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综合管理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及并发症的影响

2018-12-21 11:19冀利秀
糖尿病新世界 2018年16期
关键词:糖化血糖社区

冀利秀

[摘要] 目的 探讨糖尿病综合管理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及并发症的影响,分析糖尿病综合管理模式对糖尿病防治的意义。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6月期间在该院就诊的432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就诊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共纳入220例,观察组共纳入212例。对照组患者均根据病情需要给予口服药物或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门诊随诊,观察组划着在此基础上给予糖尿病综合管理患者给予每位患者随访至入组后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血糖控制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血糖控制情况: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分别为(5.9±0.4)mmol/L、(7.6±0.6)mmol/L、(5.5±0.3)%,优于对照组的(7.2±0.4)mmol/L、(8.9±1.0)mmol/L、(6.7±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情况:低血糖发生率7.1%(15例) vs 13.2%(29例),1年内新出现并发症5.7%(12例) vs 12.7%(2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综合管理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和延缓并发症的出现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糖尿病综合管理;2型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并发症;低血糖;社区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8)08(b)-0034-02

随着我国社会进入老龄化及人们饮食生活习惯的改变,糖尿病作为最常见的内分泌疾病,患病率逐渐升高,老年人群中的比重更高,可达23%[1]。并且,患者发病后如果不能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将会逐步出现靶器官损伤及并发症,严重影响预后和生活质量。作为一种慢性疾病,无论是口服药物还是胰岛素治疗,均不能对其进行根治和对病程进行逆转。而要改善生活质量,进行包括饮食、运动、宣教、血糖监测、心理护理等领域的社区内综合管理具有其独到价值,选取该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43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社区内糖尿病患者进行糖尿病综合管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该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43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共纳入220例,年龄46~78岁,平均年龄(59.2±4.7)岁,男性116例,女性104例,体重59~82 kg,平均(71.3±4.1)kg,长期饮酒及大量吸烟患者70例伴有高血压52例,高脂血症63例,肥胖患者70例,空腹血糖(8.5±0.9)mmol/L,餐后2 h血糖(15.7±1.2)mmol/L,糖化血红蛋白(7.6±0.3)%。观察组共纳入212例,年龄43~79岁,平均年龄(58.8±4.4)岁,男性114例,女性98例,体重56~81 kg,平均(71.8±4.8)kg,长期饮酒及大量吸烟患者72例,伴有高血壓53例,高脂血症64例,肥胖患者68例,空腹血糖(8.2±0.7)mmol/L,餐后2 h血糖(16.3±1.4)mmol/L,糖化血红蛋白(7.4±0.2)%。两组患者在基线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者[2],或既往糖尿病史清楚明确者;具有良好的依从性,能够配合治疗和研究方案;所有入组患者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入组时即已出现严重的靶器官损伤或者并发症者,伴有其他严重内科基础疾病如严重的心肺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等。

1.2 方法

该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设计。

对照组患者患者根据病情给予口服药物或者皮下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并根据伴随疾病情况给予控制血压、调整血脂及其他对症,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糖尿病综合管理。糖尿病综合管理措施:以社区为单位分配医护人员,医护人员负责社区内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工作;建立并完善患者个人健康档案;定期宣教,督促患者进行自我管理;量化干预:根据患者体重、血压、血糖、血脂、劳动强度,对患者饮食和运动量进行量化,规范其日常生活习惯;共同参与:由患者与医护人员共同探讨,最终采用双方认可的治疗方案。

1.3 观察指标

随访期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血糖控制(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低血糖反应和糖尿病常见并发症)。

1.4 统计方法

运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两组间计量资料的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两组间率的比较应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分别为(5.9±0.4)mmol/L、(7.6±0.6)mmol/L、(5.5±0.3)%,优于对照组的(7.2±0.4)mmol/L、(8.9±1.0)mmol/L、(6.7±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新出现并发症情况的比较

低血糖发生率7.1%(15例)vs 13.2%(29例),1年内新出现并发症5.7%(12例)vs 12.7%(2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包括眼、肾、神经、心血管等系统或器官的病变。详见表2。

3 讨论

糖尿病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是一个医疗卫生难题,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糖尿病的规范管理与防治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3]。

2018年美国内分泌医师协会、美国内分泌学会发布的《2型糖尿病综合管理策略》更加强调方案的可行性[4],即从患者角度看,方案调整应简洁可承受,包括经济、生活自理、认知能力、自控能力等多个方面,饮食与运动应具有系统性和个体化。美国糖尿病学会糖尿病指南强调加强照护机构和居家护理水平的规范势在必行[5],并强调应注意避免低血糖发生。国内许多关于糖尿病综合管理的研究证实了其有效性。潘靓[6]在研究中纳入20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后发现,综合管理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血糖水平及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有较高的应用效果。吕登智等[7]针对100例社区糖尿病患者的研究显示,饮食行为、运动行为、血糖监测及用药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并且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张静[8]的研究显示,综合干预管理应用于社区慢性糖尿病患者中,能有效高患者对药物的认知度、依从性,并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魏学娟等[9]以北京丰台地区社区糖尿病病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综合管理服务团队的建设、服务方式、签约率与血糖控制情况、规范健康管理情况、就医行为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指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在糖尿病综合管理中的作用,与为以后的临床与管理工作提供了巨大的示范效应。该次研究中,与前述研究结果相一致,糖尿病综合管理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更理想,并发症发生率降低。

综上所述,糖尿病综合管理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和延缓并发症的出现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彤铀.社区健康管理对老年糖尿病综合控制效果的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10):108-109.

[2] 李畅,史琳涛,李广琦,等.WHO与IADPSG诊断标准关于妊娠期糖尿病诊断率的比较[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4,22(5):385-388.

[3] 倪衡如,杨霞.综合管理糖尿病对改善患者糖代谢指标的效果及对减少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10):151-152.

[4] 李舍予.2018年AACE/ACE《2型糖尿病综合管理策略》更新与解读[J].中国全科医学,2018,21(18):2148-2151.

[5] 陈吉海,欧阳晓俊.老年糖尿病病人综合管理—美国糖尿病学会2018年糖尿病诊疗指南解读[J].实用老年医学,2018,32(3):298-300.

[6] 潘靓.综合护理干预在提高社区医院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中的效果探讨[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13):195-196.

[7] 吕登智,白荣莉,王玮,等.综合管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减少并发症的效果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 14(17):2578-2580.

[8] 张静.综合干预管理模式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8,29(6):446-447.

[9] 魏学娟,吴浩,于海洋,等.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在社区糖尿病综合管理中的作用探索[J].中国全科医学,2017(27):3349- 3352.

(收稿日期:2018-07-25)

猜你喜欢
糖化血糖社区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新型糖化醪过滤工艺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猪的血糖与健康
甜酒曲发酵制备花生粕糖化液的研究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在非糖尿病冠心病中的意义
米酒酿造的糖化条件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