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 林

2018-12-25 05:50叶正亭摄影祁金平
艺术品 2018年11期
关键词:狮子林假山苏州园林

文/叶正亭 摄影/祁金平

列入 “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苏州九个古典园林,自然是各有各的风格,从造园艺术角度来说,更是各具特色。同样的亭台楼阁,却是无一雷同。苏州园林的精妙之处,便存于此。

苏州园林的造园手法,归结起来是四大要素:叠山、理水、建筑、花木。叠山第一,故苏州园林假山多。论苏州园林假山,最美是两处,一是环秀山庄,二是狮子林。环秀山庄的假山与拙政园文徵明手植的紫藤和织造府瑞云峰共推为“姑苏三宝”。狮子林则因拥有国内尚存最大的古代假山群,有“假山王国”的美誉。

狮子林始于元代,乾隆帝六次到苏州,六次游了狮子林,有一次,他在假山里钻来钻去,感觉很有趣,便提笔写下“真有趣”三字,一旁陪同的苏州王状元一看,觉得皇帝题出这样三个字,流传后世恐失水准。灵机一动后便向乾隆说,“有”字写得非常好,能不能将这个字赐给我。乾隆何等聪明之人,一点即悟,当下顺水推舟,留下“真趣”二字,便是狮子林真趣亭的由来。

用“真”“趣”两字来形容环秀山庄和狮子林的假山最为贴切。

假山之“真”:环秀山庄

狮子林——岛形假山

环秀山庄以假山闻名于世,这是中国清代叠山大师戈裕良的作品。我国建筑教育和建筑史学科的肇始人刘敦桢先生在《苏州古典园林》中评价说:“苏州湖石假山当推此为第一。”古建筑园林艺术专家陈从周先生甚至以中国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李白和杜甫的诗相比拟:“环秀山庄假山,允称上选,叠山之法具备。造山者不见此山,正如学诗者未见李杜。”那么环秀山庄的假山究竟好在何处?我以为好就好在那份“真”。

环秀山庄的假山分主山、次山。主山位于池东,次山迤北。主峰高7.2米,叠成崖峦状突兀于前东南,动势朝向西南,左右设以峡谷,置以平桥,以三个较低的次峰环卫陪衬。西南角石壁向外斜出,石卷做成斜涡,形成上下二层,或用大小卷错综组合,使表面有涡或小洞,既能自然采光,又发挥了承受上部壁体的作用。东南角石壁用垂直凹槽为主,与小圆柱相组合,使凸起部分高低不平如钟乳状。东北土坡上的散点叠石,和次峰一起映带主峰,余脉不尽。

主山分前后两部分,东北部以土坡作起势,西南部累叠湖石,其间有两幽谷,一自南向北,一自西北向东南,会于山之中央,将山分为三区。前山全部用石叠成,后山临池用湖石作石壁、涧谷。前后山混成一体,如山脉奔注,忽然断为悬崖峭壁,止于池边,峰态倾劈,有直插江边的磅礴态势。

山径长60余米,盘旋上下,危岩峭壁,峡谷栈道,石室飞梁。湖石大部分有涡洞,少数有皱纹,杂以小洞,和自然真山接近。

环秀山庄——雪景

狮子林——池榭

环秀山庄——假山池景

狮子林——晨雾石峰

山顶采用穹窿顶或拱顶结构,犹如喀斯特溶洞,逼真而坚固,历时200余年而无开裂松动。恰似戈裕良所言:“只将大小石钩带联络,如造环桥法,可以千年不坏。要如真山洞壑一般,然后方称能事。”

山径据险而设,盘旋而登至高处,如处悬崖之上。经小径入洞室,采用钩带法,钩带大小石叠造洞顶,洞高不及丈,洞直径约3米,高约2.7米,中设石桌石凳,可供小憩,以发圈起拱手法,用合于自然结构的岩层纹理,由不规则的卷涡做成洞顶钟乳石垂挂,顶壁一气成为穹形,无刀砍斧凿痕迹,不仅得洞之形,且得洞之骨。洞四壁有透光通风孔穴五六处,即使在最阴沉的白昼,也能辨别人形。石桌旁有直径约半米的石洞凹陷地下,微见池水,使天光水色映入洞中。出洞便是山涧峡谷,宛如山峡,洞中有小洞凹入山体,散点峰石和步石,四周石壁耸立,磴道涧流会于步石,与真山涧无异。

