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开展

2018-12-20 08:44陈燕雁
赢未来 2018年18期
关键词:活动区指南设置

陈燕雁

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神中,明确了游戏是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幼儿园教育是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把教育滲透于各项游戏活动之中。无疑区域活动是幼儿一种重要的、最喜欢的自主活动的形式。然而在我们日常开展区域活动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问题或困惑,而感到束手无策,以至于无法把区域活动继续开展,从而导致区域活动停滞不前,或是中看不中用,没有真正落实到实际中来。例如(1)如何创设不同的区域活动?(2)如何在活动区投放操作材料?(3)如何使幼儿遵守区域活动区的规则?……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区域活动的实质性。以下我们从教师、环境、幼儿三方面谈谈在开展区域活动中的一些见解。

一、改变教师的传统观念

首先我们应从改变教师的观念为起点,我们刚开始进行课改时,教师们一下子不能接受,也不能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有所改变。所谓的一日生活课程活动总是教师事先安排好的,幼儿只需要迎合……经过我们不断地学习和研究《指南》的精神,从中感悟出区域活动中教师是幼儿活动的观察者、指导者、游戏伙伴、是活动环境的创造者。而主题性区域活动作为一种和主题活动密切联系的区域活动,除了具有自由性、指导的间接性、自主性和个性化等区域活动的一般特点之外,还具有依存性和动态性。《指南》精神中明确:教师应要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

二、创设有准备的区域环境

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告诉我们:儿童发展是在不断地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获得的。有准备的区域环境创设不是随意的,而是要把教育渗透其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而《指南》的教育建议中也明确要创造条件和机会,促进幼儿手的动作灵活协调。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我们以活动区域的设置、区域材料的投放、区域背景环境创设为切入点开展了探究。如:如何设置区域?应该要开设哪些区域?区域开设的场地、空间位置如何选择?总而言之,就是如何设置合理的、科学的规划活动区域?经过学习与实践探索,我们遵循活动区域空间规划的以下几个原则:

1、活动区设置体现全面性原则

区域设置的全面性原则就是要充分考虑五大领域教育的需求,开设具有不同功能的区域,实现通过区域活动落实各领域目标的目的。区域的开设还要考虑幼儿的不同兴趣和不同需求,使他们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活动。《指南》中明确指出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而不应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而是全面性原则最终促使幼儿的全面发展。

2、活动区设置体现合理性与科学性原则

区域活动区的设置要遵循合理性与科学性原则,要全面考虑相关的物质环境中各种因素,合理安排区域,最大限度的发挥整体教育功能,要科学分配活动区。

(1)根据不同活动区的功能和特点,选择适宜的空间、场地、要界限分明、动静分开、适宜搭配。例如把活动性较强的表演区与相对安静的阅读区、益智区分开,为避免区域间的互相影响。

(2)根据幼儿活动中的需要确定区域环境。在区域活活动中幼儿会有许多需要,例如美工区不但需要摆放材料,还需要有展示作品的空间,这样的区域设置上要相对较大一点。而阅读区的活动是需要用眼看,需要充足的光线的,一般会设置在靠窗的地

(3)合理设置班级内的公共区。因为幼儿是积极的参与者,不同区域的幼儿往往会因需要而产生相互的交往,例如,表演区的幼儿需要某些道具就可以到美工区去制作等等,这就需要教师在设置上为幼儿提供便利。

3、活动区设置体现动态性原则

动态性原则是指每个区域的设置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根据学期的教育重点、季节或节日的变化、幼儿的兴趣等等灵活将区域进行调整。

例如,刚开学时我们根据教师节、中秋节、重阳节、国庆节等的到来、开展以感恩、孝德为主的主题活动,教师与幼儿们利用美工区齐心协力地进行了“我爱你们-老师”、“快乐的中秋”、“孝德传承”、“祖国妈妈的生日”等环境区域的布置。幼儿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但从中了解了我国的传统文化,还感受到了对老师、父母、长辈、祖国的热爱之情。

三、发挥幼儿主体性

在区域活动是幼儿自由选择、自主探索、按自己意愿进行活动的过程。但这并不代表区域活动中教师完全可以置身不理、不加以控制的放羊式的自由活动。幼儿自由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教” 与幼儿的“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教师通过对区域活动科学的组织、指导与幼儿在活动中所产生的对话,通过师幼之间的相互努力,共同建构的学习过程。区域活动具有开放性,内容丰富,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发展类型、优势区域等进行自主选择。这样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才能表现出很浓厚的兴趣,因此活动过程中,幼儿会对活动表现很投入。幼儿活动越投入,表明幼儿通过操作过程学习到越多的东西,往往在活动过程中能够有许多创意性的想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很好的培养,自主性得到更大的发挥。

总而言之,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引导、新颖的育儿理念下,区域活动通过教师、环境与幼儿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让幼儿成为主动学习、探索、生活与游戏的主人。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为幼儿日后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郑非非.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幼儿园区域环境创设与活动指导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6.

[2]方柔. 幼儿园主题背景下运动性区域活动开展的行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

[3]高倩. 幼儿园活动区材料投放的个案研究[D].鞍山师范学院,2016.

[4]彭敏.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个案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

猜你喜欢
活动区指南设置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本土风俗文化资源在幼儿活动区游戏中的应用
指南数读
实施《指南》幼儿园活动区游戏活动研究
本刊栏目设置说明
论碰撞的混搭指南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寓学于乐
地铁出入段线转换轨设置
就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