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园网ARP病毒欺骗原理及防御方法

2018-12-21 02:19张陆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8年10期
关键词:局域网IP地址校园网

文/张陆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随着互联网技术在高校校园现代化建设中的应用与推广。在此背景下,高校校园网络安全问题日渐凸显,其中“APP欺骗”成为影响高校校园网络使用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APP欺骗病毒主要以窃取计算机主机信息未主要目标,通过利用DOS攻击(面向磁盘操作系统的攻击)、MIM攻击(中间人攻击)以及DNS欺骗(冒充域名服务器的欺骗)等多种形式,实现用户账号与密码信息的丢失以及局域网的瘫痪。对此,在当今高度重视网络安全的环境下,加强高校校园网APP欺骗型病毒的研究对维护网络安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 高校校园网APP病毒的欺骗原理

高校校园网APP病毒与APP协议(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存在密切的关联性。因此,在分析高校校园网APP病毒的欺骗原理时,需明确认知并掌握APP协议的相关知识。

1.1 APP协议

由资料文献分析可知,APP协议是一种地址解析协议,即将IP地址(计算机网络地址)转化为MAC地址(Media Access Control或Medium Access Control,物理地址或硬件地址)的协议。基于该协议可根据设备提供的IP地址探寻到设备的MAC地址,从而实现通讯信息的有效传输。该协议在局域网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1.2 APP协议的工作原理

由APP协议的概念可知,APP协议主要发生在主机TCP/IP协议的IP层面上,通常情况下,在每个配有TCP/IP协议的主机中都存在一个ARP高速缓存表,主机与主机之间在进行通信时,通过查找ARP高速缓存表中存在的映射信息(IP地址到MAC地址的相关信息)找到信息传输路径,从而实现数据信息的双向传输。

1.3 APP病毒的欺骗原理在

由于APP协议工作的主要目的在于进行数据的高效传输,因此ARP协议是建立在局域网络绝对安全的基础上的“无状态协议”。对此,APP协议在设计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缺陷。例如,由于主机中的APP高速缓存是建立在所接受ARP协议包的动态更新上的,而在此过程中,MAC地址的更新存在一定的时间限制,这为假冒者的攻击与欺骗提供了机会。与此同时,在局域网中,所有的主机皆可在不受ARP请求的基础上进行应答,这为虚假信息篡改系统缓存提供了可乘之机。此外,由于ARP协议尚未建立认证机制,主机对协议包具有无限的包容,从而为局域网安全带来安全隐患。APP协议的这些缺陷使得增强了ARP攻击的隐蔽性、欺骗性,使其成为影响高校校园网安全的重要因素。

1.4 APP病毒感染特征与欺骗形式

通常情况下,感染ARP病毒后网络会表现出以下特征:

(1)位于同一网段的主机将无法正常上网,出现网络登录异常;

(2)校园网速时断时续,接收包数量不协调;

(3)Windows任务管理器中存在可疑进行,如MIE0.dat;

(4)客户端在执行“arp-a”指令时,返回的网关MAC地址与实际网关MAC地址不相符;

(5)系统交换机上的指示灯存在异常闪烁现象。

现阶段,常见的APP病毒欺骗形式主要有三种类型:

(1)“欺骗主机”,即伪装成局域网中网关MAC地址,对主机进行欺骗,使主机无法正常联网;

(2)“欺骗网关”,即通过伪装成网络中其他主机者假冒局域网中其它主机MAC地址,对数据信息进行截获或伪造错误的网络MAC地址,是局域网其他主机无法及时获取信息;

(3)“双向欺骗”,即同时对主机和网关/路由器进行欺骗。

2 高校校园网APP欺骗的防御方法

基于校园网APP病毒的欺骗原理,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防御:首先,加强客户端的检测与防御能力。例如,在尽心网络安全管理时,注重检测主机中的IP、DNS等信息;利用ARP-a命令对本机ARP缓存表中的各项信息进行检测;及时更新客户端主机操作系统,完善系统补丁;利用ARP-sIPMAC指令,实现主机IP地址与MAC地址的有效连接,设置绑定命令并写入主机启动项目中。其次,提升局域网系统中交换机的APP病毒检测与防御能力。例如,借助ARP缓存表实现对局域网的有效监控,降低APP病毒的影响。与此同时,利用APP服务器取代校园网中主机的应答APP包,提升局域网对APP病毒的防御能力,或在局域网中科学配置防火墙提升局域网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例如,在Windows XP、Windows2000操作系统中配置风云防火墙,实现本机IP地址与MAC地址、网关IP、网关MAC的有效绑定,并对欺骗者行为进行阻挡;在Vista操作系统中配置金山防火墙进行APP病毒的防御;在其他系统中也可灵活应用360防火墙、彩影防火墙(AntIARP)、瑞星防火墙等进行防御。此外,利用DHCP Snooping技术,对局域网中存在的可疑信息进行过滤,实现局域网APP病毒欺骗行为的检测与防御。

3 结论

总而言之,APP协议上的缺陷为“APP欺骗型”病毒的产生提供了可能,对此在网络安全管理中只有明确认知并掌握APP病毒欺骗的原理,才能制定有效的防御方案,降低APP欺骗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ARP病毒的欺骗原理及其防御方法,为APP欺骗防御实践提供可借鉴性指导。在未来发展过程中,从根本上解决ARP协议缺陷,提升ARP协议安全性,是ARP欺骗问题处理的关键,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猜你喜欢
局域网IP地址校园网
轨道交通车-地通信无线局域网技术应用
铁路远动系统几种组网方式IP地址的申请和设置
基于VPN的机房局域网远程控制系统
试论最大匹配算法在校园网信息提取中的应用
IP地址切换器(IPCFG)
基于802.1Q协议的虚拟局域网技术研究与实现
局域网性能的优化
NAT技术在校园网中的应用
基于SNMP的IP地址管理系统开发与应用
公安网络中IP地址智能管理的研究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