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现代化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生态环境建设

2018-12-20 08:44杨佳欣
赢未来 2018年18期
关键词:环境建设农村留守儿童

杨佳欣

摘要:义务教育是当前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儿童的成长发育,并对儿童的价值观、人生观产生直接的影响。受农村留守儿童自身的性质影响,由于其自身缺少家庭的关爱,导致其心理容易出现偏差,影响自身的发展。基于此,本文从当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情况入手,深入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其教育生态环境建设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现代化教育;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生态环境;环境建设

引言:

随着时代不断发展,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促使当前的劳动力资源配置逐渐市场化,城乡人口出现大规模流动,导致现阶段的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市流入,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增多,造成的问题越来越明显。受家庭关爱缺失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容易发生心理问题,出现自卑、孤独、孤僻等心理,影响其成长与价值观念。

一、现阶段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

(一)农村留守儿童数量

由于我國人口基数较大,导致全国总农村留守儿童总数超过千万,如果未能进行有效的处理,将直接影响我国未来民族素质,并引发社会问题。例如,以当前我国的永州市市为例,在2016年数据统计过程中,该市留守儿童超过六万,其中主要包括与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生活的儿童,还包括少部分的监护人看护与自己生活。该部分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受其家庭因素的影响,家庭情感生活缺失,导致大部分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出现“情感饥饿”情况,对自身的价值观与思想的形成产生负面的影响[1]。

(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与心理问题

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来说,其自身产生心理问题是常见的情况,尤其是在教育过程中,通过与其他正常学生相对比,更容易造成儿童产生孤僻的性格,对学习产生厌烦心理,降低学习成绩。同时,由于留守儿童在日常生活中难以与父母进行沟通,当其心理出现问题时通常难以进行疏导,长此以往导致儿童自身形成内向的性格,不善于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容易冲动,甚至与其他留守儿童形成特殊的团体,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因此,应积极为留守儿童建立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打开其封闭的内心,消除不良心理,促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健康成长[2]。

二、教育现代化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生态环境建设有效策略

在当前的教育现代化背景下,应积极对当前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加强重视力度,通过不断的优化,促使当前的教育生态环境得到优化,保证农村留守儿童与正常儿童具有相同的成长环境,健全自身的人格,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留守儿童家长沟通平台

对于留守儿童来说,父母是其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例如,俗话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自身的作用是任何人都代替不了的,因此,应促使留守儿童家长与学校之间构建完善的沟通平台,加强家长、留守儿童以及学校之间的关联,促使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实际情况,改变传统的学校与留守儿童家长沟通困难的情况,构建完善的沟通渠道,并加强对学生的指导,通过家长与学校的有效合作,共同对留守儿童进行指导,促使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例如,以永州市某学校为例,该校结合实际情况,建立面向全体家长的学习沟通平台,并利用平台自身的优势,积极与家长进行沟通,促使家长关注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明确其发展状态,当留守儿童出现不良问题时,第一时间进行解决,为其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全方面发展[3]。

(二)构建完善的留守儿童情感交流环境

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受其自身的性质影响,在情感方面缺失较为严重,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对儿童进行情感交流,当儿童出现自卑、内向、厌烦等相关的心理问题时,教师应积极对儿童进行疏导,引导其改变现阶段不良的心理状态,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心理素养,促使健康成长。例如,在当前的永州市某小学中,该小学结合实际情况建设“儿童家园”,并在该家园中摆放大量的儿童玩具、书籍、器材以及用具等,引导儿童自由快乐的玩耍,改变自身内向的性格,尤其是对于当前的留守儿童来说,不易与其他人进行交流,通过以当前的游戏为媒介,提升留守儿童自身的交际能力,促使其形成热情开朗的性格,与其他儿童成为好玩伴,在交流中成长,健全自身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态度,促使健康成长。

(三)加强社会各界对留守儿童的关注

在农村留守儿童成长教育过程中,想要促使留守儿童整体健康发展,单一依靠学校的力量是不现实的,应充分发挥出社会各界的力量,积极对及农村留守儿童进行关注,为其营造良好的生活与教育环境,健康成长。例如,当前的永州市某小学积极与当前的区域政府进行合作,加强社区对留守儿童的关心,定期举办相关的志愿者活动,为农村留守儿童送温暖,并加强其情感教育,促使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形成良好的社区教育环境[4]。

三、结论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背景下,我国现代化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促使教育界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加强重视力度,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重点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为其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加强教育建设,通过创新教育机制,促使农村留守儿童自身的人格得到完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郑磊,吴映雄.劳动力迁移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发展的影响——来自西部农村地区调查的证据[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2):139-146.

[2]张文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以甘肃省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33(14):21-23.

[3]邓纯考.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困境与学校教育对策——对浙南R市的调查与实践[J].浙江社会科学,2016(05):78-85+157.

[4]刘明华,李朝林,刘骁畅.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报告[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2):105-112.

猜你喜欢
环境建设农村留守儿童
浅谈如何进一步实现图书馆读者服务功能
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关注
浅析小学留守儿童感恩教育
农村留守儿童成绩分析及学籍管理存在的问题
浅议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真诚激励,关爱相随
环境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