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信息化的内涵和策略

2018-12-21 02:19刘海琳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8年10期
关键词:制造业信息化生产

文/刘海琳

信息化与数字化技术在现代企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企业生产与经营对信息技术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制造业以生产与加工为主,它将生产资料转化为人们所需要的工具与产品,制造工艺繁琐,涉及到设计、订单处理、原料采购等多项工作,因此,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加强制造业的信息化建设尤为关键。

1 制造业信息化内涵及相关内容综述

1.1 内涵

所谓制造业,就是指按照市场要求,将能源、物料、设备等通过加工与制造,转化为人类需要的工业品以及大型工具的行业。信息化技术是现代网络、通讯、数据等内容的总称,它通过利用计算机等现代网络设备,将生活、工作与学习等进行有效结合,帮助人类减轻工作与学习负担。

制造业信息化是指将信息化技术融入到制造业中,与制造业中的现代管理技术、自动化技术等进行有效结合,实现对企业的资源的优化配置,改善生产、管理与经营等各个环节的工作,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制造业信息化能够体现出信息化管理的优势,发挥制造业的整体效益,最终达到创新发展的效果。

企业的任何生产环节都离不开信息,信息数据是企业规范管理制度以及制定未来发展计划的重要依据,制造业想要提高信息流的传递速度与质量,就需要改变传统的业务流程,减少次要环节,提高生产效率,完善管理制度。

制造业涉及到生产、营销与产品开发等内容,他改变了传统的交易关系,使客户能够参与到设计与制造环节,提升了客户的满意度,同时也帮助企业更好的了解客户的实际需求。

制造业信息化的最终目的是要构建起健全的企业神经系统,该系统能够综合多项数据内容,帮助管理者快速的了解市场需求。合理参与到制造业设计与生产环节,可以提升产品价值,同时也为企业创造了一定的价值,而信息的快速传递与共享,也能使企业快速的了解客户的反馈信息,及时解决产品使用、维护等方面的问题。此外,在三维立体虚拟建模软件的帮助下,工作人员也能更加直观的了解产品实际情况,进而制造出高质量产品。

1.2 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历程

自上世纪五十年代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制出第一台APT语言编程数控铣床。进入六十年代后,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又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个CAD系统,该系统成为了计算机信息化的雏形。随着CAD技术的不断成熟,大量的CAD系统被运用到工业生产领域中,在保证了产品质量的同时,也提高了零件的合格率。

进入八十年代后,计算机网络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企业生产部门也开始了对MRPⅡ的应用,制造业的生产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随后,为了适应中小批量的生产,美国提出了柔性制造思想,并研制出FMS,该系统一经推广便得到无数好评,并进一步加深了信息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深度。

进入九十年代后,人们将研究热点集中在了哲学与新制造思想上,随后出现了诸如AM、PDM、CE、PLM、SCM等大量新技术,实现了机械工程、自动化、信息化等多项技术的融合,为制造业未来的发展奠定了有利基础。

2 制造业信息化策略分析

2.1 通过信息化实现跨越式发展

想要实现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首先要了解工业化国家的发展轨迹。上世纪五十年代起,美国工业化基本完成,我国工业化建设刚刚起步,美国工业为了求得更好的发展,对我国采取封锁政策。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经济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美国也一改封闭式的发展策略,转为全球化策略,工业经济发展水平再次迎来新高峰。

在过去,我国将发展重心放在劳动力输出上,凭借着土地优势来实现我国现代工业的建设,但由于策略上存在不足,致使我国在工业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资源浪费现象严重。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工业水平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对此,我国必须改善传统的发展观念,加强对信息化技术的研究与利用,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注重对环境的保护,不可一味的模仿发达国家的发展策略,否则我国将在跨国公司的控制下沦为经济殖民地。

2.2 实践制造业信息化的关键

在实施制造业信息化的过程中,企业领导者应当转变思想观念,了解信息技术对当代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加强对计算机人才的培养,做到以人为本,结合企业实际发展情况,制定战略性发展计划,构建健全的信息化管理系统,站在客户的立场上去分析与设计产品,在此基础上提供完善的服务,最终实现企业经营各环节的紧密结合,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2.3 正确认识制造业信息化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企业信息化的宣传,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更广阔的学习与交流平台,使企业管理者能够真正的了解制造业信息化的含义。企业领导者也应当注重对员工的培养,开展讲座等学习活动,使员工能够熟练掌握信息化技术,进一步实现制造业的信息化建设。

政府应加大对制造业信息化投入力度,并给予政策上的帮助,使更多企业能够主动参与到信息化建设活动当中,改善企业实际发展状况。

企业决策者应当积极借鉴优秀企业的发展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适合企业发展的专属计划,加强宣传成功案例,搭配固定的项目成员,为项目预留出更多的研究与运行时间,以确保发生问题时能够及时解决。

3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是制造大国,制造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应当抓住发展机遇,提升自身的信息化生产与管理水平,提高工作人员的计算机操作能力,通过不断的努力,最终将机遇变为现实。

猜你喜欢
制造业信息化生产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用旧的生产新的!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
Сварочное Проμзвоσсmво(《焊接生产》)2012年第5期要目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