自动化生产模式,机器生产代替人类生产,这必将带来大量失业,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高福利则扮演了稳定社会的作用,还能增加他们的消费。

2.高福利促进高品质品牌及创业

高福利使公民素质素养大幅提升,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瑞士的福利被称为世界第一。其国土面积小,资源匮乏,属于外向型经济,抛去瑞士银行因素不谈。瑞士一吨出口物品的价值大约是一吨进口物品价值的3.5倍,反而有很大的贸易顺差,因为瑞士的经济发展靠的是高质量工作和高素质的员工。像瑞士军刀,瑞士手表,瑞士银行都是全球有名的,它值得全球信赖。另外公民高福利后有时间和精力去研究自己喜欢和感兴趣的事情,这点很容易激发发明和创造。如果大家都为了吃饱饭而去奔波,想去搞发明创造也是不现实的。

3.高福利与移民

无论投资移民还是技术移民,对流出国是一种损失,对流入国则是人口福利。高福利会吸引高素质移民,而移民会带来先进生产技术,提供大量劳动力,促进移入国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社会多元文化,增强移入国国家实力。当然也有有不良影响,比如不利于社会稳定,增加就业压力,使城市拥挤,环境污染等。

4.西方发达国家实施高福利的目的

首先,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高福利是为了维护其资本主义制度,为资本家服务的。为了防止低收入者因分配不公而引起的社会动荡。其次,由于工人运动以及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资产阶级为了维护其统治被迫对本国无产阶级在利益上做出让步,来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稳定。再次,高福利并没有消除资本主义制度的分配弊端,没有消除两极分化,更谈不上消除剥削。

5.借鉴意义

西方福利制度的演变和发展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社会福利与其政治、经济、文化及价值观有很大的关系,同时与本国国民的诉求也密切联系。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发展速度较快,人们不仅仅在跟过去比较,而是更多的横向和其他国家进行比较,这就使得我们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时候要有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由于我国的发展程度还赶不上西方发达国家,在实行高福利制度同时还要注意其实用性和可控性。高福利虽然让人艳羡,也显示出国家的慷慨,但是也有可能导致政府支付能力崩溃,所以在这点上的如何拿捏要把握好。另外实施高福利后,任何消减社会福利的企图都可能引发国民的不满而导致社会不稳定。所以,中国的高福利制度必须也要摸着石头过河,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福利制度。

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小平同志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可见西方的社会福利制度对我国还是有借鉴意义,当我国发展到一定程度实行高福利制度是必然,这样会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实施高福利我国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人口太多,社会支出庞大,所以当我国工业化到达一定程度,实行高福利制度就成了必然。

结语:总之,随着社会管理及科技的发展,工人创造的财富越来越多,社会工业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失业会成为一个必然的话题,维持社会稳定与持续就需要福利制度来进行支持,而实行高福利则会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猜你喜欢
福利制度懒汉社会福利
两个懒汉
“分红式扶贫”应避免“养懒汉”
西方福利制度的内在悖论
欧洲社会保障制度为何进退维谷
电子废弃物回收政策目标:社会福利还是环保回收率?
关于国有企业报酬与福利制度研究
“中式教育”,路在何方?
英国计划推进儿童社会福利改革
懒汉
懒汉的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