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数据平台的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

2018-12-21 02:19刘芯宇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8年10期
关键词:电费信息化信息

文/刘芯宇

随着大数据平台时代的到来,当前电力营销信息化的建设工作也逐渐由传统的信息的处理以及人工统计向着自动化数据管理、存储与挖掘计算的方向发展。为了进一步阐述电力营销数据信息化管理的相关内容,下文首先介绍了电力大数据平台的定义与特征并分析了电力大数据关键技术。

1 电力大数据

1.1 电力大数据平台定义与特征

所谓电力大数据平台,实际上就是指利用一些先进的技术方法来实现业务趋势预测并挖掘数据有价值的信息,以此来完善营销策略制定等决策性活动。从技术应用的原理上来看,其需要依赖于集成管理技术、数据挖掘技术、数据存储技术以及数据计算技术的帮助。

电力大数据平台随着发展规模的不断壮大,其特征也逐渐显现出来。目前,电力大数据平台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特征,分别是规模性、多样性、高速性以及价值性,其四个方面的主要特征也概括了电力大数据平台的建设价值与应用优势。

1.2 电力大数据关键技术分析

电力大数据关键技术主要包括集成管理技术、分析技术、处理技术以及可视化技术。其中集成管理技术是指通过创建具有多功能企业应用过程的模块来实现将不同来源的数据集中在一起的技术类型,而分析技术则是通过统计学基本原理依托于计算机技术来进行神经网络以及遗传算法的处理工作。最后处理技术与可视化技术则分别是通过计算技术进行内存处理和通过图形手段进行信息的可视化转化,以此来提升电力大数据平台的适应范围与管理效果。

2 电力营销数据信息化管理策略分析

2.1 实现系统与数据的安全管理

从原理上来看,电力营销数据系统的信息化平台建设的关键就是系统数据的安全。为了进一步强化系统与数据的安全,就必须通过网络层、用户层以及应用层三个层级进行安全管理,以此来融入到电力安全系统的建设与规划当中。通过对防毒、防攻击网络的建设与规划,同样可以实现安全管理的目标。另外,操作人员安全意识的强化以及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体制的健全同样有助于实现系统与数据的安全管理。

2.2 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

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不但可以促进企业对于市场信息的获取效率,同时也能够降低信息获取成本与后期筛选处理的成本,进而保持良好的经济效率,从而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为了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首先应该重视电力营销与基础建设、生产互通等网络的建设工作,然后通过创建具有更高安全性与稳定性的网络安全系统来支撑信息资源的整合安全性,进而确保信息系统安全有效的开展整合工作,并避免各种不可预知的安全隐患。

2.3 电费回收风险评估

电费回收风险评估主要是指通过对用户缴纳电费的能力与意愿进行判断来对电费的回收风险进行评估,从提升电费回收的效率,并提升企业抵御经营风险的能力。电费回收风险评估的评估内容主要包括客户的历史信用记录、偿债能力、偿债意愿等内容,通过把控这些内容,可以有效降低电费坏账的出现,更是能够降低企业发展的风险,实现资金的顺利回流。

2.4 互联网移动办公应用典型场景

互联网移动办公应用典型场景主要是指业务的审批工作。在审批过程中,当负责审批的领导不在时,其往往会有工作人员进行在线生成审批单,然后交由营销系统代为保管。电力营销移动作业平台主要是由互联网与移动网协调搭建而成的,其由智能终端的互联网反馈实现电力营销移动平台的优势,通过自动对接的方式来提升工作的效率。

2.5 掌上电力APP典型应用场景

掌上电力APP应用主要是指电费缴纳的具体场景。客户在移动客户端的电费缴纳环节当中可以自主点击缴纳,通过手工输入客户端编号的方式完成电费二维码的扫取,进而完成操作过程。随着移动支付平台的建立,不但大大方便了客户,提升了缴费的效率并降低了排队等待时间。对于企业而言更是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的同时也减少了人工面对面支付中出现的问题,更是体现了大数据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的普遍价值。

3 总结

综上所述,电力大数据平台的营销信息化不但是实现电力信息系统综合发展的关键,其同样是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资源配置并对现有营销业务进行改善的关键。为了提高电力营销数据信息化管理的效率,应从实现系统与数据安全管理、信息资源整合、电费回收风险评估以及互联网移动办公应用场景建设等角度进行重点研究,为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电费信息化信息
基于ε-SVR模型的日电费回收预测
基于大用户电费回收的风险管控
关于县级供电企业电费对账的研究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第三方密码网银支付预收电费探讨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