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版数学教材成功开发

2018-12-22 16:21
湖南教育·C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数学课程教育部湖南

1978年以前,湖南省教材编写室曾经编写过省内使用的数学教材。在统一使用全国教材以后,我省主要是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数学教材。在推广卢仲衡先生主编的初中数学自学辅导法教材以后,也组织参加过《高中数学自学辅导实验教材》的编写,该教材由教育科学出版社与地质出版社在1998年6月出版。

1989年11月,中国教育学会数学教学研究会第四届年会在岳阳召开,理事长张孝达先生提出由我国80年代培养出的一批数学教育硕士研究生开展21世纪中国数学教育研究,之后于1990年5月12日-15日在南京师范大学召开第一次研讨会。北京师范大学刘兼牵头,在一批老一辈数学家的支持下,开展“21世纪中国数学教育展望”课题研究工作,湖南省教科所数学教研员赵雄辉参加了课题组。由于前期参与了研究,1999年国家启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研制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发函到湖南省教科所:“特邀请你单位赵雄辉同志参加我国数学课程标准的研制工作,在1999年3月至12月期间参加数学课程标准的调查、研究及起草工作。”因为这个机缘,我省开展了一些关于初中数学课程与教学的调查,还做了“线性规划初步”进入中小学课程的试验以及改革一元二次方程教学内容的实验研究。

2000年9月,教育部组织编写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面向全国征求意见,并正式启动“一纲多本”教材建设。正是由于国家教材编写政策的放开以及湖南数学教育界人士积极参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有力行动,湖南编写一套国标数学教材的条件基本具备。2000年10月,由湖南教育出版社组织并召开了初中数学实验教材的编写立项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专家有:北京师范大学严士健,北京大学丘维声、李正元,湖南师范大学张垚、李求来、沈文选,湖南省教科所赵雄辉,以及来自湖南名校的名师、湖南多地教科所数学教研员。在这次会议上,教材主编严士健先生指出:数学教育改革是一个关系民族兴衰、子孙后代的大事,湖南积极参与国家课程改革,并有决心开发一套面向新世纪的中学数学教材,任务重大、使命光荣,唯有认真总结历史经验,从数学对现代社会发展的作用和数学现代发展这一着眼点出发,积极转变教师的观念,努力提高数学教学水平和修养,踏踏实实地从数学和数学教育的各个方面进行理论与实践研究及创新,并长期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够开发出一套好教材。他同时寄语:惟楚有才,于斯为盛,参与教材编写的湖南同志,要有雄心壮志,湖南版教材应该由湖南人来挑大梁。

在严士健主编的带领下,湘版初中数学教材(实验版)于2001年在教育部成功立项,随即启动七至九年级教材的编写。参与教材编写的专家有严士健、丘维声、李正元、李求来、赵雄辉、沈文选、李申榜、袁宏喜、李再湘、张华、孟实华、李一麟、欧阳维诚、邓国栋、肖果能、周大明、肖江汉、梁绍君、罗培基、贺仁亮。参加教材讨论的还有首都师范大学的王尚志、张景斌、刘晓玫。从教材编写者的构成来看,湖南的作者占80%,这充分说明湘籍专家对构建湘版数学教材的高涨热情,同时也为接下来的湖南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持续走向深入储备了人才、积蓄了力量。

专家团队通过反复论证,确定了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在写作过程中逐步凝练教材特色:

1.教材遵循“观察—抽象—探索—猜测—分析和论证”的編写思路,在内容呈现上力求按照数学的思维方式来编写。设立了“观察”“抽象”“探究”“动脑筋”“说一说”“做一做”等栏目,让学生在“观察—抽象—探索—猜测—分析和论证”的过程中生动活泼地学习数学,受到数学思维方式全过程的熏陶,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2.“数与代数”部分强调建立数学模型和渗透算法,并且把握数学的实质,准确阐述初中数学的基本概念。

3.“图形与几何”部分用变换的观点来研究图形的性质。

4.“统计与概率”部分强调统计活动的全过程,突出统计的意义和统计思想。

2003年,湘版初中数学教材(七年级上册至八年级下册)通过教育部审查,并于当年进入湖南、湖北、黑龙江、贵州、广西等地使用。湘版初中数学教材在推动湖南基础教育在新世纪取得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各地教育质量的提升。2004年,湘版初中数学教材(九年级上、下册)通过教育部审查,并于当年使用。

