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在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018-12-22 10:58王沐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32期

王沐

[摘要]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在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RICU)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2月入住RICU的60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实施常规护理+综合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护理总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在RICU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高于常规护理干预模式,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护理总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 R714.2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8)11(b)-0162-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mode in nursing care of patients in Department of respiration intensive care unit (RICU). Methods Sixty patients with severe respiratory diseases admitted to RICU in our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6 to February 2017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subject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with 3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and comprehensive nursing,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mode in RICU patients nursing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ventional nursing intervention mode, which improves the treatment effect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Key words]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mode; Respiratory intensive care unit (RICU);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clinical treatment; Total satisfaction of nursing care

呼吸系統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3]。呼吸系统疾病的病情常反复发作,病程较长,易使患者产生负面情绪和消极的心态。尤其是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发病急、病情重,如果不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极易引起病情恶化,甚至因呼吸衰竭而死亡[4]。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RICU)是利用各种现代化设备及先进治疗手段对危重患者进行密切观察,并采用特殊的生命支持方式来提高患者存活机会的一种治疗、护理病区,管理方式具有封闭性。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处于危重状态,身心受到严重影响[5],因此,在治疗护理过程中面临一定挑战,良好的护理方式对其治疗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综合护理是一个提供全人、全系统照顾为主的框架模式,以关系为基础,以人为中心,并且致力于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护理成本[6]。本研究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在RICU中危重患者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12月~2017年2月入住RICU的60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中,男23例,女7例;平均年龄(63.05±3.11)岁;平均体重(68.90±15.26)kg;平均病程(2.62±1.05)年;13例支气管哮喘,1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例肺癌。观察组中,男21例,女9例;平均年龄(63.02±3.12)岁,平均体重(68.87±15.22)kg,平均病程(2.59±1.08)年;12例支气管哮喘,1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例肺癌。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

1.2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即营造干净、舒适的病房环境,及时记录患者各项指标的检测结果,定时输液并督促服药。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综合护理,具体过程如下。①环境护理:严格落实消毒隔离、手卫生、无菌操作等环节,保持病房内环境清洁,定期通风,及时调整室内温湿度。给予患者舒适体位,床单、被套等及时消毒更换,保持衣着宽松舒适。减少人员走动,尽可能集中完成护理操作(如翻身叩背、吸痰、血气分析、换药等),降低各类仪器报警音,减少环境对患者的刺激,保持患者在RICU环境中的舒适度,保证患者充足的休息时间。②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RICU患者往往病情快速发展,在短时间内对患者生命造成极大威胁,因此,需要对患者的意识、痰液量、心率、脉搏、呼吸频率深度、外周血氧饱和度、中心静脉压、出入量、血糖等生命体征进行严密且持续的监测,对咳嗽频度、痰液颜色、气味、黏稠程度仔细观察。特别注意患者有无思维紊乱、反应迟钝、语言表达能力下降、四肢循环障碍、胸廓起伏的变化,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报告医生并对症处理。尤其需加强午夜巡视,评估患者是否存在并发症诱导因素及其发病先兆,以便及时发现患者病情转归予以有效治疗。③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促进患者痰液排出:评估痰液的性质、量、呛咳及反应、湿化程度等,正确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咳痰;若患者出现突发性呼吸困难及呼吸不畅时,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及异物,正确吸痰,合理引流痰液。及时给予通畅气道的护理措施,包括雾化吸入、翻身、叩背、吸痰等常规护理操作,结合排痰、体位引流、排痰机等护理干预;机械通气患者加强吸痰及气道加温湿化干预,降低不适感。同时积极指导患者腹式呼吸,配合呼吸训练器的使用,加强早期康复功能的训练等。④吸氧护理:患者取半卧位,设定氧流量。患者有缺氧情况时需尽快予以吸氧,确保患者吸氧安全性,并记录其吸氧时间与达到的效果,按照患者实际情况调整氧流量[7]。使用呼吸机的过程中,详细记录供氧参数,动态监测血气分析,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患者的给氧方案,预防氧中毒。⑤药物护理: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病情及药敏观察结果严格掌握用药剂量和方法,详细询问患者的用药史和过敏史。综合考虑患者的重症情况,科学制订给药方案,正确使用药物,严格控制药物剂量,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8]。对RICU患者多采取微量泵静脉注射或者雾化吸入用药方式,减少药物剂量,降低不良反应。病情变化时需建立两条静脉通路,分别用于治疗药物的输入和高危特效药物的输入,尽可能使用输液泵控制输液速度,同时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⑥加强基础护理与营养支持:RICU患者由于长期卧床,因此,需加强基础护理,避免出现压疮、坠积性肺炎、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定时给予患者翻身叩背,减少或去除压力源,根据病情选择性使用压疮贴等保护患者皮肤的完整性。协助患者在床上进行肢体活动,避免出现肌肉萎缩和血栓的形成。基于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疾病能量消耗等对患者的代谢进行监测,对营养个性化定量,制定适合患者的营养支持方案。坚持少量多次的原则,给予易消化、营养丰富食物,预防低蛋白、低钾、低氯、低钠等。做好预防吸入性肺炎、腹泻、便秘、以及应激性胃肠黏膜病变的护理。⑦心理护理:主动与患者交流,对待患者态度温和,多用聆听式应答切忌反驳和指责患者。对于无法进行语言沟通的清醒患者,提供需求沟通手册,更准确的了解患者的需求;对患者进行疾病健康宣教,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讲解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积极排解治療中的疑惑,增加患者对治疗的配合度;给予患者关爱,鼓励其树立战胜疾病的决心和信心,积极愉快地配合治疗。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不足以及烦躁和抑郁不良心理情绪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为显效;有一定程度的消失为有效;未消失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由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态度、护理质量等进行评价,共100分,≥90分为非常满意;70~89分为基本满意; <70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两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3讨论

