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下中国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2018-12-24 10:02李亚洲
商业经济研究 2018年20期
关键词:对外投资商贸流通国际贸易

李亚洲

内容摘要:“一带一路”建设为中国商贸流通业向外发展创造了条件和机遇,对促进中国商贸流通企业參与国际竞争意义重大。但贸易摩擦问题、企业产品质量问题、盲目投资及供应链管理难度加大等问题构成了商贸流通业对外发展较为突出的挑战,需要商贸流通业有效应对。文章通过对投资机会的深入分析,对上述四类挑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商贸流通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应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一带一路” 商贸流通 国际贸易 对外投资

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已经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商贸流通业的发展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一带一路”是适应国家经济转型需求而提出的,具有战略意义,对中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运用价值。“一带一路”的实施能够为沿线国家和地区创造丰富的投资发展机会,对加强区域经济发展意义深远,对于中国商贸流通业而言更是如此。“一带一路”不仅带动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也是中国加强文化交流、人才交流的重要窗口,不仅具有经济意义,也具有政治意义。有学者认为,中国的丝绸之路是太平洋经贸轴心和大西洋经贸轴心之外的第三个贸易轴心(李丹、崔日明,2015);同时,海上丝绸之路和路上丝绸之路是中国两条连接世界的核心通道。“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实施是中国主动适应经济全球化的伟大创举,也是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方向(黄雪宁,2017)。“一带一路”为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创造了更多机会,促进了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交流,对促进国内经济转型具有一定作用。但是另一方面,中国国际贸易物流成本居高不下,频繁出现的贸易保护主义,以及零售企业平台建设、物流网络建设等问题束缚了中国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因此,对于商贸流通企业而言,“一带一路”建设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要促进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在应对挑战的基础上充分抓住机遇显得十分重要。

“一带一路”为商贸流通业提供投资机会

(一)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贡献

回顾人类经济发展历史,尤其是自经济学理论正式诞生以来,政府干预对经济发展是具有显著的正面作用还是负面效应更明显,始终没有定论。当经济发展出现危机或出现危机预警时,政府通常会选择新的经济政策或战略以实现危机化解,“一带一路”不仅为国内企业创造投资机会,也为世界范围的不同经济主体创造投资与合作机会。中国实施“一带一路”将扩大欧亚非经济贸易合作利益,改变现行世界经济秩序和当前的全球贸易投资格局,推动中国重新回归世界经济中心地位(夏先良,2015)。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总量逐年攀升,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愈来愈高(见表1),但随着传统经济发展方式所引致的矛盾逐渐凸显,中国经济发展面临诸多危机。国家先后出台多种经济措施以刺激疲软的经济形势,但效果并不明显。国内过剩的产能和巨量的资金积累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落后发展之间形成了一种互补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为促进彼此发展创造了契机。

中国经济的发展为世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一带一路”建设将会进一步增加中国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发展贡献是相互的,中国做出贡献的同时也会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和人才,促进共同发展。从“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成果分析,2016年中国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新设企业2.79万家(“一带一路”沿线2905家),实际使用外资8132亿元(“一带一路”沿线458亿元),较2015年增长4.1%;中国对外投资达到1.1299万亿,较2015年增长了44.1%,其中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总金额为305.9亿美元(见表2)。“一带一路”建设不仅促进国内经济发展,在充分吸收利用外资的基础上,中国对外投资也极大促进了沿线地区和国家的经济发展。

(二)“一带一路”促使商贸流通业投资格局发生变化

中国经济发展中,所依赖的出口、投资和消费“三驾马车”的格局正在发生变化,消费的内生动力并没有发挥实质性作用,投资在国内已经由主导型作用演变为被抑制性行为,传统与欧美进行的贸易也因金融危机受到较大影响。“一带一路”大流通,是经济全球化的内生动力(G30秘书处,2017),新兴的市场如东南亚、非洲等地区却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为化解国内经济发展动力结构矛盾提供了可能。对外投资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陈伟光、郭晴,2016),与国内投资形成互补机制,这对于商贸流通业而言无疑是较好的发展机会(见图1)。2015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签订的承包工程合同金额为926.4亿美元,至2017年增长为1443.2亿美元,而据粗略估计,新增投资能够为商贸流通业创造14.25%的发展机会。

