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经济环境下电子商务发展新方向刍议

2018-12-24 10:02章静敏
商业经济研究 2018年20期
关键词:新方向网络经济电子商务

章静敏

内容摘要:电子商务技术的创新与变革使我国网络经济发展获得了新的机会,而电子商务依托于网络经济创造的良好环境与平台也深入居民生活。本文结合网络经济及电子商务发展现状,提出了现阶段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瓶颈,并明确了网络经济环境下电子商务发展的新方向,以期能够为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网络经济 电子商务 新方向

我国网络经济及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我国网络经济发展现状。随着网络经济运营发展水平的提高,网络经济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网络经济带来了信息资源传递效率的提升,同时也使各产业的运营发展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率不断提高,经济欠发达、农村地区借助网络经济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特色产业及农业的进步。因此,网络经济的作用不可忽视,需要结合网络经济发展资源及预期发展方向来实现网络经济的科学发展。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伴随电子商务形式的多样化,电子商务的定义也不断得到补充与完善。总体上来看电子商务是借助网络及计算机技术来进行商务活动的方式,使得商务活动模式更加科学。在我国网络经济迅速发展的过程中,电子商务依托于网络经济使居民的交易模式、消费观念产生变化,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自身快速发展。本文根据近几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变动情况绘制表1。根据表1数据能够看出,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不断提升,由2014年的16.4万亿元增长至2017年的29.2万亿元,虽然电子商务交易额的增长率有所下降,但是仍旧能够看出电子商务发展的巨大潜力。

网络经济环境对电子商务发展的影响

支付类型可选性增强。随着我国移动智能终端的不断发展,支付宝、微信等支付平台的相关推广活动改变了居民的支付方式,移动支付已经成为较多消费者的选择,相较于传统现金支付,移动支付效率快,免除“找零”的麻烦,这也给电子商务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会,电子商务在移动支付水平提升的基础上能够更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且在各类电子商务业务活动的影响下,支付手段也呈现出明显的多样化发展模式,2017年我国第三方支付平台市场构成情况如图1所示。虽然目前行业“垄断”的形势仍旧比较突出,但是总体來看支付方式的多样化促进了电子商务的发展。

总体发展速度比较快。根据电子商务发展现状能够看出,我国电子商务的运营发展已经呈现出良好态势,而且随着各行业对电子商务业务的开发,我国电子商务业务必将持续向深度与广度进军,2017年,全国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32.2%,增速较2016年提高了6%。其中,实物商品的网上零售额达到5.48万亿元,增长28%,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5%,比上一年提升2.4%。网络经济环境的深化与发展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条件。

合作模式呈现多样化。在网络经济环境下,如果营销与交易方式仍以过去模式为基础,必然无法满足现代消费者的需求,在各行业市场竞争比较激烈的基础上,电子商务为营销渠道的构建与促销活动力度的提升都创造了良好条件,所以企业在进行营销体系开发的过程中都将电子商务渠道作为重点内容,除营销以外,电子商务也为企业与消费者搭建了良好的信息交互平台,转变了过去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所以网络经济推动电子商务各项业务、平台的合作模式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根据商务部的数据显示,2017年,电子商务新主体、新业态快速发展,跨境经营、无人零售、社交电商、优品电商、二手电商等营造消费新场景,激发消费新需求,品质、智能、绿色商品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可和选择。

网络经济环境下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瓶颈分析

业务模式创新亟待加强。虽然在网络经济发展需求下,电子商务的运营发展模式处于不断创新与变革过程中,但是电子商务的业务模式仍旧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目前电子商务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最后的交付层,而对于其中的数据信息传递、具体的数据处理能力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具有一定差距,同时由于各行业特别是零售业市场竞争激烈,考虑到对目标消费者形成有效吸引,零售业对于电子商务的应用主要在于最终零售平台,实现电子商务与传统购物模式进行有效的结合创新,一定程度上转变我国消费者的消费模式。但是这种点子上的业务模式更局限于对传统功能的发展,并没有形成整体结构的调整及颠覆性的创新,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电子商务与网络经济的协同发展。由于网络经济带来了数据量的膨胀增长,如果电子商务不能够结合整个产业链运营发展过程中的需求及时进行业务的创新,会制约电子商务发展模式的有效发展。而且在各行业进行电子商务业务创新的过程中,往往存在“各自为战”的情况。以零售业为例,除京东等大型电商平台实现了供销一体化的物流模式外,大部分企业的电子商务业务在整个价值链中的协作模式不够完善,为了更好发挥电子商务在网络经济中的作用,需要加强业务创新。