国内呼吸系统重症患者随着大气污染等因素的影响,其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病死率增加。RICU内多为老年患者,体质差,生活无法自理,病程较长,易反复发作,患者往往意志消沉,如果不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容易导致疾病恶化,甚至造成意外事件的发生[9]。综合护理干预是一种全面的护理模式,具有一定的优质性、针对性和具体性[10]。在对RICU患者实施护理的过程中,通过在心理、环境和通气等方面的干预,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让患者以最佳的精神和心态在舒适、优质的环境中接受治疗,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有效的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降低感染和呼吸困难的发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护理方法[11]。对呼吸系统疾病在采取有效治疗过程中,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12]。

在RICU患者治疗过程中,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一旦护理不周,势必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的身体产生不利影响[13]。RICU环境相对封闭,监护设备和诊疗手段复杂,部分患者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机械通气作为呼吸支持,留置胃管、导尿管、深静脉置管等侵入性治疗的患者居多,医护人员与患者接触频繁。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综合护理干预模式较常规模式在RICU患者治疗过程中更具合理性和有效性,同时完善的整体护理体系显得更为人性化[14]。护理人员通过有效的治疗措施和综合护理,营造了舒适的病房环境,合理搭配饮食,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及健康宣教。并对每一位患者进行系统化的环境、呼吸道、药物、基础与营养支持等为主的护理干预,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在护理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基本情况随时调整护理对策。实施人文关怀,使患者更好的配合治疗促进自身康复,符合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发展。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综合护理干预模式明显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改善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15]。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模式注重每一个环节的护理过程,关注了RICU患者的真正诉求[16],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实施对应的干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RICU中重症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钱桂生.老年人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特点[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1,13(3):177-179.

[2]李梅.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电子杂志,2014,2(12):185-186.

[3]赵晨芳,李学琴.健康教育在老年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5,31(1):105-106.

[4]黄绍光.危重型哮喘及治疗[J].中国全科医学,2003,6(10):805-809.

[5]廖永珍,黄海燕,郭慧玲.ICU患者人文关怀需求与关怀实施[J].护理学杂志,2013,28(1):94-96.

[6]Kreitzer MJ,Koithan M.integrative Nursing[M].New York,NY: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4:7-21,292-306.

[7]石君.64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干预体会[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36):106-107.

[8]任海静,刘同分.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及护理干预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6(35):3476-3478.

[9]杨胜兰.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临床护理的常见护理问题及对策[J].中外医疗,2013,32(12):163-164.

[10]王月英,夏朝云.综合护理干预对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睡眠质量、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2):157-160.

[11]马秋丽.综合干预管理模式对护理质量及医院感染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16):78-79.

[12]俞菽萍,周海芳.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炎症水平因子的改善价值[J].现代实用医学,2016, 12(28):1675-1676.

[13]王丽娟.应急强化护理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23):94-96.

[14]路海云,王鲁霞,赵慧莉,等.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67例综合护理干预[J].齐鲁护理杂志,2011, 17(24):12-13.

[15]郭欣,陳赟,施雁.上海市37所医院实施优质综合护理后患者满意度的调查[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31(22):21-24.

[16]彭佳.细节护理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10):2659-2660.

(收稿日期:2018-04-17 本文编辑:刘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