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特效制作中抠像技术的应用研究

2018-12-24 15:06李惠花广东省培英职业技术学校
数码世界 2018年7期
关键词:背景成本效果

李惠花 广东省培英职业技术学校

引言:在大片横行的当下,影视制作公司为了吸引眼球就必须拍摄出让人眼前一亮的镜头,从而在竞争中获得较高的关注度。比如飞天的超人、人与猛兽的搏斗等场景,显然不能够用常规拍摄手段来完成。而传统的定点特效在拍摄过程中对于设备的要求又过高,给影视公司的经营发展造成了巨大的挑战。作为一种低成本的特效手段,抠像技术得到了业界的一致好评。如何正确的应用这项技术,在满足视频特效的基础上,确保画面的自然协调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1 抠像技术的应用优势

1.1 节省拍摄开支

影视制作公司作为完全竞争的市场主体,其视频制作成本与利润都是必须兼顾的问题。传统硬特效制作的视频效果整体较佳,但成本高昂也是明显的短板,在推广普及上难度较高。比如以特效场面著称的《阿凡达》,就是利用CG特效以及高清晰度的体感摄像头来完成的。在高精尖设备的辅助下,甚至连演员细微的面部表情也能准确捕捉。虽然从市场成果来看的确达到了预期,但其制作成本高达2.8亿美元,非中小型影视公司所能承受。相比之下,华人导演李安拍摄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以及时下流行的美剧《权利的游戏》均是抠像技术成功的典范,利用绿布偶和绿幕来区分背景,从而便利后期的抠像。这种做法能够明显减少制作的成本,给投资方减轻经济压力。

1.2 增强艺术效果

抠像技术还能够对视频进行修饰,以达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利用专业设备以及体感技术制作的特效,往往只能够实现一些特定物体的转化,对视频品质的提升没有太突出的帮助。甚至部分影视作品在拍摄中为了控制成本使用了一些粗放的手法,比如在大小关系表达上就通过做小环境比例的方式来突出主体。而这种方式往往容易出现瑕疵,极容易遭到受众的诟病,因此近几年在业内已经不甚多见。而抠像技术则能够利用三原色的原理,将部分人物主体内容保留,同时添加新的画面效果。合成之后还可以借助于专业软件对整体画面进行调整,从而得到表现力更强的作品。

2 抠像技术的技术要点

2.1 素材的采集

素材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抠像的效果,因此在采集阶段应该确保前景与背景的对比。因此,根据目前的蓝屏和绿屏两种技术来看,视频当中人、物尽量避免使用使用想通或者相似的颜色。同时在硬件的选择上也应该仔细甄别,目前效果最佳的首推胶片拍摄的方式,能够最大程度的保留视频的色彩。但这种技术目前制作成本也不菲,因此并不适合在行业内大规模普及。笔者建议,影视制作公司应该合理运用高清摄像机,不仅能够得到分辨率较高的画面,而且数字储存的形式成本也更低。除此之外,在拍摄过程中还应该处理好打光问题,方便设备的素材采集。比如,需要保持绿幕的均匀着光,在后期抠像的过程中就能够简化操作。因此,技术人员应该利用独立光源对背景进行照明,以消除背景反射问题。

2.2 素材的处理

在制作抠像特效之前,还需要对视频素材进行预处理。在常见的抠像工具中,主要依靠场来进行操作,而摄像机在拍摄过程中却按照帧数记录,因此就必须先逐场显示。需要注意的是,部分视频素材有可能出现错场,这将导致画面的变形失真。究其原因,主要是两个场的交界处存在明显的干扰纹路,给视频的抠像造成极大的阻碍。此外,在软件对背景识别选取的时候也会不同程度受到影响,错场问题就会造成抠选误差过大。笔者建议,在抠像之初应该首先将其分离成不同的画面场,从而避免这个问题。其次,需要对素材进行降噪,使画面清晰度更高。由于在实地拍摄成像的过程中,画面中会存在一定的颗粒,这部分颗粒容颜易造成绿、蓝的不均衡,抠选结果也容易错误。技术人员可以利用专业软件对颗粒进行消除,同时修正背景使画面光线更加协调。

2.3 通道的应用

抠像技术的关键步骤在于Alpha通道的应用,实现画面层次的分离和叠加。前文也曾提到过,使用胶片拍摄的视频抠像效果更好。主要是素材的色彩分辨率高视频中的信息量也大,即使是功能普通的软件也能够轻松完成抠选。而针对大多数高清摄像机拍摄的素材来说,由于传输模式不同因此储存的画面信息与两路色度就会遗失一半左右。在通道的选择使用上就必须使用YUV分量,提高算法的精确程度。不仅如此,还需要善于利用通道中的小技巧,提高抠选的质量。比如部分未被通道剔除的部分画面信息,就可以借助遮罩的方式来解决。亦或者是画面中的灰色区域较为明显,严重影响到了视频的整体质量,那么也可以通过直方图来消除。

2.4 调整契合度

由于在拍摄中会使用到绿色和蓝色的背景,因此主体人物场景都会或多或少受到反光的影响。这些反射散光问题不仅会造成整体色调的变化,而且也给抠像带来了较大的挑战。笔者建议,技术人员应该校正素材的整体色调和对比度,同时将背景色溢出的问题进行控制。比如,可以首先对前景中的偏色区域进行选取,然后将其调整为特效背景中的近似色。如此一来,前景中人物就能够巧妙的融入画面中,避免突兀排斥等问题。目前国内抠像技术的水平还有待提高,此前某上星卫视的电视剧就因女主抠像而引起了舆论的不满。作品中人物与背景不协调,严重的影响了观影体验。因此,在抠像特效制作完毕后,还需要对整体画面进行修饰。使前景层与特效层能够完美契合,达到天衣无缝的效果。

3 抠像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抠像技术在各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地应用。为了适应当前的市场需求,这项技术也将由后期处理逐渐转化为前段的控制。这就需要将抠像技术植入到视频的采集设备中,录入后直接能够得到画质精美、特效震撼的作品。目前部分非线性的编辑板卡已经能够达到不错的效果,能够在短暂的时间内自动将素材抠选。不过相比之下,通过光的三原色来进行控制更加方便。在摄像机中可以设立一个独立的感光器,从而自动生成一个Alpha通道对素材进行加工处理。不过现阶段业界还没有得出成熟的方案,因此还需要不断的研究和实践来丰富。此外笔者对目前业界常用的AE、PR等软件进行了对比,发现其功能趋近一致,没有体现出各自的特色。尤其是当前受众领域的细分决定了视频需要针对不同的群体来添加特效,因此在功能上就更加应该多变,从而达到个性化定制的目标。笔者认为,在今后的特效抠像软件中,各项功能的操作将有更多的选择。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抠像技术在目前的影视特效制作中有着十分广泛地应用,该技术以其相对较低的成本以及更佳的画面效果受到了一致好评。在具体操作中应该首先对合理的采集素材,确保视频画面的质量;然后经过降噪修正给画面抠选、添加打好基础;最后,再进行画面光线的修正、明暗对比度的调节,得到艺术表现力更强的作品。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给业界的特效制作提供一些思路和启发,不断创作出更加优秀的作品。

猜你喜欢
背景成本效果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黑洞背景知识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抓住“瞬间性”效果
“二孩补贴”难抵养娃成本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