电子商务发展存在失衡。电子商务的运营发展对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较高,相较于传统的业务模式,电子商务要求网络能够满足信息传递需求、网络安全等级需求并不断进行提升,如果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模式比较平衡,就能够为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帮助,也能够体现出电子商务“普惠性”优势,但是目前来看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是存在一定失衡的。一方面是区域差距明显,因为经济发展的差异,在我国电子商务业务发展过程中,东南沿海城市相较于西部地区电子商务发展较快,政府政策、企业的重视程度提升使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日益完善,这样不但促进了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网络经济的发展,同时因电子商务业务的进步也使越来越多的企业借助电子商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特别是在我国“一带一路”发展的持续影响下,外向型企业依托于跨境电子商务所创造的良好机会,实现自身出口规模的提升,这不但进一步体现出电子商务应用发展的积极作用,同时企业对于电子商务的认可程度也有提升,由此形成良性循环。相比之下,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较于东南沿海地区存在差异,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也存在资金短缺情况,加剧了东西部的不平衡。另一方面是行业差距明显,在上文中也提到过,金融行业与零售业电子商务运营发展比较迅速,与客户的粘度提升,进一步体现出了电子商务业务的重要性,相比之下,部分行业如传统制造业、农业的电子商务业务发展进程相对缓慢。

优秀电子商务人才缺失。相较于其他类型在线业务,电子商务业务内容类型构成比较复杂,在此基础上对优秀人才的需求比较高,但是目前行业供求是存在一定不平衡性的。以外向型经济为例,在外贸企业的工作人员不仅需要对现阶段国际贸易发展过程中的相关政策比较了解,同时也需要了解电子商务对于外向型经济发展产生的明显作用,对于其中的部分技术能够及时进行应用,也需要及时识别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的相关风险,由此实现外向型经济在电子商务促进下迅速发展。虽然现阶段我国社会及高校对于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也有部分高校结合市场需求专门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但是总体上看能够为行业供给优秀电子商务人才的总量仍不够,人才供给与社会迅速增长的优秀电子商务人才需求呈现明显的不平衡性。造成优秀电子商务人才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现阶段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由于我国电子商务业务创新较快、综合水平不断提升,在此基础上高校教学过程中的实训工作开展往往存在一定滞后性,这就导致高校毕业生毕业以后到企业内无法迅速与电子商务业务形成有效对接,造成业务真空期,导致人才作用难以在短时间内得到发挥。同时现阶段经济欠发达地区能够提供给电子商务人才的综合薪酬福利待遇相较于东南沿海城市存在明显差异,这就造成优秀人才流失到东南沿海地区的现象明显,进一步加剧电子商务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性。为了实现网络经济下电子商务运营发展水平的提升,需要加强人才培養工作。

网络经济环境下电子商务发展的新方向

(一)加强业务模式创新,满足多元化需求

在网络经济发展要求下,由于电子商务内容构成比较复杂,同时比较依赖于互联网及计算机技术,所以电子商务业务模式的创新离不开技术的创新,这样才能够满足电子商务业务模式创新的需求,在此基础上需要加强对于技术资金的持续投入,这样才能够保证互联网信息技术、电子商务业务的创新工作开展有良好的资金支持。同时,在具体资金使用领域方面,技术创新及资金投入过程中不应该局限于对现有技术的改革与创新,应该结合西方发达国家电子商务运营发展的经验与技术有针对性地进行业务模式的创新与开发,基于现有的业务体系,从多领域、多元化角度实现自身技术创新资金利用率的提升。我国政府应该结合电子商务业务运营发展的现实情况,针对性地在财政预算中增加关于电子商务业务创新的预算规模,更好支撑电子商务业务模式的创新。

在进行电子商务业务模式创新过程中,还应该充分考虑现阶段各个行业产业链运营发展的现实情况,结合电子商务所带来的信息传递便捷性及相关业务结构调整需要,针对性地构建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将整个产业链运营发展过程中平台电子商务业务作为与用户交互的重点环节,针对性地对整个产业链内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同时借助电子商务信息传递的便捷性,也能够及时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通过消费者、企业电子商务平台之间的有效结合及信息的传递,使电子商务业务能够真正转变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重要途径,同时各个企业的管理者也应该结合电子商务运营发展的现实情况,针对性地形成强强联合及资源共享,进一步发挥电子商务优势。

