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计算机通信中的传输控制技术

2018-12-23 12:54冯爱军
移动信息 2018年4期
关键词:令牌总线控制技术

冯爱军



略谈计算机通信中的传输控制技术

冯爱军

中华通信系统有限责任公司河北分公司,河北 石家庄 051330

随着我国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计算机通信技术已逐渐深入人们的日常工作及生活中,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传输控制技术作为计算机通信中的核心技术,理应受到各界广泛重视。对计算机通信中的传输控制技术进行了研究,希望能为计算机通信事业发展贡献一定力量。

计算机通信;传输控制;技术

时代的发展促进了计算机通信事业的发展。计算机通信技术多种多样,但是在应用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如周围环境、经济条件等会减慢信息传输速度。计算机通信传输技术质量问题不能匹配通信信道的性能,也无法保障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在此背景下,对计算机通信中的传输控制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

1 计算机通信技术理论概述

1.1 计算机通信技术内涵

计算机通信技术是一种传递数据的通信途径,结合了计算机与通信两大技术。计算机通信技术将信息资源转化成数据形式,再经过一定的技术处理,实现不同终端设备与计算机之间的快速传递。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应用,拉近了人与人之间沟通的距离,以其高效与便捷的传递处理信息功能,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认可。

1.2 计算机通信中的传输控制技术工作原理

传输控制技术是当前计算机通信全部技术中的核心,研究其工作原理有助于更好地分析和掌握其技术要点,使其能够更好地应用于日常工作与生活之中。理论上来讲,传输控制技术是将电信号科学处理后转化成对应的数据信息以及逻辑信号等形式,进而以不同的二进制序列表示出来。举例来讲,将高低电平改变成不同二进制数列的“0”与“1”,再用二进制数列中的“0”与“1”相应的比特电压来说明数据。整个技术作用过程运用媒介为期间产生的冲脉,通过通信设备来传输实时数据,从而达到通信的目的。

2 计算机通信中的传输控制技术阐述

2.1 CSMA技术应用

CSMA即载波监听多路访问技术(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隶属一种争用计算机总线的专用技术,短时间内即可做出反应,操作简单、方便。CSMA主要特点是各节点都可以随时传输数据到计算机总线中,没有固定的发送时间限制。如果在传输时发生多节点、多数据同步的情况,计算机会根据自身规则自行决定发送的先后时间顺序。CSMA技术规程明确指出,各节点需要检测计算机总线是处于忙线或是空闲状态,再决定是否准备将数据传输到计算机总线中去,在空闲条件下可实现数据传输,反之则要停留一段时间后再进行相关检测操作,以避免信息传输不畅。

2.2 MAC层技术应用

MAC(Media Access Control)技术主要依靠一种特殊的物理层介质来访问子层协议,进而全面分析介质中的数据包传输过程,限定了数据信息传输介质中的特定输送路径。控制协议OSI层协议中的数据链路层下半部分用于储存信息传递控制协议,再对物理层介质展开管控连接。MAC层技术可以划分为主导技术与辅助技术。主导技术又包括上文的总线争用技术与下文的令牌技术。辅助技术则是在主导技术基础上来发挥相应作用,配合其工作。

2.3 令牌技术应用

令牌技术常被分为集中式与分布式两类,主要通过时间来引发介质访问的机制,在通信系统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应用原理是在明确调度权基础上,采用相应技术保证信道顺利传输数据信息资源。集中式令牌主要由内部制订任务调度工作表,确定总线各节点的相应调度权,随后取得所述节点的信道使用权,再将相应的缓存信息传送于总线部位。分布式令牌则是在系统总站范围发挥影响,以其令牌的独立性来确保总线内特殊的令牌指令,进而实现系统总站内的高效循环。其间通过有关调度权的算法,使总站对分布式令牌具备使用权限,最终实现对其他系统网站的控制。通常情况下,集中式令牌比分布式令牌具备更精准的数据周期影响,能够科学推测网络延迟的具体时间,但在应用过程也存在不足,如处理系统紧急事件时,无法像分布式令牌那样精准处理。

2.4 差错控制技术应用

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差错。因此如何应用适用的差错控制技术十分关键。这将影响计算机通信的整体传输效率。差错控制技术可以控制、修复传输过程中产生的错误数据信息,将数据恢复到完整面貌。根据不同的链路层差错检测与纠正方式,又可将技术分为自动重复请求技术与前向错误纠正技术两种。

