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实践分析

2018-12-20 08:44温封
赢未来 2018年18期
关键词:实践分析小组合作小学数学

温封

摘要: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改善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成为了当前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主要方式之一。为此,教师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了解合作学习的乐趣,从而促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此次论文主要探讨的是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实践以及进一步的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实践分析

目前,我国小学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心理发展和身体健康的成长情况。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应当以学生为主,通过合作式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互相帮助,互相鼓励,建立良好的学习小组,从而提高各自的学习效率。

一、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优点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优点主要包含了以下几点:其一,以学生为主导,开展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活动内容和开放的活动方式。一方面学生有自己分配活动时间的主动权,有充分思考发表自己意见、表现自己个性、安排学习活动的机会,这为学生主动探索客观世界、表现个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另一方面,在合作性的交往团体中,学生具有不同的智慧水平、知识结构、思想方式和认识方式,可以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的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可以得到相应的发展。其二,充分体现教学活动的社会性。小组合作学习致力于改善师生关系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师、学生相互配合,相互交流,有分工有合作,顺应教育社会化和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需要。学生的合作精神、集体主义精神以及学生作为社会的人的多方面功能得到培养。比如,在日常的生活中,每一个学生都会随着父母去菜市场买菜,这时,教师可以问学生,平时土豆多少钱一斤,番茄多少钱一斤?甚至,教师可以借用生活情景,开展课堂演示活动。如学生A扮演卖菜的人,由学生B扮演卖菜的人,而教师则扮演学生B的家长,告诉学生B需要买一颗包菜,2斤土豆,给你10元钱够不够,这时,学生A说:“包菜1.2元一斤,土豆2元一斤,请问要买点什么?”学生B回答说:“我要买一颗包菜,两斤土豆,请问多少钱?”学生A接着说:“一颗包菜2斤,是2.4元,两斤土豆是4元,总共6.4元。”学生B拿出10元钱,学生A找回3.6元。通过这样交流互动的方式,增进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情感交流。其三,充分体现教学活动启发性。针对重难点,有步骤、有目标地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学习交往理论认为,多项交往的组织形式,信息交流量大,交流渠道多,有利于形成积极的课堂气氛,有利于课内信息的沟通,有利于学生之间互帮互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适时引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使师生、生生之间相互补充、相互启发、相互评议,以达到训练思维品质、发展学生智力的目的。其四,充分体现教学活动的效率性。“精讲多练”一直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努力实现的教学形式,其实,这里的“多练”不仅指练习的数量上,更多的是在质量上的要求。而小组合作学习,一方面加大了学生的参与率,另一方面也是实施分层教学思想的有效形式,从而保证了练习的有效性。合作学习中,教师就要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其重、难点,结合班级学生实际,选择和设计能激起学生参与学习认知功能的思考题、讨论题,提高同伴间合作效率。

二、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中的弊端

第一,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应用目的就是提高教学质量,使小学生对教学内容实现更好地理解和学习,这给教学内容的选择提出了较高要求。教师在教学前,应当制定良好的教学计划,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有些教师对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不需要进行讨论的问题也应用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不仅造成学习资源的浪费,同时也降低了学习效率。第二,小学生缺乏合作意识。小学阶段的学生情感和能力都还不够成熟,所以在学习过程中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合作意识不强,如果教师不加以引导会导致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失去兴趣,违背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初衷,最终影响教学效果的提升。第三,形式化严重。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并获得一定效果,但同时也出现忽略教学实质的情况,导致形式化越来越严重。比如教師在课堂教学中没有根据教学内容进行任务分配,教师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阻碍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构建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策略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教学的方式,比如合作的教学方法,将学生进行分组,通过分组学习讨论和竞争,鼓舞学生进步。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很多教师虽然也进行了学习小组的划分,但是,忽视了学习小组划分的方式和范围,导致其划分小组学习的效率并不是很高。很多学习组只是由简单地前后排学生组成,并没有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合理地划分学习组。为此,教师应当进行适当地调整,严格控制初期的教学计划和方案,并深入地了解和调查学生的兴趣和特点,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各个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从而确定学习小组,并根据日常的学习情况,进行适当地优化和调整,保证每一个学习小组的学习效率。比如,在进行“除法”的讲解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学习小组的划分,让每一个小组学生的水平分布均匀,再根据相关的教学内容,提出相应的问题。同时,在学生组中选出代表,由代表说出自己小组的看法和意见。例如,教师提出一道问题,“0.78÷0.33=78÷33=2.363636...这道题是否解答正确?”有的学生组认为:“不对,由于原来的数字与变化后的数字相差了100倍,那么,之后得出的结果也会出现影响。”有的学生组认为:“正确,两组数字同时扩大100倍,所得出的结果与原来的结果是一致的。”有的学生组保持中立。这样,既可以帮助能力较差的学生,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也可以有效地改善课堂的教学现状。

结语:

综上所述,根据当代小学生的数学教育现状,必须要结合小组学习的合作方法,改善课堂的教学情况,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同时,加强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建立团队精神。另外,教师也需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并理解相关的知识内容,通过构建教学情景的方法,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实践分析小组合作小学数学
探究小学生自主学习音乐能力的提高
对应急状态下的医学护理实践的分析
高中体育教学中不同教学内容传授方式改进的实践与探索
作文评改“五步曲”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