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合并抑郁的舍曲林联合心理治疗及效果评估

2018-12-21 11:19张于
糖尿病新世界 2018年16期
关键词:舍曲林心理治疗临床效果

张于

[摘要] 目的 评估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应用舍曲林联合心理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 3月—2018年3月该院收治的76例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8例)。两组均常规采用胰岛素注射+口服降糖药物二甲双胍治疗,此基础上:对照组增加舍曲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指标和抑郁症状改善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5.15±1.09)mmol/L和糖化血紅蛋白(6.58±1.4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6.79±1.12)mmol/L、(7.91±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抑郁症状HAMD评分(12.58±3.52)分显著低于对照组(20.25±5.9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应用舍曲林联合心理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症状,并有助于提升血糖控制效果,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关键词] 糖尿病合并抑郁;舍曲林;心理治疗;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8)08(b)-0025-02

2型糖尿病是中老年人高发的代谢性疾病,该病对患者生理和心理影响较大,较多患者长期患病后可出现多种精神障碍,其中糖尿病合并抑郁者占比较高。糖尿病合并抑郁者对于患者临床治疗较为不利,也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需采取有效的临床治疗措施。近年来,文献研究发现常规抗抑郁药物联合心理治疗,有助于改善糖尿病患者的抑郁症状,但是相关心理治疗尚不完善。为此,该次研究择2015年 3月—2018年3月该院收治的76例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对比分析了舍曲林联合心理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方法

选择该院收治的76例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8例)。两组患者均符合《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版)[1]关于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抑郁症诊断标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2]相关标准。两组已排除药物使用禁忌征者、精神疾病既往史、肝肾功能严重衰竭者、合并其他严重疾病者等。观察组,男21例,女17例,年龄32~78岁,平均年龄(55.47±23.04)岁,糖尿病病程2~12年,平均(7.41±5.13)年。对照组,男22例,女16例,年龄31~78岁,平均年龄(55.61±23.51)岁,糖尿病病程1~12年,平均(6.54±5.41)年。两组在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常规采用胰岛素注射+口服降糖药物二甲双胍治疗,并进行饮食控制。除舍曲林外,两组患者均不使用其他抗精神病药。

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舍曲林治疗:盐酸舍曲林片(西同静,国药准字H20051553,50 mg),初始计量50 mg/次,3~7 d后增加至治疗量(50~100 mg)。以2个月为1个疗程。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心理干预治疗:①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师主动与患者沟通,建立友好关系后,与患者进行心理问题的交流,探讨患者存在的精神障碍,积极处理存在的心理问题,同时制定全程的心理干预计划,并及时调整调整治疗进程;②认知行为治疗,耐心向患者解释情绪对认知方式及行为的影响,在充分尊重患者的基础上纠正其认知歪曲情况,耐心引导其消除消极态度,树立正确认知行为方式;③团体活动训练,组织6~10个病友设定活动目标进行团体治疗,鼓励成员互动完成既定任务,改善患者社会适应能力。心理治疗每周1~2次,60 min/次,持续治疗2个月。

1.3 疗效评定

1.3.1 血糖指标监测 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进行血糖指标监测,因餐后2 h血糖指标干扰因素较多,故以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糖蛋白指标测量为主,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各指标变化。

1.3.2 抑郁症状监测 治疗前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3]评估两组抑郁情绪状态进行评估,HAMA评分总分为56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抑郁情绪越严重。

1.4 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分析所有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糖指标监测结果

治疗前,两组血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抑郁症状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抑郁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抑郁症状(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糖尿病属于慢性终身性疾病,可累及患者多个脏器及系统,并发症较多,且患者需长期服药及饮食控制,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故对于患者身心影响较大。糖尿病患者较容易出现容易出现负性情绪反应及心理障碍,较多患者可发展为抑郁症,对于患者血糖控制及病情进展较为不利。

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多采用降糖药物及抗抑郁药物治疗,其中舍曲林抗抑郁治疗应用较多,但是治疗效果仍不理想,有必要进一步提高抗抑郁效果[4]。相关文献报道显示,糖尿病患者出现抑郁症状的主要原因为疾病导致的心理应激,因而应采取对应的心理治疗,彻底纠正患者负性情绪状态,进而保证抗抑郁治疗效果及临床疗效[5]。为此,该院总结了一套心理治疗措施,并联合舍曲林治疗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状,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5.15±1.09)mmol/L和糖化血红蛋白(6.58±1.4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6.79±1.12)mmol/L、(7.91±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后观察组抑郁症状HAMD评分(12.58±3.52)分显著低于对照组(20.25±5.9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知增加心理治疗后患者抑郁症状改善效果明显提升,且血糖控制效果也较为理想,舍曲林联合心理治疗效果可靠,值得推广借鉴。

综上所述,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应用舍曲林联合心理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症状,并有助于提升血糖控制效果,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 肖俊.度洛西汀与舍曲林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研究及生活事件对疗效的影响[D].青岛:青岛大学,2017:23-24.

[2] 郑景涛,郑玲蓉,郑颖.心理干预、盐酸舍曲林联合治疗糖尿病抑郁症患者对其HAMD评分、不良反应的影响[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20):101-102.

[3] 朱国芳,董莹盈,徐剑英.舍曲林治疗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师,2015,18(4):616-617,643.

[4] 杨宁,陈少伯,王玉萍,等.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焦虑及抑郁情绪药物干预的研究[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5,23(1):11-13.

[5] 张东清,叶蔚云,曾伟杰,等.舍曲林对糖尿病抑郁患者用药依从性及糖代谢的影响[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5, 23(1):14-16.

(收稿日期:2018-06-22)

猜你喜欢
舍曲林心理治疗临床效果
心理治疗有七大误区
盐酸舍曲林分散片联合脑循环治疗仪治疗抑郁症的临床观察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92例临床分析
浅析壮族巫医治病中的心理治疗作用
中老年脑溢血患者采用精神护理与心理治疗干预的效果观察
探讨舍曲林合并喹硫平治疗强迫症的疗效和安全性
舍曲林联合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