2003年,国家又启动了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湖南教育出版社凭借成功开发初中数学教材(实验版)的经验,乘势而上,邀请国内知名数学家、数学教育家张景中院士领衔,组织了高中数学教材编写团队,包括:中国科技大学李尚志、王树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郑志明,北京大学何书元、王长平、徐明曜,清华大学文志英,中国科学院任宏硕,广州大学朱华伟,扬州大学蒋声,上海同济大学查建国,上海大学蒋星耀,以及来自湖南、广东、海南、江苏、北京的数学特级教师和数学教研员。

高中教材一经推出,就获得好评。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审查意见写道:

该教材比较认真地贯彻了立项时提出的指导思想和编写目的,内容的结构安排和呈现方式颇具新意,情境的引入和运用较为清晰流畅,课程资源的开发深入广泛,语言的运用和习题的处理多有创新,整体上为学生主动学习留出了较大的空间,体现了较为鲜明的教材特色。该教材在引导学生理解数学的本质,体会数学的用途,以及把数学内容与数学文化、数学价值有机地融汇在一起等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在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方面也下了很大的功夫,有了一些比较成熟的理念和经验。总之,该套教材无论必修还是选修部分都反映出较强的改革意识和扎实探索的精神。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09年,湘版中学数学教材(初中、高中)进入台湾使用,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数百家中央及海外媒体纷纷予以报导。将大陆现行使用的基础教育教科书引入台湾,这在两岸文化合作交流史上尚属首次,被视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所取得的重大成果之一!得到了教育部、国台办的高度关注。

随着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持续走向深入,教育部于2011年正式颁布《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原义务教育阶段的实验教材需根据新的课程标准进行修订送审。2010年7月,新一轮湘版初中数学教材编委会在长沙正式成立,包括主编严士健、执行主编丘维声、副主编赵雄辉、胡旺。编委会成员组成在整体结构上既保持原骨干力量的稳定性,又增添了许多新鲜血液,使得编写队伍更加专业化、均衡化、年轻化,有力地保障了教材的科学性、思想性和时代性。

教材编委会始终坚持科学开发教材之路。考虑到原实验教材经过十年的发展,课程理念发生深刻的变化,课堂教学模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变化,编委会对原6册实验教材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明晰了修订思路:充分发挥数学课程在提高学生素养中的作用和价值,优化课程结构,突出主线,精选内容,既创设“四基”“四能”的发展平台,也体现重要的数学知识和方法的产生、发展与应用过程,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和学生进行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教材合理划分课程内容,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统筹安排,关注数学知识所蕴含的通性通法和数学思想方法,启发学生思考并提供思维空间,为学生提供学习方法的指导,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

修订后的全套教材分两批次于2012年至2013年一次性通过教育部的审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对湘版初中数学教材给予了较高的评价,认为该套教材符合《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与总体要求,予以通过,不需要复核,并认为该教材有以下主要特点:

1.在内容素材的选择与编排上,比较科学合理,比较注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关注学生的认知规律,努力做到激发学生兴趣,一些素材时代感强,很多题目很新颖,能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热爱。

2.设计了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栏目,例如“议一议”“做一做”“说一说”“动脑筋”“探究”等栏目。这些活动能培养学生发现、提出、分析、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特别地,这套教材“数学与文化”栏目较有特色,较准确地讲述了一些初等数学的历史,能增强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3.这套教材注重数学的严谨性。

4.这套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多层次的习题,特别是平面几何部分,例题与习题注意联系实际。

5.版式设计美观,文图配合恰当。

之后,新一轮国标湘版高中数学教材的编写团队于2015年10月正式成立,由中国科学院张景中院士领衔,2位院士、9位数学家、数学教育家以及众多特级教师、数学编辑参与。尽管编写团队的成员来自五湖四海、人生经历不同,但在坚持科学开发中学教材的理念上是一致的: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在尊重学科规律的基础上,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守正创新”。

可以说,湘版中学数学教材18年的研发,扎根于三湘大地的教育工作,又超越地域與视野的局限,编写者们凭借着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用激情与灵感,勇于改革、锐意创新,将自己对数学教育的总体理解和把握熔铸在一本本教科书中,形成了湖南改革开放40年在基础教育领域的一个重大成果。

猜你喜欢
数学课程教育部湖南
基于在线教育技术下的大学数学课程预习
为什么久坐久站腿会发麻?
利用绘本优化大班数学课程之浅见
教育部辟谣小学学制变5年
大学数学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
让钟表发展史走进数学课程思政课堂
教育部发布首批490门国家精品在线课程
湖南童谣
教育部直属高校门户网站排行榜等
在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