自动重复请求技术(Automatic Repeat-reQuest)也称ARQ技术,近年来加入了TCP-Aware ARQ协议应用,通过防止重复ACK到达源头,有效避免源头发生数据拥堵的现象,从而降低传统ARQ技术对TCP系统的性能干扰,确保连路层上传和传输层重新上传的密切配合。实践表明:ARQ技术更适用于链路差错率较小时;在频繁出现差错率时,则会造成网络拥堵,不太适用。

前向错误纠正(Forward Error Correct)即FEC技术,通过在数据包上添加附属信息,重建和修复受到损伤的部位,好处是不用再次上传数据包,对于长延时链路工作而言意义非常。在无线环境中应用FEC技术,也不会对TCP机制产生不良影响。但缺陷是若链路处于正常状态下,多余信息就不仅不能起到作用,而且还会导致网络传输发生迟缓,影响数据信息的传输效率。

3 计算机通信中的传输控制技术实施要点

3.1 跨平台传输设计传输控制软件

在具体传输控制技术应用时,会涉及跨平台传输设计,主要包括跨平台传输与移植软件两种类型。在应用过程中,应防止平台发生异构的不良情况。通过加强自身的复杂性,为相应传输控制软件的封装处理工作打好基础。一般情况下,通信系统相应的各种驱动机制和接口是展开封装处理的关键对象,通过封装来实现接口统一。这样较之封装前,传输控制软件的代码要清晰很多,便于日后为其他信息传输工作提供准确依据。

3.2 松散耦合设计传输控制软件

长期以来,各类计算机通信传输控制技术多样,提供信息发布、信道优选或是安全处置等多种服务,难以根据客户的实际需求来匹配相应服务。对传输控制软件进行松散耦合设计,解决原有模糊且依赖性强的问题,以提高系统的可拓展性。这样操作能为日常重建和维护工作提供便捷。

3.3 透明封装与解析多协议

对各类应用工具通过传输控制软件进行科学分离,也是计算机通信中应注意的技术实施要点。通过应用多协议透明分析于输出接口,并采取封装技术来提高相关业务软件的透明度,能够保障信息传输更加清晰,还能提升软件技术的精确度。通常情况下,交换协议与传输协议会涉及传输信息数据工作。前者主要用于标记相关数据信息,若是数据信息较为单一,则可不必进行交换处理。

3.4 科学结合可靠与实时传输

针对数据信息传输时的不稳定性以及滞后现象,要深入研究传输方式,可适当应用三级缓冲机制来确保传输的实时性与安全性。三级缓冲机制针对同一信道上的信息传输,建立三级缓冲机制于通信控制系统之中,在保证数据信息准确传输的同时,还会备份数据,从而促进据传输技术的应用推广。

4 结语

目前,我国计算机通信技术仍在不断发展,以期为我国人民生产生活带来质的飞跃。因此,我们必须重视计算机通信中的传输控制技术,大力优化传输控制技术,确保数据传输的速度、安全和质量,全面推动我国通信事业的持续发展。

[1]钱垚. 计算机通信中的传输控制技术分析[J]. 通讯世界,2017(20):79-80.

[2]彭澎. 关于计算机通信中的传输控制技术研究[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13(36):49-50.

On Transmission Control Technology in Computer Communication

Feng Aijun

Hebei Branch of China Communications Systems Co., Ltd., Hebei Shijiazhuang 051330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information age, compute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has gradually deepened people’s daily work and life, and played an irreplaceable role. As a core technology in computer communications, transmission control technology deserves wide attention from all walks of life. The research on transmission control technology in computer communication has been studied, hoping to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communication.

computer communication; transmission control; technology

G272.4

A

猜你喜欢
令牌总线控制技术
称金块
“基于人工智能的探测与控制技术”专刊
MVB冗余总线故障模式分析
对工程建设中的机械自动化控制技术探讨
基于BTN8962TA的PVG32比例阀控制技术
基于CAN/LIN总线的LED车灯控制研究
对工业领域自动化控制技术应用的几点探讨
宝马F02车总线系统
《道教法印令牌探奥》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