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教多学”在散文教学中的运用

2018-12-25 12:24刘山领
基础教育参考 2018年20期
关键词:少教多学散文课文

刘山领

打造高效课堂教学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而“少教多学”是打造高效课堂的有效方法。“少教”不等于不教,“多学”也不是让学生没有目的地学。“少教多学”的教育思想,是提倡教师重引导、重点拨、少讲解,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秩序地进行学习讨论,进而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形式来解决问题,提升学习能力,使教师从讲授知识转变为指导学法,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参与学习。可见,“少教多学”是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抓手。

一、 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少教多学”的意义

一是“少教多学”突出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的出发点是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而学生自己获得的知识、学到的技能才是最牢固、最有效的。有的教师认为讲得越多,学生就学得越好。其实不然,根据著名的学习金字塔理论,塔尖是“听讲”,但这种常用方式的教学效果却是最差的;最后一种是在金字塔的基座位置,这种学习方式是“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可以让学生记住90%的学习内容。而学习效果在30%以下的几种传统方式,都是独自学习或被动学习;而学习效果在50%以上的,都是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习。可见,传统“教师满堂讲,学生被动听”的课堂模式往往费力不讨好,就像农民种庄稼一样,种得太密反而收成不好。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是一个引导者,绝不是唯一的主角;教师讲得越多,学生就会变得越懒惰,越不爱动脑筋,越缺乏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是“少教多学”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一共有五册,每册四个单元,每个单元都有三四篇相同体裁或相近的课文,而选修教材也有好几十篇课文。高中课程多,每学期的语文课时量很有限,如果教师仍然一篇课文接着一篇课文按部就班地教学,显然时间不够用。学生在学习中也必将感到厌倦、无聊和乏味。怎样才能使学生长久地保持学习兴趣,又能高效地把握好文章的重难点呢?“少教多学”是一条有效途径,也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必经之路。

三是“少教多学”可以实现教与学的双赢。教与学是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教师的教可以促进学生的学,学生的学又会反过来促进教师的教,可以让教师不断改进自己教的方式、方法,最终使师生共同提升。然而,有些教师的课堂教学只重视教师如何教,却忽视了学生如何学;课堂上教师唱独角戏,只管按自己的思路去教,不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已有经验,不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造成了“教”与“学”的分裂。“少教多学”从过多依靠教师对知识的教授,转向注重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让学生利用各种现代学习资源来使自己的学习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实现教与学的双赢。

二、“少教多学”

在高中现当代散文教学中的运用

一是教师要转变传统观念,树立“少教多学”的新理念,并且要积极行动,不断反思与改进。俗话说:“懒教师,勤学生;勤教师,懒学生。”若课堂上教师将一切都“包办”了,学生就会越来越懒,主动性越来越差;若教师“懒”一点,把学习任务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分析,就会使其主动性越来越强、积极性越来越高。

二是要授之以渔,即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习散文的方法。掌握正确的方法,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散文教学要抓住文眼,理清脉络;含英咀华,品味语言;由形入神,体悟情感。以《囚绿记》为例,可先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然后以“绿”为线索,理清文章思路;接着让学生找出常春藤的特点,品味文中描寫“绿”的句子;最后,体悟作者的情感。教师要把这些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在散文学习中尝试运用、反复训练,逐步掌握散文学习的技巧,达到提高鉴赏散文能力的目的。

三是大胆放手,充分相信学生。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思维的发展,他们面对问题也有了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理解分析能力。所以,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习中得以体现。以《故都的秋》为例,学生通过对故都“清”“静”“悲凉”的秋景的分析,通过对南方之秋和北方之秋的对比,以及最后一段文字“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很容易找出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情感,体会到作者对故都之秋的喜爱和留恋之情。在教学中,教师只需做适当的点拨即可,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分析来理解文本、体悟情感。因此,教师要大胆放手,多给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的机会,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四是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学生才能学得快乐,教师才能教得轻松。例如,在学习《囚绿记》时,可让学生把陆蠡受审环节改成课本剧,由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并在年级内进行比赛,评出优秀班级。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活动中提升能力。

五是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有很多时间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急需提高教学有效性。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很多内容可以通过自主学习来掌握,有些内容可以通过合作探究学习或教师点拨完成。能通过自学掌握的内容,可以让学生在课下解决;需要合作学习的内容,可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解决,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或检查作业的方式来检测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课堂上,教师只讲解难点、强调重点,要把更多时间交给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生的潜力不可低估,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为学生创造展现才能的机会,这样学生就会有所发现并有所创造。

三、结束语

总之,在现当代散文教学中,教师要转变传统观念,树立“少教多学”的理念。在课堂上,教师要当好引路人,引领学生运用正确的方法分析散文内容,逐步掌握散文学习的技巧,提高散文鉴赏能力。同时,还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参与课堂活动,通过自主学习,指导他们养成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通过合作探究学习,增强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提高其语文学习能力。

(责任编辑 郭向和)

猜你喜欢
少教多学散文课文
我与风
2021年《俪人·西部散文选刊》精品奖(30名)
2021年《俪人·西部散文选刊》评论奖(10名)
生与死的尊严(散文)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少教多学”在中职计算机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