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

2018-12-20 08:44魏星
赢未来 2018年18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核心素养改革

魏星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有了很大的调整和革新,不仅需要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的能力,更要能够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让他们对数学有感知能力,这就需要加强对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引导小学生向着全面发展的方向迈进。

关键词:数学;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教学;改革

引言:

基于数学核心素养教育也是我国新课标的要求,更是教育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从小学阶段就要注重对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融入核心素养理念,实现小学生综合素养水平的不断提升。

一、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核心素的作用和意义

数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数学核心素养能在课堂教学中反映出数学的本质,让学生们认识到数学的价值,不仅可以激发起大家的学习兴趣,更能够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果。

1、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传统思维理念的束缚下,小学数学课堂常常因为老师占据着主体性地位而使小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没有主动权,再加上单调而枯燥的教学形式,使大家对数学教学失去兴趣,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不但可以将各项教学活动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还能够利用各种新颖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让大家在各项活动的参与中,找到数学知识的乐趣,并且在丰富多彩的教学过程中,还能够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从而调动起大家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推动小学数学成绩提升的同时,更有利于小学生个性化思维的发展,使小学数学教学更具有实效性。

2、有利于小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新时代需要具有全面素质的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则需要从小学生入手,通过核心素养的培养,让小学生从单纯的理论知识的掌握,向着创新性思维和逻辑性思维的方向发展,而且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还可以以多种方式进行课堂教学,比如说将游戏化教学模式融入到教学过程当中,可以让整个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也使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更具有形象性和生动性,更有利于小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而且通过技巧性教学,还能够培养小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让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具体,更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

3、让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更紧密

数学来源于生活,更应该应用于生活,而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则可以让小学生通过理论去实践,找到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问题,利用自己所学过的知识去进行解决,这也是数学核心素养的一项重要内容。因为只有在生活实践中才能够使数学知识变得更具体,也更有利于小学生们思考,让他们在生活常识中去进行观察和分析,达到数学学习的全局性和整体性,而且在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中,还能够让小学生从某一方向去认识事物,然后再由表及里、由局部到整体的去进行探究,在开发小学生动脑能力的同时,让小学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结合更加密切,使数学更好的服务于人类。

二、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办法和策略探究

1、巧妙设置问题情境

设置必要的问题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分析思考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分析数学现象,达到在小学生已有数学知识基础上生成新数学知识与能力的目标。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而且还要让学生进一步的扩展知识能力体系,促进学生大胆进行探索。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掌握独立思考的方式与策略,在情境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并且不断在情境中尝试各种解决问题的思路。例如,在《立方体表面积》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出实际问题,让学生计算运用多少彩色纸可以把某个立方体礼物盒包裹起来。然后教师再给出问题,如果要把三个同样盒子包裹起来,怎样做才能最省彩纸?由此引导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思考,并且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达到层层深入引导的目标,从而进一步开拓学生的数学思维。

2、围绕生活创设问题

生活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来源,也是彰显数学知识价值的重要渠道,通过研究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不仅可以调动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积极性,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思维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主动的锻炼数学核心素养。教师应当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开展数学教学活动,并且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与技能应用到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帮助学生体会数学的实用价值。例如,教師可以在《小数乘法》的教学中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消费问题,围绕着当前已经普遍实施的阶梯水价,按照规定用水价格与基本标准进行计费,给出某户居民的用水情况,然后让学生分析背后的信息与规律,按照总价量÷用量=单位价格的公式,让学推算阶梯水价的计算方式,明确最终得到结论:超出一定的用水量,用水成本就会提高,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开展趣味数学教学

只有提高数学课堂的趣味性,才能提高数学教学与数学问题对学生的吸引力,从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寻找“真理”与创新解决问题办法的活动当中。教师应当注重在趣味性的数学活动中刺激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诀窍”,从而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解决数学教学中的现实问题。首先,教师要在趣味性的数学现象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总结规律,切实在课堂上展示出数学问题的玄妙。其次,教师还要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给学生呈现数学的规律美,同时促进学生认识到数学的世界是迷人的和充满乐趣的。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在对学生进行数学素养培养时,教师要尊重其长期性的特点,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在日常一点一滴的学习中灌输数学核心素养。在教学时,要尤其注重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不能仅仅将数学学习局限于基础知识,要帮助学生系统性、整体性地分析问题,自主思考,创新思维方式,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方式,这样才能逐渐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奎,马丽君.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建构初探[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7,33(04):36-39.

[2]陈六一,刘晓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要素分析与界定反思[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6(05):57-60.

[3]刘晓萍,陈六一.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分析[J].课程教学研究,2016(04):42-45+48.

[4]马云鹏.关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几个问题[J].课程.教材.教法,2015,35(09):36-39.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教学核心素养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改革创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