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三点策略

2018-12-20 08:44李纪伦
赢未来 2018年18期
关键词:有效性教学教学实践初中数学

李纪伦

摘要:概括地说,有效性教学就是教师充分运用各种教育资源和教育手段,付出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而取得最优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一线教师应当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深入思考,并勤于总结,以期找到落地性强的、切合教学实际的策略及方法。本文立足于笔者自身的教学实践,就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提出了三点策略性意见,希望对一线教师有所助益。

关键词:初中数学;有效性教学;教学策略;教学实践

有效性教学历来是广大一线教师高度重视和积极探索的课题。所谓有效性教学,概括地说就是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充分运用各种教育资源和教育手段,付出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而取得最优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在本文中,笔者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及体会,就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谈三点策略性意见,希望对一线教师有所助益。

一、立足教材及学情分析,切实明确教学重点

教学调查表明,一些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之所以不佳,很大程度上在于没有在课前切实明确教学重点,而是仅凭感觉或经验去授课,导致课堂教学沦为流水账一样的单纯灌输。而实际上,只有在课前确定了合理而明确的教学重点,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有所侧重,做到心中有数,同时也有利切实地检验教学效果。通常来说,教学重点的确定要立足于客观的教材及学情分析,通过深度思考以书面形式呈现出来,下面以一个简单例子来加以说明:

在备课“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一节时,笔者首先进行了这样的教材及学情分析:通过教材前两节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了相似图形和相似三角形的概念,以及相似三角形判定的预备定理,另外,此前学生也已学过图形的全等和变换,掌握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这就为探究三角形相似的条件奠定了知识储备上的充分基础,使学生有能力通过类比法自主探究、推理和归纳。基于这样的分析,教学重点也就自然明确:让学生体验三角形相似条件的探索和推导过程,从而切实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并能在此基础上合理运用解决相关问题。至此,就通过客观的教材及学情分析明确了教学重点,从而保障了课堂教学有所侧重,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起到积极作用。

二、创设具体情境导入新课,调动学生积极性

教学实践证明,课堂导入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体课堂效果。良好的课堂导入可以有效引发学生的思考兴趣,进而调动其学生积极性,最终使其保持较高的主观能动性投入到新课学习中来。而在这一方面,通过创设具体情境来导入新课是很多教师常用的方法。

一般而言,情境的创设不仅要契合所学知识,更要简单而不失典型,同时带有一定趣味性,以便引发学生的关注和兴趣,进而使其对新知识的学习产生期待心理。

例如,在学习频率和概率一节知识时,笔者曾创设过以下情境来导入新课:“要想知道一个鱼缸里有几条鱼,仔细数数就可以,但要估计一个鱼塘里有几条鱼,应该用什么方法呢?”学生首先会想到用不久前学过的求随机概率的知识求解,但馬上就会发现这个情境中并不管用,于是自然而然地会想:这类事件的概率应该怎么求解?这时教师就可以顺势引出新课:“学了这节课的内容,大家就可以很容易解决这个问题,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利用频率估计概率……”这样,同学们先已通过思考情境中的问题而进行了“思维预热”,怀着期待心理投入到新课学习中来。

三、结合生活实例讲解知识,促进学生切实理解

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知识点的讲解和基本技能的传授无疑是核心重点,因此这一环节的教学效果直接决定着整体教学的有效性。鉴于数学学科的理论性和抽象性很强,以生活化实例为载体进行的知识讲解往往能够得收奇效。因为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兼具形象性、生动性和趣味性,不仅容易受到学生的认可和青睐,还能为学生提供很好的思维起点,从而促进其切实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试举一例,在学习“频数与频率”这一节时,笔者就曾以具体的生活实例为载体进行了知识点讲解。当时学校刚举办了劳动周评比活动,要求每个班根据学生在活动周内的表现选出一名“劳动周模范”,班委会提名候选人后,全班同学投票表决,每名同学仅可推选一名班委提名的候选者,将其名字写在小纸条上投入票箱,最后根据统计结果,得票最多者荣膺“劳动周模范”称号。笔者就利用此次评选活动进行了知识点的讲解:“在记录统计的过程中,一些候选者的名字出现的次数多,一些则出现的次数少,我们可以说,他们的名字出现的频繁程度不同。如果我们把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称为‘总次数,某个对象出现的次数称为‘频数,那么‘频率即为频数与总次数之比。”这样,就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事件使他们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而且相信这种以生活实际为依托的学习体验一定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探讨了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三点策略。事实上,有效性教学是一个同时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研究课题,一线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深入思考,并勤于总结,才能找到更多更有效的策略及方法,进而将其落实到实践中去,不断地提高教学有效性。从这个意义上讲,本文仅为抛砖引玉,尚盼有识者指教。

参考文献:

[1]黎政昂. 浅谈初中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4,9(33):65-66.

[2]徐丽华.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策略[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3(1):286-286.

猜你喜欢
有效性教学教学实践初中数学
初中语文复习课有效性教学初探
在绘本的芬芳里呼吸数学知识的精彩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策略和有效性
关于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解析与研究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