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昏迷急诊救治与护理措施分析

2018-12-21 11:19梁虹
糖尿病新世界 2018年16期
关键词:护理措施老年患者

梁虹

[摘要] 目的 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昏迷的原因,探讨有效的急救方法与护理措施。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在该院急诊救治的78例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分析入院患者低血糖昏迷发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有效的急救护理对策及预防性护理措施。结果 所有患者经过积极抢救和综合治疗后,均在1周内好转出院,均未发生任何后遗症以及死亡情况。结论 针对老年患者发生低血糖昏迷原因給予急诊救治措施和针对性护理措施,可有效避免低血糖的发生,提升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老年患者;低血糖昏迷;急诊救治;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 R58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8)08(b)-0141-02

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糖尿病发病率出现逐年上升趋势,其中6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称为老年糖尿病,由于其机体功能衰退,合并基础病较多,在治疗糖尿病过程中由于用药依从性差容易发生出现低血糖反应。大脑主要能量来源于血糖,出现低血糖若不及时救治,脑细胞可能发生不可逆损害,甚至危及患者生命[1],因此寻找正确的急诊救治方法与护理措施十分必要,笔者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该院救治的78例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在该院急诊救治的78例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其中男46例,女32例;年龄在65~81岁之间,平均为(70.56±4.01)岁;糖尿病病程在4~12年不等,平均为(8.04±2.49)年;治疗方法:胰岛素治疗36例,口服降糖药23例,胰岛素联合口服药物19例。

1.2 方法

在医院接到120 急救电话之后迅速出动急救车接诊患者,通过绿色急诊通道完成各项入院手续。患者在入院后立即使用电子血糖仪监测其血糖,开通静脉通道,当血糖低于2.8 mmol/L时,静脉注射50%葡萄糖40~60 mL,也可以同时使用10%葡萄糖静滴,同时实施常规吸氧:提供低流量氧气的吸入,使患者提高肺泡内的氧分压,改善缺氧状态,促进代谢,维持正常机体生命特征。调整患者体位,保持呼吸道通畅,发生低血糖昏迷的患者需要平卧,既可以保持呼吸顺畅,也能维持足够的心、脑血流量,将患者的头偏向一侧,对呼吸道内分泌物进行清理,当有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者人工辅助呼吸[2],等待患者恢复意识,提供糖尿病饮食。待患者病情稳定后给予常规护理措施:(1)安全防护护理:加强防护患者由于烦躁或抽搐而引发的意外伤害。(2)病情观察:针对病因是口服降糖药引发昏迷的患者,血液中药物浓度较高,且仍旧发挥作用,很容易导致患者再次昏迷,因此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并做好观察和记录[3]。(3)心理护理,患者对血糖的控制会引发其焦虑烦躁心理,此时患者需要关心安慰和鼓励,要树立其信心,进而控制血糖。(4)健康宣教:①医务人员有责任也有义务去反复向被成功救治的低血糖昏迷患者和众多老年糖尿病患者和陪护人员讲明胰岛素和其他降糖药的使用方法,而且需要叮嘱患者随身携带糖类食品避免发生低血糖昏迷。②叮嘱患者定期检测血糖和自我检测。为患者做饮食宣教,合理的控制摄入总热能,即摄入的热能达到或维持理想体重为最佳。膳食平衡,食物要选择多样化营养合理的,对脂肪的摄入量严加控制,适度的选择优质蛋白质的摄入量,无机盐、维生素和膳食纤维也要充足合理,一日三餐。③运动适量,最好是进行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且每周不少于3次,尽量在用餐1~1.5 h后,若患者有急性并发症或严重心、肾、眼部等并发症,则不宜运动,且需要对血糖、血压和心率加强。④按时吃药,注射胰岛素的剂量一定要准确,可以选择使用胰岛素笔,先准备好食物再使用,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需要适当放宽降糖药物,空腹一般血糖<7.8 mmol/L,用餐后<11.1 mmol/L,晚餐的血糖不要控制过低,因为老年患者经常在夜间发生低血糖。

2 结果

该次研究中共计有13例患者为剧烈运动之后发生昏迷,6例因空腹饮酒出现昏迷,21例患者在就食较少的情况下正常服药导致昏迷,8例患者为自身生理因素导致昏迷,30例因药物使用不当引起,其中13例患者在服用优降糖后发生昏迷,17例患者服用甲苯磺丁脲(D860)时加服其他降糖药导致昏迷。全体患者经过积极抢救和综合治疗后,均在1周内好转出院,均未发生任何后遗症以及死亡情况。

