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合并糖尿病患者血透日降糖药物的护理管理

2018-12-21 11:19曹海红陈倩
糖尿病新世界 2018年16期
关键词:护理管理尿毒症糖尿病

曹海红 陈倩

[摘要] 目的 探讨尿毒症合并糖尿病患者血透日降糖药物的护理管理方法与效果。方法 抽取该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尿毒症合并糖尿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试试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透日降糖药物护理管理,加强血液透析护理与降糖药物护理及血透日应用降糖药物的方案等,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与低血糖发生率情况及空腹血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率高达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为10.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毒症合并糖尿病患者加强血透日降糖药物的护理管理,血透日合理应用降糖方案,可以更好地提高症状改善率,可更好地控制血糖指标,减少低血糖发生,值得借鉴。

[关键词] 尿毒症;糖尿病;血透日;降糖药物;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8)08(b)-0102-02

尿毒症属于肾脏疾病晚期比较常见的类型,尿毒症患者多需要血液透析治疗,才能延长他们的生存时间[1]。糖尿病作为常见慢性疾病,极易并发糖尿病肾病,而糖尿病肾病发生尿毒症的几率极高,反之尿毒症患者也容易合并糖尿病[2]。尿毒症合并糖尿病患者除了要积极降糖与血液透析治疗,还要充分做好临床护理干预,才能尽量改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3]。此外,对于血透日是否应用降糖药物及如何实施降糖方案对于降低血糖是否有益一直无确切定论,为此该院展开了相关探索。为了探讨尿毒症合并糖尿病患者血透日降糖药物的护理管理方法与效果,该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间将收治的60例尿毒症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了如下分组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该院收治的尿毒症合并糖尿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确诊满足糖尿病、尿毒症诊断标准[4-5],愿意配合研究,均接受血液透析治疗,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男性18例、女12例;年龄39~74岁;透析时间6~89个月。对照组:男性17例、女13例;年龄37~76岁;透析时间8~87个月。在性别、年龄及透析时间上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护理干预,包括饮食指导、健康教育、心理疏导及环境干预等,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重视血透日降糖药物的护理管理,具体从血液透析护理与降糖药物护理两个方面着手:①血液透析护理管理:透析前,协助患者做好心理准备,初次接受血液透析者应适当解释,减少恐惧,提高安全感。以柔和的语言与和蔼态度积极主动与患者沟通,使患者感受到别人的尊重与理解,从而缓解负面情绪。长期透析患者,主动和患者及其家属沟通交流,告知按照医嘱透析的必要性,深入了解透析,获取患者的信任与配合。积极测定血压与脉搏,以及体温与呼吸等,合理用药。透析期间,建立血液透析血管通路,适当固定,做好机器控制系统的调节,透析开始后控制血流速度,从50 mL/min逐渐增大,大约15 min后达到200 mL/min。血流稳定后,设置好报警阈值。此外,定期测定生命体征变化,发现异常及时上报与处理,避免并发症发生。透析后留取血标本进行生化检验,了解透析效果,拔出导管,动脉压迫时间尽量长一些,约为15~20 min。力量控制在针尖所指方向,确保压迫点准确。对患者情况加强观察,密切观察脉搏、血压及呼吸等。②降糖药物护理:磺脲类降糖药物应在饭前0.5 h服用,以胃肠道反应与肝脏损伤为主要并发症,剂量过大、活动量大、进食少及老年患者等容易出现低血糖,而过敏反应较少。双胍类降糖药物在进餐或餐后口服,其中苯乙双胍有较大的胃肠道反应,容易诱发酮尿高乳酸血症,在肝肾功能不良、心肺功能不全及低氧血症等患者中禁用。双胍类药物用药期间严密监测尿酮体与肝功能,比如二甲双胍有轻微胃肠道反应,部分会有肝功能损傷与腹泻等,停药后基本会恢复,做好解释即可。阿卡波糖需和第一口饭嚼服,以腹胀、腹泻、腹痛或便秘为主要不良反应,对于胃肠炎、溃疡病等情况应禁用。胰岛素作为常见降糖药物,应用广泛,但其不良反应较多,包括低血糖、过敏、注射部位脂肪萎缩等,为此应做好护理干预,避免并发症发生。胰岛素需要注意的事项有:(1)胰岛素剂型不一,应注意注射剂量,避免剂量不准所致不良反应;(2)中长效胰岛素和进餐之间可以不太严格,但速效制剂需在进餐前30 min应用;(3)注射部位应选择合适,常用的部位有臀大肌、腹部及股外侧,应轮流注射;(4)注意胰岛素的保存,一般放于5℃冰箱中保存,长效保存时间可达到3年,但普通只能留存3个月;(5)血透日降糖药物应用策略:按照胰岛素规范方案执行,可分为3类:①餐前注射短效或超短效胰岛素,血液透析前一餐停用;②餐前注射短效或超短效+睡前中效或长效胰岛素,血液透析前一餐停用;③早晚餐前注射混合胰岛素,早餐前剂量降低1/3。有关研究中显示血透第2~3小时属于低血糖高发期,为此可将血透时低血糖防治干预设定在血透2 h。透析期间叮嘱患者适当进食,根据患者情况要求能进食者先进食,无法进食则静注50%葡萄糖注射液,根据血糖值确定剂量。血透期间若有低血糖,及时测定血糖,静注40~60 mL的50%葡萄糖,并告知医师。15 min后再测血糖,对病情密切观察。

