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生规划引领学生自主发展

2018-12-25 12:24孔令国
基础教育参考 2018年20期
关键词:规划目标职业

孔令国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有些高中生在生理、心理发展及道德意识方面均出现了明显的偏差,造成了心理上的种种矛盾和冲突。尤其是县域高中,随着农村“留守少年”的增多,学生敏感脆弱、自暴自弃、焦虑自闭和孤僻自卑等心理状况日益突出,不少学生还任性放纵,存在着“学习无动力、升学无厚望、人生无规划、发展无方向”的现象。同时,单靠强制性和单纯的说教进行道德行为的养成教育,脱离学生实际,难以达到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

现代德育观认为,学校教育的根本指向应是学生的自我发展,学校应为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和完善创造条件。特别是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倡导选择性教育和选课走班,用人生规划引领学生,必将成为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德育形式。山东省宁阳县第一中学(以下简称宁阳一中)作为县域高中,在用人生规划引领学生自主发展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走出了一条“让每个学生的生命绽放光彩”的发展途径。

一、建立自上而下的研究与执行系统,

实现人生规划的立体驱动

宁阳一中为更好地用人生规划引领学生自主发展,规划建立了四级人生规划研究与执行框架,自上而下,立体驱动。

一是成立“以人生规划引领学生自主发展”研究委员会。其成员包括校级干部、学校学术委员会成员、专家学者、年级和学工处的相关人员,以及部分学校家委会成员、社会人士,同时吸纳部分班主任参与,在学校全面展开“通过引领学生开展人生规划实现自主发展”的课题研究,并将其分为“留守儿童的心理状态及应对策略”“农村学生学习动力研究”“农村学生职业生涯预期研究”三个子课题,为学生人生规划的总设计和指导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是成立年級人生规划策略研究小组。其成员主要是年级管理人员、全体班主任及部分年级家委会成员,他们在学校人生规划研究框架下,结合本年级实际,进一步细化人生规划措施,使其更具操作性。同时,制定《宁阳一中学生人生规划手册》,督促和指导各班人生规划的开展。

三是成立班级人生规划执行小组。其成员由班主任、任课教师、班级家委会成员和部分学生代表组成,主要负责落实学校和年级要求。根据全员育人导师制要求,由任课教师担任学生学业和人生导师,对学生起到指导、督促的作用,使人生规划真正“发生”在学生身上。

四是成立班内人生规划互帮小组。其成员主要由具有相同或相近职业倾向和人生规划的学生组成,每组5人,并配备一名指导教师,以起到相互促进、相互监督、共同进步的作用。同时,以小组为单位参加综合社会实践活动,共同体验,共同进步。

二、搭建认识自我平台系统,

了解学生职业发展倾向

一是开设人生规划校本课程,引导学生提升自我认识水平。科学的人生规划应该建立在正确认识自我的基础上。虽然高中生的自我意识正在逐渐增强,但他们还是不能较全面地了解自己。学校通过“我是谁”“人生的价值”“信仰与命运”“潜能与职业”“智商与情商”等课程,从多方面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为其人生规划奠定基础。学校还邀请不同职业背景的家长或校友走进课堂,介绍相关职业的发展情况,为学生规划人生提供参考。

二是开展主题活动,引导学生深化自我认识。主题活动是人生规划的主要平台和有效途径。学校利用各种主题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如开展“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我和我追逐的梦想”等主题班会,让学生知道现实与理想的差距;通过“书写个人小传”“我是谁”“十五年后的我们”等情景剧表演,引导学生增强自我认识,了解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为制订自己的“高中企划案”奠定基础。

三是开展实践体验活动,提升并深化学生的职业体验。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走进工厂、社区等,提升并深化他们的职业体验。如进入科研院所实验室做实验、到法院旁听等,填写“职业去向规划表”,使学生对职业有新的认识。这样,使学生通过自己的经历与感受,对自我能力、角色及职业进行探索与思考,从中了解从事某种职业的行为准则和所应承担的责任。

四是开展名人访谈活动,以榜样带动学生认识自我。学校根据专业特点,邀请了许多活跃在各个领域并做出了不凡业绩的“职场名人”和校友,定期开展“达人访谈”活动,并撰文刊登在校刊《洸河》上。学校每月开展2次以上的访谈活动,引导学生寻找榜样,并从榜样身上看到奋斗的方向,汲取力量,为人生发展注入新动力。

五是实行自我测量评价。依靠综合素质评价,让每一名学生建立成长日志,也可借助量表测查学生的职业发展倾向;发挥“阳光会客厅”心理咨询室的作用,做好个别咨询和集体辅导,帮助学生解决人生规划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

