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巨大毛囊皮脂腺囊性错构瘤一例

2018-12-20 02:33刘燕闫娜王爱武白宁陈旭东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8年11期
关键词:错构瘤皮脂腺囊性

刘燕 闫娜 王爱武 白宁 陈旭东

723000陕西省汉中市中心医院皮肤科

患儿男,37 d龄,因左下颌肿块37 d就诊。患儿出生时左下颌可见鸡蛋大小红色肿瘤,未行诊疗,后肿瘤逐渐增大,14 d时在我科门诊就诊,行磁共振及小部分皮损组织病理检查,提示皮肤错构瘤,因年幼未予特殊治疗。肿瘤体积逐渐增大,成倍增长,影响颈部活动,再次就诊。患儿系足月剖宫产,母乳喂养,生长发育同正常同龄儿,家族中无类似病史。

体检: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情况:左下颌见12 cm×6 cm×7 cm大小淡红色肿瘤,表面呈脑回状,质软,活动度可,无破溃,未闻及血管杂音,肿瘤基底较宽,蒂部与下颌部皮肤相连,周围皮肤无青紫及色素沉着,颈部活动受限(图1A)。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等均无异常。下颌部MRI平扫示,左侧面颊部皮肤表面巨大软组织肿瘤,与邻近主要腺体及组织分界清楚。皮损组织病理:表皮角化过度,乳头瘤样增生,真皮内可见畸形的毛囊,毛囊漏斗部扩张形成囊性结构,部分分化为皮脂腺组织,通过扩张的毛囊口连接于表皮,周围胶原纤维增生硬化,真皮内可见成熟脂肪细胞、汗腺、小血管、淋巴管等成分。见图2。

图1 先天巨大毛囊皮脂腺囊性错构瘤患儿手术前后面部皮损情况 1A:患儿37 d时左面颊12 cm×6 cm×7 cm大小淡红色肿瘤,表面呈脑回状,质软,活动度可,表面无破溃,基底较宽;1B:术后切口愈合良好

图2 患儿左下颌瘤体组织病理 2A:表皮乳头瘤样增生,真皮内可见畸形的毛囊,毛囊漏斗部扩张形成囊性结构,部分分化为皮脂腺组织,通过扩张的毛囊口连接于表皮(HE×40);2B:真皮内可见畸形的毛囊,毛囊漏斗部扩张,其内充满角质物质,下端分化为皮脂腺组织(HE×100);2C:真皮内可见皮脂腺、汗腺及纤维、脂肪等成分,皮脂腺周围胶原增生硬化,呈板层状,可见裂隙(HE×100)

诊断:先天巨大型毛囊皮脂腺囊性错构瘤(folliculo⁃sebaceous cystic hamartoma,FSCH)。

治疗:患儿在全麻下行肿瘤全部切除。术后切口愈合良好(图1B),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讨论FSCH是一种少见的毛囊皮脂腺来源的错构瘤,由Kimura等[1]于1991年首次报告并命名,属良性皮肤肿瘤。肿瘤多为圆顶状、脑回状或蒂状结节、斑块,直径0.5~1.5 cm[2⁃3],大于10 cm 时为巨大FSCH[4],常无自觉症状,质地柔软,皮疹表面光滑,有多个毛囊口样凹陷,病理主要表现为增生的皮脂腺小叶通过皮脂腺导管连接于扩大的、畸形的漏斗部囊肿结构,间叶组织病变包括成束状胶原纤维、脂肪细胞和增生的小静脉血管,纤维组织间可见裂隙,病变主要位于真皮,也可与表皮相连[5⁃6]。本例患儿母亲在妊娠3个月、6个月产检时B超均未显示患儿头面部瘤体,推测肿瘤可能在妊娠后期形成,且在患儿出生14 d后生长迅速,成倍增长。该例患儿左下颌肿瘤系先天发生,且瘤体体积巨大,直径>12 cm,查阅国内外文献未见相关报道,组织病理表现为表皮乳头瘤样增生,真皮内有大量皮脂腺、毛囊及汗腺结构,同时可见胶原纤维、小血管、脂肪细胞混合生长,部分胶原纤维增生硬化,之间有明显的裂隙,根据其临床特点及病理结果,诊断先天巨大FCSH。因瘤体巨大,严重影响美观及颈部活动,考虑患儿年幼,故在多学科会诊确定治疗方案后于全麻下行肿瘤全部切除,术后予抗瘢痕治疗,随访半年,患儿生长发育及切口愈合良好,且未见瘤体复发,目前仍在随访中。

猜你喜欢
错构瘤皮脂腺囊性
什么是肾错构瘤?
长了粉瘤一定要手术切除吗?
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诊断部分囊性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价值分析
油性头发少梳多按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巨大肾错构瘤1例
体检查出肾错构瘤勿惊慌
体检查出肾错构瘤怎么办
腰骶部巨大皮脂腺囊肿1例
胎儿腹腔囊性占位的产前诊断及产后随访
1例犬皮脂腺腺瘤的病理学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