出洞仰视,始见苍穹,4米高的峭壁对峙如一线天,这是苏州园林中唯一的实例,有隔离天日之感。

主峰峦头迭有通道,为洞上之洞,在苏州古典园林中所仅见。穿过峦头通道,过湖石迭成的山涧石梁,左瞰池水,右临曲涧。石壁占地甚微,却有洞、壑、涧、谷、悬崖,构筑自成一体,又与主山互应。

主山前山与后山间有两条幽谷,一为从西北向东南的山涧,一为东西方向的山谷,涧谷会合于山之中央成丁字形,把主山分割成三部分。前后左右呼应,崖道、峭壁、山洞、幽谷、石室、危径、磴道、飞梁、峰峦,山势起伏,岩脉石理,浑如天成。远观近赏,两相得宜,步移景异,变化莫测。主山后山东北角余脉处,立石峰一座,为环秀山庄唯一石峰。

环秀山庄的面积不足三亩,假山占地更是不过半亩,却是达到文震亨所谓“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的境界。

环秀山庄假山之“真”,真在哪里?

其一是得益于叠山大师戈裕良独创的“钩带法”。所谓“钩带法”,即用砂石灌注石缝,使假山既浑然一体,又可坚固千年不败;选材上则多选有涡洞、少数有皱纹、杂以小洞的太湖石,以求逼肖真山。

其二则是叠山时所蕴含的“取舍”精神,通过对自然景物特征的舍取,取其“精神”,去其“糟粕”, 正如绘画“凡经营下笔,必留天地。”作画如此,叠山更是如此。叠山者“胸有万壑”,假山方能“未山先麓”。

苏州环秀山庄假山“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便是所谓的“真”。

假山之“趣” :狮子林

狮子林的假山究竟趣在何处?以至于让乾隆皇帝六次畅游,还下令在北京圆明园、承德避暑山庄内仿建了两座狮子林。

狮子林的假山首先是形有“趣”。那千姿百态的湖石,多数像狮形,大小小有五百来头,有怒吼的,有憨睡的,有嬉戏打闹的,或躺或立,或大或小,或肥或瘦。也有像鼋的,像鱼的、像孔雀的,还可找到十二生肖图,真叫人看得眼花缭乱。当然还有小方厅院中有那座著名的假山立峰——九狮峰,在上面找出九头狮子,已经成为游览狮子林的首要乐趣。

其次是行有“趣”。狮子林假山像一座曲折迷离的大迷宫,分上、中、下三层,共有9条山路、21个洞口。沿着曲径磴道上下于岭、峰、谷、坳之间,时而穿洞,时而过桥,高高下下,左绕右拐,来回往复,奥妙无穷。假如两人同时进山,分左右路走,那更是妙趣横生,忽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少顷,明明相向而来,却又相背而去,咫尺之间可望而不可及。乾隆皇帝当年就曾在狮子林的假山中迷路,整整一个时辰,找不到出口。

再次是艺有“趣”。狮子林不但在古典园林中据有重要一席之地,而且与当代艺术也相关。已故著名画家吴冠中认为:“苏州狮子林其实是抽象雕塑馆。中国人欣赏的太湖石是由独立的石或石之群体构成,园艺家的高品位审美观早已潜移默化地感染着普罗大众。用点、线来构成抽象的石群之美,同时凭点、线的疏密表现块面之多样,则画面必然是抽象形式了。人们开始也许不接受,于是织入回廊、亭榭、浮萍、游鱼,引导人们跨入园林,进入园林,便浸入了抽象画境。”吴冠中对狮子林情有独钟,画过许多狮子林的彩墨画,有一幅彩墨画《狮子林》在2011年的北京保利春季拍卖会上以1.15亿元人民币成交。他说:“我作过一幅《狮子林》……画面五分之四以上的面积表现的是石头,亦即点、线、面之抽象构成,是抽象画。我在石群之下边引入水与游鱼,石群高处嵌入廊与亭,一目了然,便是园林了。”这段话更是点出了狮子林的艺“趣”所在。

有诗言:“花如解语还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古往今来,中国文人对山、对石有一种特别的偏爱,这也使得中国古典园林的建筑有了“无石不园”之说。所以苏州环秀山庄和狮子林的假山最大的特点合起来就是“真趣”,真性情、真情趣、真胸怀。园林假山与周围的花草树木、亭台楼阁一起构筑了“无声的诗”“立体的画”。

猜你喜欢
狮子林假山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景致与情思”课程设计
苏州园林的秋,美得太惊艳
苏州园林修复面貌之谜
云林清閟与狮子林仿建
勘误说明
图画与园林的互动—倪瓒(款)《狮子林图》及其清宫仿画研究
苏州园林:咫尺之内再造乾坤
书 画
调皮的小猴子
假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