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护理对脑卒中糖尿病患者康复的护理分析

2018-12-21 11:19杨小蓉洪莉莉
糖尿病新世界 2018年16期
关键词:康复护理应用价值

杨小蓉 洪莉莉

[摘要] 目的 分析和探讨神经内科护理对脑卒中糖尿病患者康复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间收治的90例脑卒中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采取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神经内科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和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护理方式后,研究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低于对照组,尿微量蛋白则高于对照组,而康复总有效率研究组患者也要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神经内科护理应用到脑卒中糖尿病患者康复护理当中,可以取得很好的康复效果,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关键词] 脑卒中糖尿病;神经内科护理;康复护理;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 R473.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8)08(b)-0100-02

脑卒中糖尿病作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项疾病,不仅会对患者健康造成影响,还会降低患者生活质量。若是脑卒中糖尿病患者的预后情况较差,还会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因此,需要重视脑卒中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快速恢复[1]。在该次研究中,对该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间收治的90例脑卒中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探寻神经内科护理在其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该院收治的90例脑卒中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患者所采取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划分为观察组(神经内科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45例。观察组中患者男女比例为25:20,年龄介于43~78岁之间,平均年龄(56.7±3.3)岁,患者糖尿病病程为1~12年,平均病程(7.6±2.6)年。对照组中患者男女比例为28:17,年龄介于45~80岁之间,平均年龄(58.9±3.7)岁,患者糖尿病病程为1~15年,平均病程(8.2±3.5)年。脑卒中类型:脑出血和脑梗死,分布比例为55:35。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所涉及到的内容主要包含了常规血糖监测、定期对患者进行翻身和观察患者尿管情况等[2]。对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开展神经内科护理,所涉及到的内容包含了基础护理、心理护理、肢体康复护理和语言功能康复护理。

1.3 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护理方式以后血糖控制效果和临床康复效果,其中临床康复效果主要运用显效、有效和无效3个指标进行评价:①显效:患者神经功能得到明显改善,也基本恢复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②有效:患者神经功能在实施护理以后得到较为明显的改善,在患者语言能力、肢体能力方面尚未恢复到发病之前;③无效:经过护理后患者临床症状没有发生任何改变[3]。

1.4 统计方法

该文研究中出现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均运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统计、分析和处理,针对计量资料用(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则用百分比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后血糖指标对比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采用神经内科护理和常规护理以后,对两组患者血糖指标进行观察,观察组患者无论是空腹血糖,还是餐后2 h血糖均要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尿微量蛋白,观察组患者指标明显要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护理康复效果对比

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护理以后,观察组患者整体康复效果要高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康复总有效率为93.3%(42/45),对照组患者康复总有效率为71.1%(32/45),对两组患者所存差异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脑卒中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脑中风,也是现代较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导致脑卒中发生的原因有很多,并且这一疾病的发生致残率和死亡率也比较高,一旦患者发病,也将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对患者生活质量也将造成重大影響。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糖尿病,其中又特别是2型糖尿病发生脑卒中的概率要高于非糖尿病患者,并且发病中有超过80%为缺血性脑卒中,其中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大约有40%的患者伴有高血糖情况,也有超过10%的患者在发病之前就已经确诊为糖尿病[4]。由此可见,糖尿病与脑卒中发生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并且往往脑卒中患者也有合并糖代谢紊乱情况,这也是糖尿病患者多容易出现缺血性脑卒中和脑梗死的主要原因。

在对脑卒中糖尿病患者采取康复护理上,临床上多采用常规性护理,即对患者血糖、血压等身体指标进行监测、定期对患者进行翻身和观察患者尿管情况等,然而采取该种护理方式,所取得的康复护理效果不够理想[5]。为进一步提高临床护理效果,促进患者快速康复,还需要在此基础上对患者采取神经内科护理,所涉及到的护理内容主要包含了:①基础护理:护理人员要定期对患者进行翻身,并在这过程中观察患者的皮肤是否受压,也要预防患者久卧出现压疮情况。与此同时,也要及时对患者呼吸道存在的异物进行清除,以确保患者呼吸保持通畅。除此之外,护理人员也要密切关注患者导尿管情况,有效避免静脉血栓情况发生,然后根据患者实际身体情况,在饮食方面进行科学指导,建议患者尽量食用易消化的食物。②心理护理:患者在患有该项疾病时,也会出现害怕、紧张等心理,也担心自己以后无法恢复到发病前状态,进而出现焦虑情绪,这时候就需要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疾病、心理情况,多多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并仔细向患者阐述和解释该项疾病治疗过程和预后重要性,在有效缓解心理压力的基础上,也增强患者恢复信心,提高患者依从性。③肢体康复护理:督促患者近早开展肢体训练,然而在开展的过程中,依然要结合患者自身恢复的实际情况,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添加训练强度,以促进患者身体各项机能能够快速得到恢复。④语言功能恢复:对患者语言功能进行恢复,护理人员可以从患者个人喜好角度出发,通过读报、观看电视等方式,引导患者对所讲授的内容进行复述,然后再逐渐转变为发音训练,直到患者可以进行简单交流为止,再适当增加词汇量[6]。

在该次研究中,对观察组和对照组采取不同护理方式后,对两组患者护理后血糖指标、康复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也显示:观察组患者在采取神经内科护理以后,其无论是空腹血糖,还是餐后2 h血糖都要明显低于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尿微量蛋白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在实施护理后,患者尿微量蛋白指标要高于对照组患者,对所存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后的康复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组患者的康复有效率为93.3%(42/45),对照组患者康复总有效率为71.1%(32/4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针对脑卒中糖尿病患者进行康复护理,为提高康复效果,就需要结合脑卒中糖尿病临床疾病特点,在对患者采取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患者具有针对性的神经内科护理,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况,还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糖、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可以在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 仲梅,赵艳,仲娜.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康复护理程序[J].中国康复,2004(3):185-186.

[2] 刘杨.缺血性脑卒中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干预及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12):88-89.

[3] 李小芳.神经内科护理对脑卒中糖尿病患者康复的护理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18):162-163.

[4] 王菊.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实施康复护理的效果[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6):145-146.

[5] 迟桂花,孙洁,郝伟英.神经内科护理对脑卒中糖尿病患者康复的护理配合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5):119-120.

[6] 荆慧敏.糖尿病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康复护理[C]//中华护理学会.中华护理学会全国首届糖尿病护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北京:中华护理学会,2003:2.

(收稿日期:2018-05-13)

猜你喜欢
康复护理应用价值
康复护理对解锁精神病患者康复效果的观察
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盆底肌锻炼对产后尿潴留康复护理效果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