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风险管理能有效提高糖尿病合并恶性肿瘤患者的化疗疗效探究

2018-12-21 11:19吕聪静吴英雪
糖尿病新世界 2018年16期
关键词:风险管理化疗护理

吕聪静 吴英雪

[摘要] 目的 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糖尿病合并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在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50例糖尿病合并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分组对照探究,2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25例观察组患者采取风险管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对比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风险发生率为0%,并发症发生率为8%,血糖控制良好率为96%,明显好于对照组的4%、16%、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糖尿病合并恶性肿瘤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够辅助提高化疗的治疗效果,控制患者血糖平稳,避免各种并发症的出现。

[关键词] 风险管理;护理;糖尿病合并恶性肿瘤;化疗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8)08(b)-0092-02

近些年来,糖尿病的发病人数逐年增长,因此糖尿病合并恶性肿瘤的发生率也在不断升高,恶性肿瘤患者中的8%~18%存在糖尿病。糖尿病是引发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之一,糖尿病和恶性肿瘤并发的情况下,会造成病情的加重,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目前临床上主要通過化疗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治疗,但化疗药物会损伤患者的胰腺,从而影响到胰岛素的分泌,并引发糖代谢异常,酮症酸中毒以及低血糖等急性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严重的情况下,甚至造成患者死亡[1]。为了进一步提高对患者的治疗效果,确保护理工作的顺利有序开展,2017年5月—2018年5月该院开展针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阶段护理环节的风险评估,分析护理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危险因素,并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控制、管理,获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50例糖尿病合并恶性肿瘤患者作为该次研究的对象,依据是否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25例患者,其中对照组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龄36~83岁,平均年龄(58.95±5.44)岁;糖尿病病程1~17年,平均病程(11.68±3.51)年。观察组男性12例,女性13例;年龄36~81岁,平均年龄(58.47±5.35)岁;糖尿病病程1~18年,平均病程(11.06±3.93)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分布,年龄层次以及病程长短等方面的情况较为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同意,并通过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可作为对照试验的样本对象。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方式进行护理,开展血糖控制以及化疗等方面的健康宣教,叮嘱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同时合理用药,在用药期间,对患者的各项体征变化以及临床症状表现进行观测[2]。

观察组患者采取护理风险管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

①加强面向全体护理人员的风险教育:医院应积极开展风险教育培训活动,使得护理人员掌握更多的专业护理知识,同时在学习中磨炼自身的操作技能。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提高应对风险实践的能力,使其可以在遇到护理意外事件时,可以对风险正确识别,并采取措施积极处理,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3]。

②鼓励患者参与到风险管理中:组织面向患者的健康宣教,向患者详细介绍识别DM急性并发症的有效方法,同时告知其化疗药物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使其可以了解到更多预防并发症的有效方法,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组织患者参加有关血糖控制、化疗等方面的知识讲座,从而进一步提高患者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4]。

③对高危患者实施风险管理干预:护理人员在对高危患者进行护理时,应先了解患者的年龄、葡萄糖耐量等信息,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存在肝肾转移以及肝肾功能异常的情况,在患者的化疗过程中,应密切观测其血糖水平,如果血糖异常,应立即告知医生采取相应的措施,在应用可能造成患者周围神经病变药物时,应注意观测患者的肢体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叮嘱患者不要和过热或是过冷的物品进行接触,帮助患者制定合理的运动方案,依据患者的喜好,可选择散步、太极、保健操等运动,从而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出现几率[5]。

④实施化疗以及心理风险管理:主动和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情绪变化,并对其进行一定的心理疏导,从而使其可以更好的心理状态接受化疗,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多向患者介绍治疗有效的病例,从而减轻其内心的压力。定时帮助患者测量血糖,并对血糖水平进行记录,同时分析化疗药物对患者血糖水平造成的影响[6]。

1.3 观察指标

①护理期间,分别统计两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以及低血糖、酸中毒等疾病并发症的发生率。

②以空腹血糖在3.9~6.0 mmol/L之间,餐后2 h血糖在4~7 mmol/L之间为血糖控制良好标准,分别统计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状况[7]。

③使用《护理满意程度调查问卷》统计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1.4 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所得数据选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风险事件和并发症

观察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未出现风险事件,发生率为0%,出现了1例低血糖,1例高渗性酮症酸中毒,并发症发生率为8%;对照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出现1例风险事件,发生率为4%,出现了2例低血糖,1例非酮症酸中毒,1例高渗性酮症酸中毒,并发症发生率为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血糖水平

对照组患者中,有20例患者血糖控制良好,血糖控制的良好率为80%;观察组患者中有24例患者血糖控制良好,血糖控制的良好率为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满意程度

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96%,对照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80%,观察组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要明显好于對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研究发现,血糖控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糖尿病合并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率,而且将血糖控制在理想的范围内,能够降低各种并发症发生的几率。所以,在对糖尿病合并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化疗的过程中,必须加强护理干预,降低因胰岛素分泌减少而引发的高血糖连锁反应,预防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8]。

该次研究中的护理风险管理,通过加强对护理人员的风险教育,提高风险应对能力,实现了糖尿病合并恶性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的风险有效规避[9]。该次对照试验证实,观察组护理风险发生率为0%,并发症发生率为8%,血糖控制良好率为96%,明显好于对照组的4%、16%、80%,充分说明了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针对糖尿病合并恶性肿瘤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够辅助提高化疗的治疗效果,控制患者血糖平稳,避免各种并发症的出现。

[参考文献]

[1] 郑丽君,杜海燕.糖尿病合并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围PICC置管期的护理干预[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6,16(1):149-151.

[2] 罗秀英,陈淑婧,李娟.护理风险管理在糖尿病合并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及对化疗疗效的影响[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8(3):373-376.

[3] 李萍萍.护理风险管理在糖尿病合并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3):108-109.

[4] 夏安林.恶性肿瘤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化疗期间血糖异常波动原因分析及护理[J].结直肠肛门外科,2017(s1):114-115.

[5] 叶晓群,郭丽贞,陈淑霞.恶性肿瘤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在化疗期间的综合护理探讨[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10):118-119.

[6] 吉莉莉.探讨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化疗期间血糖异常分析及护理干预[J].保健文汇,2016(7):47.

[7] 孔繁宏.两种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在2型糖尿病合并恶性肿瘤患者放化疗期的对比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23):154-155.

[8] 黄娟.综合护理应用在糖尿病恶性肿瘤化疗患者血糖控制中的影响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13):164-165.

[9] 王蕊,杜晓峰,罗宙红.紫杉醇药物化疗对合并糖尿病的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电损伤[J].实用医学杂志,2017,33(5):848-849.

(收稿日期:2018-06-13)

猜你喜欢
风险管理化疗护理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骨肉瘤的放疗和化疗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跟踪导练(二)(3)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
中医辨证结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50例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
中西医结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