1.3 观察指标

评价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记录低血糖发生情况,测定空腹血糖指标,实施统计学分析。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数据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观察组患者症状完全改善15例、部分改善14例、无效1例,症状改善率为96.67%,对照组患者症狀完全改善10例、部分改善11例、无效9例,症状改善率为70.00%,观察组患者症状改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2 对两组患者低血糖发生情况对比分析

观察组患者发生3例低血糖,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则发生11例低血糖,发生率为36.67%,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2.3 对两组患者空腹血糖指标比较分析

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为(6.85±0.85)mmol/L,对照组则为(7.66±1.04)mmol/L,观察组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糖尿病肾病属于慢性肾衰竭最为主要的原因之一,而尿毒症属于晚期最为主要的表现,需采取血液透析治疗才能取得一定的效果,成为尿毒症不可替代的治疗方案。近几年,我国血液净化技术发展迅速,血液透析也得到广泛应用,糖尿病尿毒症患者透析后生存期得到明显延长,但血液透析期间降糖治疗依旧十分关键,只有很好地控制血糖,以及血压,才能取得更好的血液透析效果[6]。这就对血透日降糖药物的护理管理提出了挑战,要求临床护理人员必须探寻有效的护理方案。

在该次研究中针对收治的60例尿毒症合并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而观察组则加用血透日降糖药物护理管理,加强血液透析护理与降糖药物护理干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率高达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为10.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6.67%(P<0.05);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重视血透日的降糖药物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指标,并且积极做好各类降糖药物并发症的预防与干预,提高降糖效果,糖尿病尿毒症患者只有科学控制血糖指标,才能促进血液透析治疗,从而改善生存质量与预后。

综上所述,尿毒症合并糖尿病患者加强血透日降糖药物的护理管理,可以更好地提高症状改善率,血透日合理应用降糖方案,可更好地控制血糖指标,减少低血糖发生,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 梁虹,高海娥,李飞,等.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尿路感染危险因素分析与预防[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5):1056-1058.

[2] 孟松.糖尿病尿毒症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护理干预效果[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20):197-198.

[3] 刘美娟.浅谈老年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的护理干预[J].饮食保健,2017,4(13):124.

[4] 缪阿凤.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2(56):239-240.

[5] 宗义荣.血液透析联合灌注治疗糖尿病合并尿毒症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J].饮食保健,2018,5(6):138.

[6] 孙丽丽.血液透析联合灌注治疗糖尿病合并尿毒症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5,25(15):157-158,164.

(收稿日期:2018-05-15)

猜你喜欢
护理管理尿毒症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人物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管理的方法及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尿毒症早期肾性贫血20例疗效观察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尿毒症自主神经病变的影响
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前后血清蛋白电泳图谱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