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法学教育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2018-12-21 09:43林晶晶
赢未来 2018年19期
关键词:法学教育课程设置高校

林晶晶

摘要:随着中国的不断进步发展,当下我国越来越重视法制的建设。因此,法学也变成了一个较为热门的专业。然而,由于存在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不合理、师资力量薄弱、教学硬件设施落后等问题,我国高校法学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本文将围绕上述四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可行的对策,促进我国高校法学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高校;法学教育;课程设置

社会不断进步发展,法制建设愈加完善,国家需要大量的法律人才,而现实的问题是高校法学专业毕业的学生却很难被重用。这种反常的情况让我们不得不认真审视高校法学的教育,如何改变这种令人担忧的状况?本文就高校法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和相关解决措施进行探讨,进而促进高校法学教育健康的发展。

一、我国法学教育的现状

(一)、教学培养目标不明确

一方面,注重知识的讲解与传授,是当下大多数高校法学教育的共性所在。这就导致很难让大学生融入到其中,无法身临其境,代入相关角色扮演,缺乏一定的实战经验。另一方面,有的高校忽视教学培养的目标,仅仅为了提高学校知名度,将教学的目的定位成提高资格考试通过率和考研通过率,忽视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由于教育培养目标的不明确,导致了现有法律人才紧缺,甚至毕业的法律学生找不到工作。[1]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

一方面,学校为了提高资格证的通过率,只开设与资格证相关的课程,很少开设学生感兴趣的科目。同时,选修课的课设的占比明显低于专业课,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知识的广度与深度的发展。另一方面,在课程设置过分开设理论课,很少开设实践课。致使学生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当下很多高校只注重学生学习法律条文、理论及概念的学习,不开始实践课,忽视学生的的实践训练,致使学生缺乏合同的起草、文书的拟写等相关事宜的能力。

(三)、师资队伍薄弱

一方面,存在教师文化水平不高,或者教师专业素养欠缺的情况。在教师队伍构成中大专、本科学历毕业的教师可能占相当大的比重,硕博士毕业的教师占比较小。另一方面,法学专业教师数量不充裕。会出现一个教师同时给几个班讲授几门课程的情况。同时,还会出现从别的专业借调教师的情况,借调过来的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法学专业的了解并不深入,且缺乏实战经验,只能照抄照搬课本上的知识。

(四)、教学硬件设施落后

第一,一些地方高校教学硬件设施落后,大都缺乏多媒体教室、模拟法庭、以及实习基地等设施。即使有,但由于缺乏专业的辅导老师,使学生没有机会不能进入使用,导致模拟法庭完全成了摆设。第二,有的高校图书馆存在法学资料数量过少的问题。同时,大部分的高校法学专业还没有建立属于自己的图书资料室。[2]

二、完善我国法学教育的对策

(一)、明确培养目标

一方面,高校教师要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要适当增加实战经验的环节,改变以往只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培养理论基础扎实、知识翔实的法律人才。另一方面,高校要改变扭曲的教学目的,摒弃以考试通过率为标准的模式。真正培养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法律事务管理的能力。

(二)、科学合理设置课程

首先是开足专业课程,尤其是专业基础课的开设。保证学生能够充分学习法学基础理论,掌握法律应用的基本技能。其次是提高实践课程比例。改变以往将法学专业的学生固定在课堂上的形式,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教育。如:要将专题的讲座、讨论,案例的分析、模拟法庭等教学形式融入到实践教学中,由此来强化学生的务实能力。最后是增加选修课的比例。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权,丰富学生学习形式,进而使得学生构建出最优化的知识结构。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首先,学校法学专业要增加教师数量, 确保一个教师担任1-2课程任务。同时,把握好引进的新教师的质量,提高准入标准,应具有研究生學历,至少本科的第一学历是法学专业的,并优先考虑有相关从事法律工作的经验人员。其次, 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调整知识结构,增强创新意识, 提高自身的法律应用能力。最后,学校要支持教师出去学习先进的经验,让教师“走出去”,了解最新的立法理论、立法趋势, 学习最先进的教学方法。

(四)、健全教学硬件设施

第一,高校要加大法学专业硬件设施的投入。适当增加电子网络软、硬件设备,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合理的开发与利用。比如:建设模拟审判庭,刑侦、法医、证据等实验室,健全实验教学体系。 第二,高校要在图书馆增加法学类的图书,或者法学专业要成立自己专业的阅览室。除了固定的法学专著以外,可适当增加法律的报刊杂志,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图书资料,便于学生查阅学习。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对我国高校法学教育的问题进行研究,并基于存在的问题,提出高校法学教育要明确教育目标、科学合理设置课程、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及健全教学硬件设施等措施。要想满足当下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要,改革和完善高校法学教育迫在眉睫。因此,高校法学教育在未来的发展中,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更新培养策略,培养出真正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进而为国家的法制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张胜辉.我国高校法学教育的现状与改革[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3(01):63-64.

[2]杜玉奎.地方高校法学本科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教育探索,2007(04):26-27.

猜你喜欢
法学教育课程设置高校
高校法学教育职业化改革研究
《人民调解技巧》课程实践教学方法探索
完善我国法学教育培养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对策分析
案例教学法在成人法学教育中的应用
高职物流专业课程设置与物流岗位职业证书的有效对接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