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2018-12-20 08:44田芳
赢未来 2018年18期
关键词:情商感情情感

田芳

摘要:情商(情感智力)是由哈佛大学的彼得·萨洛瓦里和新罕布什大学的约翰·梅耶两位心理学家于1990年首次提出。他们认为高情商的人比高智商的人更容易获得成功。研究和实践证明:在人成功的诸多主观因素里面,智商因素大约占20%,而情商则占80%左右。情商主要指信心、恒心、毅力、乐观、忍耐、直觉、抗挫折、合作等一系列与个人素质有关的反应程度,说得通俗点就是指心理素质,指一个人运用理智控制情感和操纵行为的能力。情商是个体最重要的生存能力,是一种发掘情感潜能、运用情感能力影响生活的各个层面和人生未来的品质要素。

关键词:情感教育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明确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师要把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作为课堂教学的硬性目标,尽可能地挖掘作品中蕴藏的人类最丰富、最细腻的情感,使课堂成为激发情感、丰富情感、释放情感和完善情感的场所,激发学生高昂的学习情绪,唤起学生情感动力,从而获取最佳教学效果。

一、充分认识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一)情感教育是教学的“灵魂”。人文学科,是极具思想内涵的特殊工具,各学科本身都饱含着丰富的感情。教材本身也颇具情感性,如自然之美、社会之美、艺术之美、人生之美等。教师应把握文中汹涌奔腾的感情激流,领悟字里行间跳动着的感情脉搏,引导学生体验课文作者的感情,领悟文学作品的深层意蕴,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從而全面提高学科素质。

(二)情感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情感丰富的教师往往能声情并茂、挥洒自如地创设一个又一个巧妙的情境,激活学生学习的兴趣,促使他们以更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去,变被动为主动学习,真正做到好学、乐学,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表现出来的尊重、信任、理解、关心,能使学生从内心产生对其尊敬、好感和依赖,随之,自尊、自信、自强的学习热情油然而生,使学习呈现亢奋状态,求知欲增强,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明显提高。

二、加强情感修养,着力提高良好情感调控能力

教学以其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既有严谨的科学性,又有强烈的人文色彩的特殊性,而成为一种更具有创造性的劳动。因此, 教师必须不断增强情感修养,拥有良好的积极、稳定、协调的职业情感,这样才能保证在课堂上始终洋溢着饱满的工作热情,做到自我动情,移情体悟,调控情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具备的良好的情感调控力,表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教师要努力运用美文佳作中所饱含的真挚感情,扣击学生的心弦,使教师、学生与作品的感情达到一种完美的统一,形成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情感共鸣。其次,教师要适时适度地把握、调控课堂教学的情感氛围。最后,教师的情感调控力还体现在自制力上。优秀的教师时时注重情绪的稳定协调,心态平稳。花点力气上好一节课并不难,难的是上好每一节课,这不仅需要高超的教学技巧,而且需要有良好的情感调控力。教师要善于煽情,善于动情,当然要健康向上,还必须做到如托尔斯泰所说的,要真挚、强烈、独特,以自己的真挚、坦荡的情怀与学生见面,这本身就是一种美的感染。所以教师要做到感情投入,必须具备热爱学生的美德。

三、把握关键环节,切实增强情感教学效果

(一)理解主旨,把握情感。教师本身首先要针对不同的文章,就文章主旨和感情进行深入的理解,要把自己完全置身于作品之中,从内心深处领悟作品感人肺腑的艺术感染力,在此基础上,对学生加以引导,让学生充分了解所涉及的人物和历史背景,这样才能让学生和作者及文中的人物产生共鸣,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率先入情,传递情感。“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要将学生引入情境,教师首先要进入情境。然后带着强烈的感情把作品的意境传导到学生的情感中去,使师生双方与作者、作品两方的情绪四位一体,自然地协调共振起来,才能达到深化教学的目的。

(三)巧导设境,调动情感。“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师要抓住教材中每一篇作品的情感个性,用语言或媒体巧设导入情境,以情感作为敲门砖,以情击情,才能扣击心灵。

(四)引入文本,体察情感。古代文学家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教师要在文本和学生之间架设情感交流的桥梁,带领学生走进文本,在品读课文的时候引起感情的共鸣,就像一张犁耙耕耘在荒芜的心田,一场春雨滋润着干渴的禾苗,从而愉悦身心,陶冶情操,塑造健康的心灵和完美的个性,点燃起学生情感的火花。

(五)激趣导读,抒发情感。教师要根据不同作品的不同内容,把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对人生的感悟、感情的爱憎,用不同的语音、语调来进行朗读,激起学生情感的涟漪,在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中,学生会更快地进入作品的意境中、作者的心灵里,与作品中的人物一起分担喜怒哀乐,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同时,还要重视指导学生的朗读,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热情。

四、运用实例进行情感教育,使情感教学生活化

生活中处处充满着情感,生活中也随时演绎着情感的人生。教师要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尽可能地运用生活中的实例进行情感教育,使生活融入情感教学活动。一是把学生带出教室,让学生走进生活的情感课堂。平时的节假日、双休日等可以让学生体验与亲人团聚时的情感;寻找特定的内容,如亲人离开人世,感受当事人的悲哀与忧伤;同学聚会、金榜题名、投笔从戎,体验欢笑与快乐的情感,身临其境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将情感体验的理解和感悟,化为对课文学习的动力。二是可以通过小品、诗歌朗诵等课堂实例形式,把自己融入角色之中,来净化自己的心灵。演课本剧也是完成情感体验的好方法,通过改编课本内容,品味人物性格,感受环境影响。背诵台词可以锻炼记忆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加强对人物的理解、角色的塑造,这些必然会对自己有一个全新的触动,精神世界也会达到前所未有的升华。三是把文艺作品中的表演方法引进课堂。把电影、相声、快板等艺术形式引进课堂,可以让学生更快地理解课文,对其中人物或角色的理解,对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有一个难忘的记忆,在得到美的熏陶的同时,心灵也得到一次洗礼。

猜你喜欢
情商感情情感
你过得不好,是因为“假情商”太高
低情商的6个原因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失落的情感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带着感情
带着感情
感情强烈的叹号
你永远等得起一份对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