3 发生低血糖昏迷的原因

该次研究中对全体接受急诊救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昏迷的原因进行分析,发现集中于以下3个因素:①生理因素[4]:老年患者通常会存在器官的老化和退行性改变,往往还伴有一定程度的心脏、肝脏等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的话肾血流量会减少;肾功能不全则会降低肾小球滤过率,都会使降糖药积蓄在体内。肝脏是糖原贮存和异生的器官,维持血糖正常水平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肝功能正常。心、肝、肾功能不全,易引发低血糖。由于调节激素的功能退化,低血糖发生时,无法及时分泌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皮质醇和生长激素等升高血糖的激素。所以,老年人低血糖发生时很少出现肾上腺素的释放,通常会出现意识障碍即无任何前驱症状,首先就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头昏、定向力障碍、抽搐至昏迷。②药物因素[5]:老年DM患者发生低血糖昏迷的主要原因就是用药不当。磺脲类降糖药物中,第一代优降糖作用最显著,在正常人合DM患者身上都有降糖的效果,且吸收快、时间长。该组中有7例服用优降糖而出现低血糖昏迷,应提醒老年人避免使用此药。研究中有患者服用D860时加服其他降糖药,D860属磺脲类降糖药,它的作用机理和效果和优降糖相似,并且可以使胰高血糖素的释放减少,如再加服其他降糖药,则产生的药物相互作用会增强降糖作用,出现低血糖现象时又抑制着胰高血糖素的释放从而导致更严重的低血糖情况,进而发生昏迷现象。③饮食运动因素[6]:过分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导致长期摄入不足,也是常见的引发老年DM患者低血糖反应的原因。因为对此疾病的认识不够详尽全面,一般在进食很少甚至不进食的情况下也会按时服药,该组中的5例患者就是在进食减少的情况下按平时剂量服药;5例患者服用D860时加服其他降糖药,过度控制饮食,导致了低血糖昏迷。该组剧烈运动占2例,应指导其进行安全且有效的运动量。

4 预防性护理措施

糖尿病属于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服药,老年患者由于生理功能下降,长期服药后部分药物不能正常代谢排出,而在体内蓄积导致血糖降低。频繁出现低血糖反应会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更是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严重打击。因此需要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给予预防性护理措施,具体如下:①遵医嘱监测血糖,了解低血糖反应的症状,一旦出现心悸、乏力、出汗等低血糖反应立即复查血糖。随身携带糖块或巧克力,及时补充能量。随身携带疾病信息卡,记录患者姓名、年龄、糖尿病史、服用药物、家属联系方式等,以便及时救治。②饮食护理:少食多餐,戒烟戒酒,不可随意服用成分不明确的保健品,应咨询医生得到同意后才可服用。延迟进食时需推迟服药或胰岛素注射时间。保证营养均衡的前提下避免摄入不足引起低血糖反应。③运动指导: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制定运动计划,以有氧运动或慢运动为主,避免剧烈运动,避免在空腹时运动。④用药指导:科学合理使用降糖药物,遵医嘱调整药物用量,不可随意增减药物。⑤健康宣教:患者应了解糖尿病相关知识及可能引起低血糖反应的各种因素,提高识别低血糖反应的能力,出现低血糖反应学会自救方法。

5 小结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提高和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老年糖尿病将成为21世纪的重要健康问题。特别是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危害十分严重,对合并有严重心脏血管病变的患者来说,糖尿病甚至是致命的。临床护理中,要专门针对老年糖尿病发生的环节,加强健康教育,督促改变行为,尽量去避免低血糖的发生,提升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刘建,姚贵军.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临床分析与防治策略[J].中国实用医药,2010,5(11):140-141.

[2] 张卫娟,王啸澜.中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知识认知水平及昏迷的相关因素[J].中国医师杂志,2016,18(6):922-924.

[3] 徐凌,陈婕.护理干预对降低老年糖尿病患者强化治疗期间低血糖发生率的效果评价[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 21(6):42-44.

[4] 杨艳,赵琨,吕娅,等.多学科协作模式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6,29(12):1318-1320.

[5] 杨琳,方玲,高瑞华,等.动态血糖监测观察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6, 24(11):986-989.

[6] 周霞.優化胰岛素注射降糖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低血糖发生率及自我保健能力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4):556-558.

(收稿日期:2018-05-19)

猜你喜欢
护理措施老年患者
急性左心衰的急诊护理措施
腹腔镜治疗老年胃十二指肠穿孔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