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蔬菜2017年产销形势及发展建议

2018-12-25 07:11周佳燕杜叶红李婧
长江蔬菜 2018年21期
关键词:产地浙江省蔬菜

周佳燕 杜叶红 李婧

导读:2017年浙江省天气条件总体利于蔬菜生长,蔬菜产量增加,市场供应充足,价格有所回落。本文通过阐述2017年浙江省蔬菜产业全年生产情况和价格走势特点,针对性分析影响产销的主要因素,并提出加强主体培育引导合理种植,推进标准化生产、轻简化栽培和强化品牌建设促进产销对接等发展建议。

2015年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强农业供给侧改革,2017年是政策实施的第二年,受近年来蔬菜生产效益良好的影响,在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和产业扶贫的攻坚战略中,蔬菜产业依然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选择之一。总体来看,2017年全国市场蔬菜产业继续保持稳步发展的态势,供应总体充足,价格同比略降[1~3]。由于2016年整体效益较好,加之2017年天气整体利于蔬菜生长,2017年浙江省蔬菜产业总体发展良好,全年蔬菜播种面积63.82 万 hm2(957.3 万亩),产量 1 858 万 t,产值 500 亿元以上,与2016年相比面积、产量增加,产值基本持平。2017年浙江蔬菜市场供应充足,价格总体低位运行。

本文涉及蔬菜价格分析部分,数据来源于浙江省农产品监测预警平台(http://111.1.62.145/main.jsp)中监测的25种主要蔬菜(大白菜、普通白菜、结球甘蓝、花椰菜、萝卜、胡萝卜、黄瓜、西葫芦、冬瓜、番茄、辣椒、茄子、菜豆、豇豆、菠菜、芹菜、莴笋、大葱、韭菜、大蒜、茭白、莲藕、芋艿、瓠瓜、南瓜)的产地批发价格。

1 蔬菜生产形势

1.1 上半年

2016年冬季至2017年春季气温较常年偏高,蔬菜生长速度加快,以青菜、萝卜、甘蓝、花椰菜、莴笋、芹菜等为主的冬季蔬菜增产明显,秋延后栽培茄果类蔬菜采收期延长、产量增加,部分品种如温州等地冬春季蔬菜优势品种花椰菜因种植面积增加、增产明显,短时出现供大于求而滞销的现象。2月天气持续晴暖,绍兴地区大棚南瓜、黄岩大棚茭白等较往年分别提早1~2周上市。3月随着气温不断升高,普通白菜逐渐抽薹开花,上市量减少,而大棚茄果类、瓜类蔬菜采收上市量逐渐增加。4~5月气候适宜,各类蔬菜生长良好,产量较高,如苍南番茄667 m2产量同比增加48.8%,慈溪、余姚等地榨菜667 m2产量增加25%以上。6月气温偏低,入梅后暴雨、强对流天气频繁,蔬菜坐果率下降,尤其是21~25日,浙中南地区连续暴雨天气,多处蔬菜基地被淹,在地蔬菜及设施损失较重。

表1 2013-2017年25种主要蔬菜产地均价

1.2 下半年

7月起持续高温天气,部分平原叶菜类蔬菜播后出苗困难或出现生长萎蔫等现象,瓜类、茄果类、豆类蔬菜坐果结荚困难,部分山地茄果类、瓜类蔬菜因缺乏灌溉设施出现生长停滞、枯萎死亡、病害多发等现象,产量有所下降。8月中旬起的雷阵雨天气和9月中旬台风“泰利”带来的降雨缓解部分旱情,9月下旬起晴雨相间、温度适宜,天气条件利于在地蔬菜生长,秋冬季蔬菜产量高于往年。

2 蔬菜价格走势

2.1 总体价格水平低

图1 2016-2017年25种主要蔬菜产地批发价走势

图2 临安区7~9月山地蔬菜产地均价走势

图3 四类蔬菜产地价格走势

2017年浙江省25种主要蔬菜产地批发价为3.57元/kg,为近5年来最低,明显低于2016年的4.21元/kg和2013年的 3.74元/kg(表1)。

2.2 全年价格波动小,但上半年菜价同比下降明显

较之2016年,2017年25种主要蔬菜产地价格波动较小,除7~9月价格略高于2016年同期外,其他月份均低于上年水平,菜价月间环比波动在1.4%~16.9%,而2016年菜价月间环比波动范围4.5%~33.2%(图1)。2017年上半年浙江省蔬菜价格大跌。据浙江省生产信息网监测,上半年全省25种主要蔬菜产地批发价为3.37元/kg,同比下跌24.3%。其中6月25种主要蔬菜产地批发价仅为2.81元/kg,为2013年之后5年以来同期最低值。

2.3 山地蔬菜价格提高明显

7~9月为浙江省山地蔬菜上市集中期,据浙江省生产信息监测网监测,第三季度25种主要蔬菜的产地价格上涨明显,环比增加23.1%,同比增加6.6%。以山地蔬菜主产地杭州市临安区三季度旬度菜价波动为代表(图2),临安区7~9月山地蔬菜产地均价为4.91元/kg,同比增加20.9%;除8月下旬价格略低于2016年,其他时间均高于2016年同期水平。