企业管理者也应该树立创新意识,现阶段在各行业市场竞争比较激烈的基础上,企业只有结合电子商务及网络经济运行发展的趋势,针对性地对自身业务结构及相关活动进行创新,才能够更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所以企业管理者应该结合电子商务技术运营发展与自身业务的有效结合及发展趋势,充分应用电子商务实现自身竞争力的提升,企业管理者应该在整个企业内形成电子商务应用的良好环境,通过定期培训及各类会议强调电子商务运营发展的重要性,最终形成电子商务业务模式创新的良好环境,为企业持续发展带来帮助,也能够进一步促进电子商务业务模式的有效创新。

(二)实现业务平衡发展,降低业务差异性

实现业务平衡发展首先需要控制区域电子商务运营发展的差距,电子商务运营发展过程中应该实现区域统筹进行。现阶段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差异是比较明显的,这也与区域的经济发展情况相关,如果不能够及时进行区域统筹发展必然将造成我国西部地区的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相较于东南沿海城市的差距进一步扩大,不利于西部地区发展。为了统筹各区域电子商务协同发展,我国政府应该结合网络经济对区域统筹发展所创造的良好条件,针对性地加强对于西部地区电子商务运营发展的有效补贴,也可以通过建立电子商务园区的方式,进一步推动电子商务业务的合理发展。通过政府政策的扶持不但能够进一步提升西部企业开展电子商务业务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够更好拉近西部与东南沿海城市电子商务的差异,为业务的平衡发展创造条件。

实现电子商务业务的发展还应该统筹各行业协同发展,考虑网络经济下各行业对于信息交互的需求,政府可以通过建立信息供求平台鼓励电子商务应用较差的行业持续发展。以农业为例,随着我国对于三农问题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加之近几年政府通过一系列利好政策鼓励农业发展,如果农业发展能够充分借助电子商务平台来实现,则可以通过产销一体化的农业发展格局来提升农业经济的运营发展水平,同时也能够在外向型经济发展过程中使农产品企业借助跨境电子商务来更好打开国际市场。这不但能够提升我国农业的综合收入水平、降低农民的负担,同时也能够为个体经营及农村企业的运营发展提供新的机会。所以政府应结合各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现实情况及电子商务应用趋势,针对性地建立电子商务供求平台,在供求平台中增加关于农产品供求、物流企业运输、政府支持农业的相关鼓励政策等信息,借助电子商务平台来推动农业经济的有效发展,使各个行业都能够借助电子商务平台实现自身运营发展水平的提升。

(三)加强人才培养工作,发挥人才作用

高校在进行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结合现阶段市场运营发展的具体情况及各行业对于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针对性地增加实训课程提高人才的实践能力,也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结合企业对电子商务需求针对性地安排人才在企业内进行实习,这样人才能够根据现阶段不同行业电子商务应用的具体需求及自身所学知识过程中存在的欠缺与不足,积极总结经验同时回到校园内进行相关知识的补充。这样人才在毕业以后就能够迅速在企业中扮演重要角色,降低真空期的同时也提高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效率。

经济欠发达地区政府应该意识到电子商务对于自身经济发展的重要性,通过有效的人才补贴及鼓励政策来使优秀人才外流的现象得到控制,同时也可以结合区域内电子商务发展的具体情况及对人才的需求针对性地完善人才引进模式,弥补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人才缺口,使电子商务的运营发展有良好的人才进行支撑。

参考文献:

1.王周.网络经济中的电子商务模式创新[J].现代经济信息,2018(4)

2.赵雪梅.网络经济背景下电子商务企业市场营销模式研究[J].知识经济,2018(6)

3.张力元.“互联网+”电子商务发展浅析[J].现代营销,2018(3)

4.周锐.网络经济下零售企业全渠道管理路径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7(21)

5.许峰.网络经济下电子商务新模式的探讨[J].经济论坛,2017(3)

6.李建利.试论网络经济中的电子商务模式创新[J].现代国企研究,2017(16)

猜你喜欢
新方向网络经济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电子商务
高职电气自动化实践教学的新方向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采编新路径探索
大数据背景下的网络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网络经济背景下国际经济贸易影响研究
关于加快制定电子商务法的议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