投资格局的变化为商贸流通业的转型带来契机,商贸流通业对外投资具有更加明显的行业属性和地理属性(见表3),与国家的战略保持高度一致。资金的逐利性会引导资金流向高收益的区域,这一特点在“一带”和“一路”之间表现的较为明显,“一带”和“一路”并非机遇均等,而是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有学者研究表明,现代经济环境中商贸流通效率是产品价值实现的关键之一,中国境内“一路”的商贸流通效率显著高于“一带”(林英泽,2016)。对于商贸流通业而言,抓住“一带一路”的投资机遇面临着区域选择问题,商贸流通企业在“一路”和“一带”之间的区域性差异选择性缺位容易导致投资效益降低。表4统计了中国2013年对“一带一路”沿线的投资金额数据,该项数据显示了中国对外投资的区域性结构,也显示出商贸流通发展的地理性格局。

(三)小结

总而言之,对于国家宏观经济发展而言,“一带一路”的实施对促进国内经济转型具有重要作用;对商贸流通业的发展而言同样重要。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建设不断取得成效,区域性发展格局逐渐形成,商贸流通业国际交流与发展的机会增加,更多的投资机会将会成为中国商贸流通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

商贸流通业面临的挑战分析

“一带一路”的实施一方面为商贸流通业发展对外贸易创造了诸多投资机会,是中国商贸流通业加强人才交流、技术交流的重要途径,更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利措施;但是另一方面,在“一带一路”的实施过程中应清晰认识到问题的存在,商贸流通业依托于“一带一路”建设需注意其中存在的风险和挑战。

第一,传统的贸易摩擦问题始终存在。贸易摩擦问题是国际贸易中经常会出现的问题,此类问题并非商贸流通业所独有,针对贸易摩擦问题中国已有多年应对经验。针对频繁出现的贸易摩擦,一方面需要依靠国家层面的应对之举,另一方面需要中国的商贸流通企业自身加强管理,在保障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充分应用国家贸易中的各项规则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贸易摩擦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有新的理解和认识,贸易摩擦本质上是它国利益与中国利益的冲突,现行的国际贸易准则多数以西方欧美发达国家为主而制定,中国只有被迫执行和遵守的义务,并无参与制定的权利。“一带一路”下,要充分发挥中国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贡献作用,中国势必需掌握规则制定权,只有这样才能在国际贸易中掌握话语权和主动权,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商贸流通业的对外贸易才会有一个更加轻松、安全的经济环境。

第二,提高产品质量是商贸流通企业走出去的核心要求。中国企业多数产品与国际一流企业的产品相比较存在较大差距,无论是从品质、设计还是经营理念上都有差距,以至于在国际市场上形成了“抄袭”、“模仿”乃至“剽窃”等刻板印象。虽然近年来中国企业逐步走向海外,在非洲等地区获得较好口碑,但不得不承认国内产品在質量和品牌上依旧存在问题。“一带一路”建设不应该是中国商贸流通企业将国内剩余产能输出的通道,而应该是充分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企业转型升级、引进先进技术和理念、加强人才技术交流的重要时机。要促进商贸流通业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获得长远发展机会,需要相关行业加强产品质量管理,提升企业整体形象,逐步转变世界对中国企业的看法。

第三,避免因热炒“一带一路”概念而盲目投资。自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规划以来,世界范围内尤其是中国境内对“一带一路”概念进行了大范围的讨论,以至于形成过度炒作。国内多数企业纷纷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一些企业有实质性内容,但同时更多是利用一个热点而已。对于商贸流通企业而言,需要充分抓住“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机遇,但更需要脚踏实地进行生产,提升企业实力。“一带一路”实施背景下投资机会大量出现,资金流向沿线国家和地区逐渐增多,商贸流通企业在参与海外投资的过程中应始终保持清醒,需要谨慎操作而不能将国内盲目投资和过热投资行为照搬至国际市场。

