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股骨头坏死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评价

2018-12-21 11:19蔡育心
糖尿病新世界 2018年16期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护理措施围手术期

蔡育心

[摘要] 目的 探讨在糖尿病患者股骨头坏死围手术期时采用护理干预方法,其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以及评价。方法 选择该院2016年8月—2018年5月处于股骨头坏死围手术期的糖尿病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奇偶数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方法,干预组给予护理干预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包括皮肤感染情况、肌肉和关节功能评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手术前、后的血糖控制水平,两组的数据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根据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可发现,干预组患者皮肤感染率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组患者在肌肉和关节功能评分上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干预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常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干预组的血糖得到了明显的控制,而常规组患者的血糖情况无法降至正常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针对股骨头坏死围手术期的糖尿病患者,给予合理的护理干预,不仅可以减少术后皮肤感染的情况,且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改善患者肌肉和关节的功能,保证术后血糖水平的稳定,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关键词] 护理干预;糖尿病;股骨头坏死;围手术期;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8)08(b)-0098-02

糖尿病患者发病主要集中在中老年人,很多糖尿病患者受长期的高血糖的作用,导致骨质疏松,引起骨量的减少,骨组织结构的破坏[1]。随着人口老龄化不断的严重,越来越多的糖尿病老年人患者,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临床上常见的糖尿病患者会出现股骨头坏死,为了避免疾病对患者机体进一步的损害,尽早进行手术治疗,来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致残率,且为了保持血糖的稳定,要保证所用的护理方法,可以保持机体血糖的恒定[2]。以往临床中针对股骨头坏死围手术期的糖尿病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方法,虽然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表现,但是其效果不理想,近年来随着护理方法的不断增进,临床上引入护理干预的方法,来提高护理的治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3]。该次实验选取2016年8月—2018年5月于该院接受治疗的处于股骨头坏死围手术期的糖尿病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奇偶数分为两组,给予不同的护理方法,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术后血糖的控制情况,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和对比,探究在糖尿病患者股骨头坏死围手术期时采用护理干预方法,其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以及评价,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收治的处于股骨头坏死围手术期的糖尿病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奇偶数分为两组,常规组50例,男性23例,女性27例,年龄60~76岁,平均年龄(68.41±2.03)岁,病程1~18年,平均病程(5.84±3.26)年,干预组,男性31例,女性19例,年龄63~81岁,平均年龄(65.41±3.06)岁,病程2~25年,平均病程(6.04±2.87)年。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基本资料进行统计,采用统计学进行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包括病情的观察、心理疏导以及住院期间应注意的事项,干预组给予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如下:①术前基本护理:对于高血压的患者,应尽量控制血压的稳定,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饮食,把血糖控制在6~9 mmol/L,对于一些焦虑、紧张的患者,给予及时的心理疏导,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增加患者的自信心。②术前准备:做好充足的准备,检查各种生命体征,评估患者的耐受能力。③术后护理:病情检测,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的关注,检查切口是否清洁、是否出现渗血,及时更换纱布,有必要时可给予抗生素的治疗,避免皮肤感染,造成严重的并发症,要保证引流管的通畅。对于卧床患者要及时进行翻身,减少皮肤受压情况,避免压疮,促进创面的愈合;术后也要保证血糖的稳定,保证血糖的正常水平,定时服用降糖药。

1.3 观察指标

①根据两组患者的皮肤感染情况进行统计,用感染人数/总人数计算感染率,对患者的肌肉和关节功能进行评分,总分10分,7~10分优秀,3~6良好,0~2分差;②统计两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计算发生率,进行对比很分析;③统计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血糖水平,将血糖水平进行对比和分析。

1.4 统计方法

该次实验所记录的数据均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表现对比

根据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可发现,干预组患者皮肤感染率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组患者在肌肉和关节功能评分上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对比

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干预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仅有8.00%,与常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

统计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可发现,干预组的血糖得到了明显的控制,而常规组患者的血糖情况无法降至正常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糖尿病患者逐年增加,许多老年糖尿病患者,病程较长,由于长期遭受高血糖的侵犯,导致机体的骨质疏松[4]。大多数临床上常见的就是股骨头坏死,针对此类患者,临床上一般给予手术进行治疗,在围手术期期间,给予患者合理的护理方法,来提高治疗的效果,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恶化病情,且通过有效的护理,可以改善患者肌肉和关节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且通过此类护理方法,在术后可以控制血糖的水平,使血糖保证在正常水平[5]。

以往临床上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从不同的方面对患者进行护理,但是术后有较多的患者会出现皮肤的感染,且关节功能恢复不能达到理想的程度,随着人们对护理要求的不断提高,临床上引入护理干预方法,在对围手术期的患者给予不同的干预,避免皮肤感染、压疮、并发症的发生[6]。

该次实验选取2016年8月—2018年5月于该院接受治疗的处于股骨头坏死的糖尿病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奇偶数分为两组,给予不同的护理方法,根据患者在术后的临床表现以及术后并发癥的发生情况,可发现,采用护理干预的干预组,无论是在皮肤感染方面,还是肌肉和关节功能评分方面均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采用护理干预的方法,能够有效的降低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且干预组的血糖得到了明显的控制,而常规组患者的血糖情况无法降至正常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处于股骨头坏死围手术期的老年糖尿病患者,给予护理干预方法,从不同的方面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可以提高治疗的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肌肉和关节的功能,且在血糖方面具有较好的控制,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马玲.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股骨头坏死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J].糖尿病新世界,2018,1(4):137-138.

[2] 罗秀琼,任云霞,杨晓娟,等.人性化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8,2(1):169-171.

[3] 程瑛,张翠云,谢湘豫,等.延续护理干预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18,8(10):1208-1212.

[4] 何婷.综合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J].养生保健指南,2018,8(19):254-256.

[5] 李玲.日常行为干预模式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心理医生,2018,3(16):216-217.

[6] 蔡晓晞,杨丰建,梁承伟.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术治疗糖尿病股骨颈骨折患者的疗效对比分析[J].创伤外科杂志,2017,8(12):915-919.

(收稿日期:2018-06-11)

猜你喜欢
股骨头坏死护理措施围手术期
超导磁共振与多层螺旋CT对诊断股骨头坏死效果比较分析
细针钻孔减压术联合活血养骨汤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疗效观察
创伤骨科下肢骨折手术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
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