2.4 茎菜类、果菜类价格波动较大

上市价格主要受上市时间和供求关系影响,价格波动体现了上市初期量少价优,大量上市后量多价跌的规律 (图3),2017年天气条件利于蔬菜生长,上半年部分茄果类上市较为集中,价格波动较大,下半年受上半年菜价低迷影响,种植主体积极性有所下降,茎菜类量少,价格起伏较大。

图4 2016-2017年常见代表性蔬菜产地均价对比

2.5 常见代表性蔬菜品种价格分析

以浙江省常见代表性蔬菜青菜、芹菜、茄子、番茄为例,2017年4种常见蔬菜产地均价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芹菜和茄子降幅较大,分别为25.5%和 22.1%(图 4)。

3 影响产销的主要因素

3.1 客菜对浙江省蔬菜市场冲击大

近年来,全国蔬菜播种面积和产量呈现稳步上升态势。据统计,2012-2016年全国蔬菜面积年均增长2.34%,产量年均增长3%左右;2017年全国蔬菜播种面积涨至2 200万hm2,总产量达8亿t左右。吴罗发[3]研究指出,目前中国蔬菜总量上仍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金昌林等[4]指出,2010年浙江省全年蔬菜消费总量1 261.91万t,省外调入量为281.51万t,占22.3%;徐云焕等[5]指出,虽然随着基地生产水平和抗灾能力的提高,浙江省蔬菜综合生产和应急保供能力得到增强,但浙江省蔬菜消费量仍有一定比例需省外调入,客菜对浙江省蔬菜市场冲击仍然较大。

3.2 跟风种植现象较普遍

受部分蔬菜品种前几年种植效益高的影响,2017年种植面积增加明显,出现丰产不丰收的现象甚至造成农户亏损。上半年温州市花椰菜种植面积同比增加 38%,1~3月,产地价格在 0.3~1.1元/kg低位徘徊,大部分农户出现亏损;长兴县大棚芦笋总面积780 hm2,其中投产面积693.3 hm2,同比增加20.9%,产地均价低于2016年,效益下降。

3.3 生产成本高

一是劳动力成本高。浙江是中国经济最活跃的省份之一,劳动力成本支出是目前生产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温州等发达地区每人用工费高达150元/天。二是土地租金高。湖州等地平均土地租金为1 000元/667 m2,宁波等地土地租金一般在800元/667 m2左右,部分地区高达1 500元/667 m2。

3.4 优质难以优价

近年来,浙江省积极推行蔬菜标准化生产,在确保蔬菜质量安全的同时积极发展精品蔬菜,打造精品蔬菜品牌。目前浙江蔬菜主要流通方式仍是农贸市场批发,优质蔬菜难以体现明显优价,精品效应不强。

4 发展建议

4.1 加强主体培育,引导合理种植

积极培育新型种植主体,加大菜农生产技术培训,特别是散户种植主体的培训力度,提升蔬菜生产水平。加强蔬菜信息监测,及时发布预警信息,结合全国蔬菜产业形势,做好产销形势分析与后期展望,引导菜农增强市场意识,指导科学生产。根据区域特色,优化生产布局,推进区域专业化生产。结合产业需要,每年年初发布主导品种种植目录,做好灾前预警、灾后指导等工作,引导菜农合理种植。

4.2 推进标准化生产及轻简化栽培

加大蔬菜标准化、清洁化生产推进力度及推广范围,强化生产过程风险管控,积极打造“放心菜园”,努力创建可看、可学的示范基地。开展标准化生产指导,及时发布安全用药指南,不定期发布蔬菜安全生产管理建议,夯实标准化生产水平。大力宣传并推行轻简化栽培,鼓励引导并创造条件加大“机器换人”推广和扶持力度。农技部门应以项目为抓手,加大标准化生长过程中轻简化栽培技术的集成与应用,并做好推广和服务工作。

4.3 强化品牌建设,促进产销对接

一是鼓励和引导生产主体申请使用 “三品一标”。为进一步推动蔬菜品牌建设,提升蔬菜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针对有品牌的农业企业开展产品评比等活动,加大品牌宣传力度,鼓励在做好品质蔬菜的同时打响蔬菜品牌。

二是鼓励举办展示展销活动。继续做好浙江省每年8月初举办的浙江精品果蔬展,每年11月举办的农业博览会,同时鼓励地市在本市范围内举办相关展示展销及相关农业部门带领蔬菜企业到外省进行展示展销,促进产销信息互通和对接。

三是鼓励拓展多种经营模式。大力推进蔬菜“直供直销”“基地+收购网点”“基地+商超”“互联网+”等蔬菜营销模式,拓宽营销渠道,鼓励订单生产,确保产销顺畅。

猜你喜欢
产地浙江省蔬菜
《初心》
奇怪的蔬菜
蔬菜
浙江省第一测绘院
警惕“洗产地”暗礁
2018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
食物离产地越远越好
测定不同产地宽筋藤中5种重金属
2017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
RP-HPLC法同时测定7个产地天麻中5种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