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技术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

2018-12-20 08:44赵志凤
赢未来 2018年18期
关键词:专业建设课程改革

摘要:本文通过对园林行业企业的调研,提出要从课程体系、教材、师资队伍、实训基地等方面进行专业建设;通过优化课程体系、开发實践教学项目、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课程改革。

关键词:园林技术;专业建设;课程改革

一、专业建设

1、明确对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

高职高专具有强烈的实践教学特征,实践手段和技能应更为先进。根据高职专业培养目标以及对市场进行的调研,园林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为:主要面向园林企事业单位,培养在园林行业生产、服务第一线能从事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施工、园林植物养护管理工作,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技术技能专门人才。

2、课程体系建设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今后要健全与专业教学计划相配套的教材体系,整合教材内容,进行教学内容改革。鼓励教师进行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研究,对于一些目前没有适用教材的课程,编写讲义或新教材,建设具有特色的针对性强的理论、实践教材体系。

3、师资队伍建设

实行专兼结合,改善师资结构,适应人才培养的要求。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外校教师和企业的工程师任课,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鼓励教师参加进修学习、专业培训,到企业进行顶岗锻炼,增加实践经验,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4、实训基地建设

园林技术专业拥有园林实验室,能够满足实验教学的需求。园林校内实训基地能够满足实践教学及园林绿化工、花卉工职业资格证取证的需要,使学生切实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大大提高专业技能操作水平。

园林技术专业拥有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并且我们充分利用了滨海新区的优越条件,公园、广场绿地都可以成为我们的课堂。通过现场教学,我们对园林绿化的现状和发展有了更直接和感性的认识。今后还要努力建成更多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真实环境中学习,将来能更快的适应园林工作岗位。

二、课程改革

1、课程整合,优化课程体系

对专业培养目标进行了准确定位后,对专业课程进行了整合:

原来的植物学课程和植物生理学课程整合为植物与植物生理,将内容进行了重组,根据季节的变化安排教学内容,使学习更有针对性,而且便于学生把理论知识与课外实践结合起来;

城市绿地规划和园林设计课程有重复内容,把这两门课程整合为园林规划设计课程,采用项目教学法,课程结束时学生完成几个实际或虚拟项目,学习目的更明确。

增加了3DMAX课程,以满足对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要求。

2、开发实践教学项目

园林技术专业的课程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经过几年的教学总结,将实践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具体落实到各个实践教学环节中。

(1)园林植物识别

园林植物类课程包括要求学生要具有鉴定和识别植物的基本能力。利用校园植物不仅能进行直观教学,还便于学生课下随时进行观察和学习,有利于对知识的巩固和掌握。

(2)园林植物种类调查

组织学生对校园植物种类进行了调查和统计,编制了校园植物名录。通过此项调查活动,学生们掌握了植物调查的方法,为今后从事园林树种调查、进行园林规划和设计打下了基础。

(3)园林植物的栽植和养护管理

结合校园建设,组织学生参与校园植物的栽植和养护管理工作,既有简单的园林卫生清理工作,也参与植物的防寒工作、要求一定技能的整形修剪工作。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对理论知识有了更明确的理解,反过来又可以指导实践教学活动。

(4)园林植物病虫害种类识别和防治

针对校园植物病虫害发生的种类和特点,提出防治措施。

(5)园林植物标本和病虫害标本的制作

进行植物标本和病虫害标本的采集和制作工作,既为实践教学补充了资料,又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6)园林规划设计实践教学

要求学生针对校园的某个区域进行规划设计,也可以对现有的设计进行改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艺术欣赏能力。

3、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专业课程都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了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现场教学法、讨论法、任务驱动法、答辩式教学等方法,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体验性、参与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培养职业素质,提高就业质量

在和园林企业的合作、对园林企业的调查中得知,园林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除了对专业知识的基本要求,更注重学生个人的综合职业素质,如交往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因此职业素质的培养贯穿整个课程体系和日常教学。

5、改革考核方式

考核以能力考核为目标实行过程考核,注重综合能力测评,着重考核学生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课考核要求学生掌握操作技能,对知识能够应用。根据课程性质和内容,考核方式有实验操作、调查报告、完成任务、作品展示、设计图纸、品种识别、实训操作等。

这些考核方式可以及时总结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给学生提供探索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 宝秋利、张静等.农业类高职院校园林树木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安徽农学通报,2012,18(07):199-200

[2] 覃文勇、杜庆平.论高职园林专业教学改革中的三大矛盾.职业教育研究,2012,11: 38-39

[3] 段明革.高职院校园林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构建探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1(1):244-246

[4] 赵玲,宋兴蕾.园林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职业技术,2011(7):35

[5] 胡建新. 现代园林技术综合实训基地建设初探.科协论坛,2011(11):157-158

作者简介:

赵志凤,女,(1973-),天津滨海职业学院教师,从事园林技术专业的教学工作。

猜你喜欢
专业建设课程改革
浅谈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作用
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建设探索
高职院校新开设无人机专业的探讨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项目教学法在微电影制作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建设内容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