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陶瓷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2018-12-20 00:00王德星
神州·中旬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陶艺传承发展

王德星

摘要:雕、琢、刻、划,捏、粘、贴、捺……毫不起眼的陶土,被匠心独运的艺人赋予一定的意象和内涵,透过艺术的双手、灵动的空间,精雕细琢,塑造成动静相宜、富有感染力和诗意般的作品,历经岁月的润熠熠生辉。一代代的陶瓷匠人在手艺的传承中延展着中华民族的审美和智慧。

关键词:陶艺;传承;发展

陶艺,广泛讲是中国传统古老文化与现代艺术结合的艺术形式。从历史的发展可知,“陶瓷艺术”是一门综合艺术,经历了一个复杂而漫长的文化积淀历程。它与绘画、雕塑、设计、以及其他工艺美术等有着无法割舍的传承与比照关系。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随着西方现代艺术的介入,西方的“当代陶艺”观念对中国陶瓷艺术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陶艺”的概念也一度成为了陶瓷艺术界的新时尚。它所体现的仍然是一种东、西方文华的矛盾与碰撞,诸如“何谓陶艺”,“陶艺与陶瓷艺术的关系如何”等一系列看似不是问题的基本的问题,直到如今未能取得统一认识和标准。

美来自于生活,制陶者正是从表现生活的角度,有寓意地,间接表现了人的思想和感情,或直接描绘了现实生活的风俗和风貌。因时代、地区或民族的差异,由于其他条件的种种影响,陶器的形式、风格发生过多样变化,也各自产生了很多特点,但却都表达着自己的时代精神,而这种精神在新石器时代首先表现在陶器的器形与纹饰和质地的感觉上。新石器时代中期中国制陶业取得的最大成就就是彩陶艺术,各个地区文化彼此影响、相互交流、或继承发展,再中国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共同又丰富多彩的艺术风格。商周时期的制陶工艺没有显著的进步,艺术性也没有多少发展,从战国时期开始,中国进入了漫长的封建社会。空心砖的生产是战国陶工的一项重要创造。由于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土地广袤,各地因地理位置或其它因素的不同而陶瓷用品也有很大差别,从质地来看,中国东南海沿海一带的百越地区,盛行灰陶、印纹硬陶和原始陶器,而其它地区则以泥质灰陶为主,夹砂陶次之。

中国传统陶艺制作源远流长,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仍盛而不衰,历朝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时代风尚的不同,审美观的变化,在陶艺中反映得十分突出,国内外许多学者、艺术家都非常重视对中国传统陶艺的研究。但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对这门集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于一身,凝聚着中华民族审美历程的传统陶艺的研究,往往停留在美术造型及裝饰技法上,这不够全面,研究中国传统陶艺的一个重要特色,是立足于总结中国传统陶艺及其制作工艺和装饰工艺的优良传统。“传统”不属于旧规范化的别称,而是意味着一种工艺和艺术体系的特征。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所形成的民族特性,反映到陶艺上并产生独特的民族风格,这种民族风格以其特有的工艺技术和艺术形式,显示它自已的风貌,它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东方文化的典范。

中国传统陶艺所特具的东方艺术的情韵风格,不是短时间内形成的,她仍扎根于人民之中,集中了无数陶艺前辈的智慧和创造力,经过历史不断的锤炼,然后形成为优良传统,它贯穿着民族性格,民族感情,体现了民族审美意识的共同特性,代表着民族的精神实质。中国的陶艺前辈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和形成了一套丰富的经验,创造了多种的工艺技法。正是这一套制瓷的优良传统,历代相传,不断发展,使得中国陶艺几千年来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并对世界文化起着深远的影响。

作为一种文化体系的艺术创造,在任何时候都不是凝固的,而是处于不可遏止的发展状态之中。同样,陶艺也不例外,每一朝代,她都有时代特征:宋代的秀丽,元代的浑厚,明代的精工,清代的精致。甚至同一朝代也有不同的发展阶段。如明代青花瓷,宣德的浓艳华滋,气韵淋漓,豪放生动,成化青花则淡雅清新,优美细腻。翻开中国陶瓷发展史,在每一个朝代的任何一个阶段,几乎都有陶艺的新品种,新工艺和新风格出现。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宝贵的制瓷工艺,到了近代却淡化甚至失传。因此,研究和总结中国传统陶艺的制作工艺和装饰工艺技法,并不纯粹是一个技术理论问题。而是关系到中国陶艺是否能永葆艺术青春,甚至关系到中国在世界各国人民心目中的形象。

陶艺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为中华文明的一个代名词。然而,当中国的陶艺家们猛然从“传统”、“实用”、“日用”等字眼中惊醒重新打量世界时,却发现自己落后了。的确,现代陶艺已不仅仅只是作为一种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工艺美术而存在,也不是仅仅“实用”、“美观”、“经济”、“大方”的观念便能涵盖得了的。随着时光的流逝,审美经验的长期积淀,促使人们希望通过艺术形象的创造,本着自由的精神,站的比自然更高一层,按照他的更高目的来处理自然形态。中国古代美学思想中非常强调以自然为师,“外师造化,中的心源。”外师造化强调的就是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和体验,阐明艺术的本源在于生活。

在互联网与全球化的时代,人类的文明的相互影响在加速,陶艺家们从东半球到西半球,或从西半球到东半球,已经不是一件难事。文明的相互促进与融合,正在迅速的发展。所以现在一方面我们要胸怀全球,学习不同文明的优点,寻找世界资源。但同时也不要忘记自己的历史,也要寻找本土资源。艺术和科技不一样的地方就是,科学技术可以一路高歌猛进的创新,但艺术却要不断地溯源和寻根,回到文化的原点重新思考未来之路。就像文艺复兴,一方面是地理大发现开阔了西方人的眼界,另一方面是大量的考古发现,人们从古希腊和古罗马的遗迹中寻找智慧的启迪。

中国的陶瓷艺术也一样,我们要从全球化中开阔自己的视野,同样也要在文化自觉中,重新思考我们的文化历史。中国陶瓷艺术千年的积累不会是我们的累赘,而是我们今天发展的基础和资源。从历史溯源到关注现当代,这就是我们当代陶艺人今天要走的路。历史并不仅仅属于过去,历史活在今天也活在未来,同时现代也不仅仅属于现代,它的根通向远古,扎向历史的最深处。

对于一个当代陶艺创作者来说,辉煌的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留给我们丰厚的传统文化遗产,我们应该继承传统陶瓷艺术文化,并从中吸收养分。当代陶艺的创作,不是对传统的否定。传统艺术的传承不是传承一种样式,而是传承气韵和精髓。这就需要我们主动地去认识传统,吸收传统,并从各种既定的模式中走出来,把握其有生命力的精神内涵,从而将陶瓷艺术在当代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熊钢如,洪秀明.陶瓷雕塑[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5.

猜你喜欢
陶艺传承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疯狂”的陶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学陶艺
做陶艺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对现代陶艺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