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自我管理护理措施在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中的应用

2018-12-21 11:19严韩
糖尿病新世界 2018年16期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应用效果

严韩

[摘要] 目的 增强自我管理护理措施在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74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时间为2017年3—10月,并分别采用常规护理与增强自我管理护理进行干预,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各项血糖指标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8.11%)低于对照组(29.73%),(P<0.05)。结论 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采取增强自我管理护理措施进行干预,不仅能改善患者血糖水平,还能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

[关键词] 增强自我管理护理;妊娠期糖尿病;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3.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8)08(b)-0145-02

糖尿病属于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在各个国家均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对全人类的健康与安全产生重要的影响。妊娠期糖尿病主要指的是患者在妊娠期间出现血糖升高,继而应发糖尿病的现象,当前,该疾病在我国临床发病率达到3%左右,且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临床显示,妊娠期糖尿病容易引发不良妊娠结局,如感染、巨大儿以及新生儿窒息等,从而给家庭、社会带来巨大的压力与负担[1]。为保障母婴的健康与安全,临床开始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但由于该疾病对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要求相对较高,临床应当引导患者掌握与糖尿病相关的知识与技能,让其能主动加强自我管理,从而不断提高护理效果。为明确自我管理护理的质量与效果,该文选取2017年3月—2017年10月74例患者就增强自我管理护理措施在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该院选择74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该研究已经获得伦理委员会许可。其中,对照组年龄为23~41岁,平均年龄(28.16±1.47)岁,孕周为22~32周,平均孕周(26.48±1.62)周,初产妇与经产妇分别为22例、15例;观察组年龄为22~43岁,平均年龄(27.44±1.52)岁,孕周为23~32周,平均孕周(27.03±1.22)周,初产妇与经产妇分别为20例、17例。两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先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加强其对妊娠期糖尿病的了解与认识,从而让患者能主动调整饮食,少吃高糖分食物,多进行运动锻炼,但并未对患者饮食与运动进行具体的指导与干预。同时,定期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在必要的情况下可给予其注射适量的胰岛素,避免出现血糖过高情况。

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自我管理护理,具体如下:①饮食管理:护理人员在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之前,先具体了解其当前血糖水平、胎儿发育情况。随后,护理人员告知患者饮食干预的必要性与重要性,让其意识到只有合理调整饮食才能最大限度降低该疾病对胎儿发育影响,以此引起其重视。与此同时,护理人员依照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配餐食谱,并让家属根据配餐食谱来安排每餐的饮食。在此期间,护理人员还可以不定期进行检查,充分了解患者自我饮管理食情况。

②技能教育:医院每周开设一次专科门诊,主要用于评估患者的血糖控制、饮食控制、运动控制以及胎儿生长发育情况。在这个过程中,护理人员还可以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血糖仪来监测血糖,并对其血糖仪操作水平、血糖监测能力进行评估,从而让患者能逐步熟练掌握血糖监测方法。此外,护理人员通过现场指导、模拟的方式让患者充分了解出现低血糖或高血糖时的处理办法,并让其意识到规律运动的重要性,从而使得患者能每日定时进行孕期运动,一般而言,患者可于每日餐后1 h进行适当运动,如散步、爬楼等,时长约为30 min。

③积极随访:医院帮助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建立档案以后,可定期上门或电话进行随访,了解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并及时帮助其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以此提高自我管理护理的质量与效果,并促进患者病情的改善。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的餐后2 h血糖(2 hPG)、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以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并做好记录。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中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处理,患者年龄、孕周程、各项血糖指标等计量资料应以(x±s)表示,并采用t对其进行比较,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等计数资料用[n(%)]则采用χ2值进行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糖水平比较分析

采取措施干预后,同组各项血糖指标均有明显改善;观察组各项血糖指标(2 hPG、FPG、HbA1c)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不良妊娠结局比较分析

观察组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8.11%)低于对照组(29.73%),(P<0.05),见表2。

3 讨论

妊娠期糖尿病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正常生理功能,还会影响妊娠结局,并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对母婴的健康与安全有着极为严重的影响,临床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患者血糖进行控制,以保障母婴的安全。在以往的妊娠期糖尿病研究分析中,大多数学者认为患者在分娩结束以后,血糖水平自然会有所下降,疾病也会逐步消失,致使临床忽略了对患者的教育与指导,然而,近十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了妊娠期糖尿病的危害,临床在对产妇进行产科护理时,也开始重视妊娠期糖尿病的护理[2-3]。现今,糖尿病宣教与护理主要由医疗机构负责,但由于患者人数较多,加之医院人力、物力方面相对有限,难以为每一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提供周全的护理服务,从而降低了干预的效果。有专家认为,想要降低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减轻该疾病对母婴的影响,不仅要依靠医院的诊治,还应当依靠患者自身的管理。国际糖尿病联认为,我们应当对每位糖尿病患者进行指导与教育,让他们都能成为自我保健的医师”[4]。由此可见,加强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该文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采取增强自我管理护理措施进行干预,且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效果。具体而言,自我管理护理主要包括饮食、运动与血糖监测3个方面,其中,由于大多数患者怀孕之后开始增加营养摄入,导致出现身体肥胖、血糖升高,而科学合理的饮食与适当的功能锻炼有助于降低糖分的摄入量,从而使得血液中的糖份含量得以下降,因此,护理人员通过对患者的饮食与运动进行指导来提高患者自我管理的质量,从而提高了血糖控制的效果[5]。与此同时,护理人员还应主动对患者进行指导,帮助其尽快掌握血糖监测的具体方法,从而让患者能自主使用血糖仪对血糖进行监测,全面了解血糖变化情况,从而提高護理的效果。该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各项血糖指标(2 hPG、FPG、HbA1c)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8.11%)低于对照组(29.73%)(P<0.05)。

综上所述,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采取增强自我管理护理措施进行干预,不仅能改善患者血糖水平,还能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从而改善母婴结局。

[参考文献]

[1] 王培红,罗健,程湘玮,等.系统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疾病知识及妊娠结局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7,32(16):24-26.

[2] 刘芬,陈秋花,胡建梅.优质护理模式在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妊娠期高血压产妇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29):175-178.

[3] 张雪梅.优质护理措施对预防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并发症的效果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18):182-183.

[4] 邢冬婕,刘威,郭淑惠,等.慢性病自我管理健康教育项目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5):929-931.

[5] 白爱萍.探究丈夫参与孕妇自我管理教育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和自护能力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6,29(27):139-140.

(收稿日期:2018-05-17)

猜你喜欢
妊娠期糖尿病应用效果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后新生儿血糖水平影响
手术中个性化心理护理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
健脾扶正汤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应用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
炎症指标在高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检测中的临床意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