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内护理对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防治

2018-12-21 11:19陈雅玲潘丽娟
糖尿病新世界 2018年16期
关键词:切口感染糖尿病

陈雅玲 潘丽娟

[摘要] 目的 探析手术室内护理对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防治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于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140例合并糖尿病患者,将其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7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70例患者采用手术室内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切口感染、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切口感染发生率2.9%(2/70)低于对照组21.4%(15/70),同时,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3%(3/70)低于对照组25.7%(18/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手术室内护理干预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可减少切口感染情况的发生,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一步保证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 常规护理模式;手术室内护理干预;糖尿病;切口感染

[中图分类号] R47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8)08(b)-0125-02

糖尿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内分泌疾病,是由于人体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功能失常引起血糖过高的,且其是一种慢性病,具有很强的代谢性。合并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水平较高,在术后愈合的过程中极易出现感染情况,还很容易出现并发症[1]。因此,手术治疗方式增加了患者的心里負担,也加重的患者的生理痛苦。所以,对于如何通过有效的措施来降低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情况成为了焦点问题。该研究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140例患者通过探讨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理方法取得了显著的结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140例合并糖尿病患者,将其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70例,男性33例,女性37例,年龄25~72岁,平均年龄(42.8±6.4),其中结肠炎12例,阑尾炎33例,胰腺炎20例,肝癌5例。观察组70例,男性31例,女性39例,年龄24~74岁,平均年龄(43.2±6.1),其中结肠炎10例,阑尾炎31例,胰腺炎23例,肝癌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组间对比。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手术室内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①术前评估术前,护理人员为患者进行详尽的身体状况检查,查看检查结果是否处在正常范围,并对常见的感染部位进行感染状况评估。除此之外,对患者进行认真的检查,查看医嘱手术患者在2周内是否服用过抗生素类药物,并查看患者皮肤情况,希望以此来减少手术风险发生的几率,保证手术安全。

②室内准备工作为了保证手术操作在无菌的条件下进行,需对手术室内的环境和手术器材进行严格消毒,然后保证手术操作流程规范。与此同时,将各类的手术器械进行严格的管理,为避免发生交叉感染,最好将其分开摆放。手术室中的手术台以及器械台都需要保持干燥、干净、整洁,若出现怀疑,受到污染或潮湿,应及时更换。当患者的手术时间较长,对使用次数较少的器械可以使用敷料将其盖住,避免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被灰尘污染。若是肠道或是空腔脏器的手术在切断肠管或空腔脏器时,应用碘伏小纱布消毒断端,并用无菌纱布保护其它脏器不被污染,并更换使用过的器械,这样可促进吻合口愈合,减少感染机率,另外,手术相关的器械应进行严格的消毒,确保无菌,且加强手术间内的平面擦拭消毒管理,接台手术保证手术间的空气层流净化时间要足够,以此抑制手术室内细菌的繁殖。

③术中护理干预。手术开始铺置无菌巾后,应立即将无菌薄膜覆盖在患者手术的部位,避免手术切口感染细菌。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如瞳孔意识、面部表情等。若出现异常及时告知手术医生。当手术时间超过4 h时,医生手术的手套应及时更换。另外,面对特殊的患者需实施特殊感染护理。而高血糖患者,需要遵医嘱且在医生指导下胰岛素注射治疗[2]。

④严格控制手术室人数为减少细菌对患者伤口的感染,应确保手术室内的空气质量符合标准,且室内物品摆放整齐,环境干净、整洁。对手术室人数进行严格的控制,尽量避免室内人员走动,减少因流动过大增加患者感染的几率。参与手术的相关护理人员在术中禁止走出手术室,且所有参加手术工作的人员应保持手术室无噪音。

⑤加强护患沟通在开始手术之前,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给予健康教育,包括:术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该次手术的目的等,使患者了解这些方面,才能更好的配合手术。除此,详细检查室内手术相关物品、器械和设备,保证其正常使用,并对整个护理流程以及相关的护理工作进行全面的了解,才可有效的减少手术时间,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切口感染情况对比

观察组的切口感染发生率为2.9%(2/70),对照组的切口感染发生率为21.4%(15/7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3%,对照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5.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持续升高为主要特征的常见代谢类疾病[3]。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以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我国的糖尿病患者出现明显的递增趋势[4]。对于需要手术治疗的合并糖尿病患者,其血糖含量极有可能会因手术切口而出现改变,且不断升高,很容易诱发感染,严重时会使术后切口感染,不但会影响手术的效果,也会增加患者的心理压力和生理伤害。研究表明,在避免术后感染以及降低并发症等方面,较好的护理方式具有积极的作用[5]。所以,对此类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模式意义重大。

手术室内护理干预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其以“以患者为中心”为护理理念,较常规护理模式相比,具有很多的优点,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规范手术操作的相关流程,保证手术的有效性和科学性[6]。②加强相关护理人员以及手术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和工作技能,确保手术内环境卫生达到手术标准。③做好术前准备、了解护理的相关流程,起到降低手术风险和缩短手术时间的目的。该次研究结果中,观察组的切口感染、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9%、4.3%,对照组各为21.4%、2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说明合并糖尿病手术患者实施手术室内护理干预可降低切口感染率和并发症率,有利于患者康复,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综上所述,在预防术后切口感染中,手术室内会干预在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宋军君.手术室护理在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切口感染预防中的临床应用[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16):123-124.

[2] 王晓桐,李思霖,刘炜,等.预防糖尿病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手术室护理策略[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1):160-161.

[3] 孙美花.探讨手术室内护理对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切口感染预防的效果观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22):112-113.

[4] 涂国霞,郑凤环,吴艳媛,等.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与手术室护理干预对策[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4(4):410-411.

[5] 赵加凤.探讨手术室护理在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切口感染预防中的应用[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9):113-114.

[6] 吴美华,郑晓彬,张传玲,等.手术室内护理对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防治[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1):138-139.

(收稿日期:2018-06-10)

猜你喜欢
切口感染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腹腔镜辅助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安全性及近期临床效果
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与手术室护理干预对策
胃肠外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因素分析及治疗
术后切口感染手术室相关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