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教育的春天

2018-12-25 06:48奚春雁
计算机教育 2018年1期
关键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学研究教育工作者

奚春雁

岁末年初,是总结和展望的时节。每每于此,不由得回顾一年来的期刊内容:或欣慰那些特约文章的亮点,或惋惜那些精心策划却没有刊出的专题。无论如何,迎接2018年的心情是欣喜的,因为充满希望。这希望来自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更来自于计算机教育教学一线的老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提出“推动学科交叉融合,鼓励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交叉,探索支持教育科学研究”,并计划在信息学部增设F0701申请代码,鼓励结合中国实际,探索教育科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这种纲领性的计划对于从事教育科学基础研究的老师们来说,不正是一股暖人的春风吗!既然教育科学基础研究需要系统部署、协同推进,那么哪一个学科发展速度快、覆盖面广、影响力大、与其他学科联系密切,哪一个学科的教育研究就越具前瞻性、开拓性和统领性,而计算机科学恰恰就是这样的学科!

于是乘着这样的春风,我们前不久搞了一次以“计算机教育科学研究”为主题的专栏沙龙,约请了十几位从事一线教学工作的青年教师,探讨中国计算机教育内容、方式和科研等与美国相比有什么异同?为什么与其他SIG系列相比,SIGCSE鲜有中国计算机教育方面的论文,其原因在哪里?同时对F0701的二级目录或研究方向提出建议,以利于今后计算机教育科研项目的申请。

百年大计,教育第一。一个国家发展的源动力是什么?是人才;人才从哪里来?离不开学校的教育和培养,离不开社会的实操和锤炼,这是教育的大话题,需要所有的教育工作者去潜心思考和研究。只有提高了教育水平,才能增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但很久以来,大家都觉得中国的教育不尽如人意,许多瓶颈性基础科学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自然科学对教育科学研究的支持不足,人文社科与自然科学的交叉和协同创新也亟待加强。不是教育工作者不努力,是主体工作重心的导向在起作用。应该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这一举措,无疑会成为教育科学研究的助推剂,在这种助力作用下,将会迎来科研与教学的重构、教学规律与教育管理的重构、认知规律与课程体系的重构……

如果说教育科学基础研究的关键在于深化学科交叉融合,那么不用说多媒体技术、物联网和人工智能,仅仅大数据就驱动着历史学、经济学、新闻学等几乎每一个学科研究的变革,甚至一门Python语言都可以支撑整个统计学界,因此计算机教育科学基础研究的本身就是学科交叉融合;同时,计算机科学是以数学、物理、电子、自动控制等多个基础科学为基础的学科,所以可以说计算机教育科学基础研究本身就能够夯实教育科学的基础。如果这种研究需要单点突破的话,那么从计算机教育基础科学研究开始,本身便具备了向系统创新转变的无限可能和前景。

那么,作为展示计算机教育教学研究成果的窗口,《计算机教育》杂志必将迎来一个为解决教育发展中的各种问题而整合聚力的大好时机,一个为推动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和创新人才培养而悉心泼墨的温暖的春天。事实上,关于教育研究的内容,我们早在几年前就开始了。我们策划的“名师讲堂”栏目,专门邀请教学名师来展示他们对教学和人才培养的独到见解;我们策划的“校长专访”栏目,就是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来听一听高校领导对教育的所想所为,学习其精神、监督其举措;我们为教育研究活动特别策划的“言十系列”文章,是一种集思广益的创作,是一支由多位身经百战的老院长组成的精良团队的发声。我们的目的就是为了举计算机教育界之实力,强中国教育之地位,培养更多更好的新时代需求的信息科技人才。

我们期待在这样一个春天里,涌现出一批真正的教育家;我们期待《计算机教育》杂志成为孕育的沃土和发掘的园地;我们更期待通过这样的探索和研究,中国的人才培养能够有重大突破,从此世上再无“钱氏之问”。

猜你喜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学研究教育工作者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对新时代教育工作者师德师风建设的探究
常见基金项目的英文名称(一)
常见基金项目的英文名称(一)
欢迎订阅《纺织科学研究》
纺织科学研究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德国早期儿童教育工作者严重短缺
童第周:中国海洋科学研究奠基者
我校喜获五项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