第四,“一带一路”增加了商贸流通业供应链管理的难度。商贸流通业自身涵盖的行业横向范围广,纵向链条长,供应链管理难度较大。在较为粗放原始的阶段,供应链管理科技化程度低,人员素质不高,导致物流成本、管理成本居高不下,使得交易效率较低,阻碍了商贸流通业的高效化、规模化和科技化发展。如果加入“一带一路”建设,国内竞争转移至国际竞争,国内供应链管理需参与国际供应链管理,这其中涉及的环节较多,存在的风险较多,因此对商贸流通企业而言无疑是一种较大的挑战。

结论

“一带一路”建设为中国商贸流通业向外发展创造了条件和机遇,对促进中国商贸流通企业广泛参与国际竞争意义重大。但是一直以来存在的贸易摩擦问题、企业产品质量问题、盲目投资及供应链管理难度加大等问题构成了商贸流通业对外发展的四个较为突出的挑战,需要商贸流通业有效应对。对于贸易摩擦而言,商贸流通企业需要充分利用国际贸易中的各项规则进行有力回击,既要在合作中共赢,也要在自身利益问题上把握立场;产品质量管理是所有企业都应当重视的问题,对于发展对外贸易的商贸流通企业而言,产品质量是其进入国际市场的第一道“关口”。此外,在产品质量过硬的基础上品牌建设同样重要,品牌是打开市场的另一把“钥匙”,是公平参与国际竞争的核心要素之一;“一带一路”为商贸流通业的国际交流提供了重要契机,也为企业投资创造了无限的机会和可能,但需要商贸流通企业始终保持清醒头脑,避免因过度炒作概念而盲目投资并最终造成资源浪费;供应链管理较为考验国内商贸流通企业的跨国经营管理水平,是检验企业实力的“试金石”,商贸流通企业需要将国内供应链管理延伸至国际,将本土企业供应链拓展至“一带一路”沿线企业,不仅是贸易跨度加长,同时贸易时间延长,需要商贸流通企业具备技术能力强、物流效率高及交易成本低的供应链管理能力。

“一带一路”实施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既是风险也是商贸流通企业提升自我管理和经营能力的平台。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背景下,商贸流通业的发展面临诸多挑战,科技的进步和行业发展的变化逐步形成了企业的“筛选机制”,势必淘汰落后的企业而将具备与时俱进能力的企业推向新的发展高峰,这是新时代背景下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一带一路”是国家的重大战略,不仅仅是国内企业发展的重要机遇,同样也是世界范围内推动共同发展的重要平台。因此,商贸流通业在“一带一路”实施的背景下需要加强努力,既要应对挑战,更要充分利用机遇,切实推进自身转型升级发展,形成行业发展新的格局,以充分发挥自身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巨大贡献作用。

参考文献:

1.李丹,崔日明.“一带一路”战略与全球经贸格局重构[J].经济学家,2015(8)

2.黄雪宁.“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模式创新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7(23)

3.夏先良.“一带一路”助力中国重返世界经济中心[J].学术前沿,2015(12)

4.陈伟光,郭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的潜力估计与区位选择[J].宏观经济研究,2016(9)

5.G30秘书处.“一带一路”大流通与中国流通业“走出去”[J].中国流通经济,2017,31(6)

6.林英泽.“一带一路”战略区商贸流通效率提升路径探讨[J].经济问题,2016(12)

猜你喜欢
对外投资商贸流通国际贸易
警惕国际贸易欺诈
点扬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当前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动因探究
我国产能过剩问题产生的原因与对策探究
企业对外投资与跨国经营问题研究
2015年《国际贸易》月刊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