三、建构人生规划目标系统,

引领学生自主发展

一是指导学生设立人生目标。根据学生对自我的认识,如性格特征、优点和缺点,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确立人生目标,包括学业目标、职业目标和生活目标,以准确定位自身角色。这里的学业目标主要指学业成绩所达到的水平,职业目标主要指职业发展的方向及职业所需的“规则、选择、准确、落实”等特质,生活目标主要指做一个具有“忠诚、坚韧、合作与交流、责任与担当”等思想品质的人。

二是形成职业规划。分解目标是构建实际行动与目标的桥梁,也是实现梦想的有效途径。学业目标可以和职业目标结合起来分解,通过了解不同职业的基本情况、行业前景、工作任务和社会责任,并结合职业目标对应的专业、需要的知识储备和能力储备,了解哪些大学(主要指综合类大学)的专业更出色或对从事这个职业更有利,以及其所需要的学业成绩和能力要求,然后再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和差距,形成自己的职业规划,科学合理地确定选考科目和专业志愿。

三是设置分期目标。从学业目标、职业目标、生活目标三个方面建立自己的长期、中期、短期目标。其中长期目标指高中三年目标,中期目标指学年目标,短期目标指学期目标。学业目标和职业目标可在不同年级各有侧重,如高一年级侧重“认识自我,明确目标”;高二年级侧重“认识自我,调整目标”;高三年级侧重“转换角色,迎接挑战”。生活目标可分为三个层次:基础层次(遵规守纪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发展层次(意志品质、尊重与负责教育)和优秀层次(理想与思想方法、竞争意识教育)。每个学生的目标还可以再细化,建立自己的微观目标系统,即月计划、周安排和天计划。

四是制作《宁阳一中人生规划手册》(以下简称《手册》)。主要分为学业目标、职业目标和生活目标三个系统,每个系统包含个人特点现状分析、实现目标的实践途径及分析,以及每个阶段所达到的目标、策略、途径和目标达成的表现方式。每个学生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确定个人目标,并对目标进行分解,科学制订达成目标的策略,形成具体的行动计划。学生按照《手册》规划未来的学习和生活,确保目标的达成。

四、建立人生规划保障系统,

保障人生规划顺利实施

一是实施全员育人导师制。全体教师既要教书育人,还要担任学生的生活导师。以相邻的两个班级为单位组成导师工作小组,两个班主任分别任组长和副组长,将班内学生“承包”给各位任课教师,每位教师都兼任学生生涯规划导师,指导5位职业倾向和人生规划相同或相似的学生。导师将全程参与学生人生规划,指导学生自我检查,提高自我认识水平。同时,引导学生做好人生规划,填写《手册》;督促学生完成日目标、周目标和月目标,引导学生达成在校期间的人生目标。

二是实施《宁阳一中人生规划达标量化评价方案》。学校将每一项计划都设置了学分,对应学生必须完成的任务;每一项计划还另设附加分数,作为奖励分,由导师做好日常评价记录,学期末再由班级人生规划执行小组对学生人生规划完成情況重新评估量化,最后得出学生学期量化评价结果和学年量化评价结果,以便及时对学生进行奖惩。同时,也对导师的育人工作进行量化奖惩,以调动导师的育人积极性。

三是进一步完善家委会制度。学校建立的家委会有着完善的组织机构和科学的运行机制,而且校级、年级、班级均建有家委会,并成立了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培训。在人生规划中,家长的参与成为了学生确立和实现人生规划的最大助力。应该说,学生对于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家庭因素的影响,家长对于孩子的期望及家长自身对于职业的看法和选择也会影响子女对未来的规划。可见,家庭教育在学生人生规划中至关重要。它与学校教育结合起来,通过建立家校合作机制,可以更好地共同推进学生人生规划的建设。

四是推进“五个一”个性化拓展课程的规划和落实。为帮助学生完成个人规划,学校为学生制订了“五个一”个性化拓展课程,即每年完成一百万字以上的阅读;利用1—2年完成一项高水平的课题研究;每年参与一项志愿活动;每年参加一次国内外游学活动;每年选择一项感兴趣的艺术或体育训练项目。

人生规划教育重在唤醒学生、家长和教师的自我认识。这不仅帮助了学生,也改变着教师,改变着学校。经过几年的规划与建设,宁阳一中“以人生规划引领学生自主发展”的工作成效明显,使学生学会了规划人生,学会了反思和总结,对自己有了更正确的认识,对未来有了美好而合理的期望,从“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为以后更积极主动地走向社会、走向自觉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教师也积极发挥教书育人作用,开始规划自己的教育人生,主动寻求发展,提升教育素养。人生规划教育推动了教育价值的本位回归,使学校步入了可持续发展的快车道。

(责任编辑 张慧籽)

猜你喜欢
规划目标职业
China’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volution
我爱的职业
五花八门的职业
关于马术职业
盯紧!这些将是5年内最赚钱的平民职业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