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之策略

2018-12-26 12:33蔡海娟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教学媒体主动权激发兴趣

蔡海娟

摘 要:课堂教学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而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想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效率,我们语文教师应该在课堂上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注重学生的练笔、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并合理运用教学媒体等个性化的教学手段来打造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那么,如何打造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呢?下面就谈一谈笔者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与看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激发兴趣;有效性;主动权;教学媒体;策略

所谓“高效教学”,就是要求教师最大限度的发挥课堂教学的功能和作用,在单位时间内,即在四十分钟内,教师要最大限度、最完美的完成教学任务,达成育人目标,以求得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如何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同时又避免以往的课堂教学中“灌输式”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是当前教育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激发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学生对学习的热情意味着他们对课堂教学有浓厚的兴趣,并积极有意识地探索他们学习的内容。学生学习兴趣高,课堂教学效率自然也就高了。苏霍姆林斯基先生曾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设置悬念,激发兴趣,这确实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妙方。

二、注重学生的练笔,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阅读文本,特别是阅读名家名篇,既要学读,又要学写。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只靠理解和感悟是不行的,还必须有大量的语言实践。语文课往往是“君子动口不动手”,写的训练常常被拖到课外,课堂书面作业变成课外作业,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也大大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实践证明,把练笔落实在课堂,让学生当堂写,通过教师的巡视指导,可以端正学习态度,提高训练效果——字更端正,正确率更高,速度更快。

在每一篇课文讲读过程中,除了读书之外,都要安排十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听、说、写练习。就是由读迁移到听、说和写,可以是内容的迁移,也可以是语言形式的迁移。

例如:《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一课,在教学最后一自然段时,学生深情地朗读这一段之后,我们可安排这样的写话练习:“根据国际上骨髓捐助的有关规定,骨髓捐助者和受捐人在一年内是不能见面也不能知道对方的身份和姓名的,但一年以后就可以了。

想象一下,一年以后的某一天小钱和那位捐骨髓的台湾青年相遇了,会是怎样的场景?此时此刻,小钱的心情一定是激动的,他会对台湾青年说些什么呢?让我们的心紧紧地贴着小钱的心,将他藏在心里的话语也涓涓地流入你的笔端。”这是内容上的迁移。这个小练笔的设计,非常有意义,不但练习了如何表达自己的感受,更说明只有学生真正有了感受,才能用语言表达出来。另外,我们还可以依据教材特点在课堂上设计仿写、改写、扩写、续写等练笔实践。

三、把课堂主动权还给学生,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给予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

苏霍姆林斯基先生说过:“教室里寂静,学生集中思索,要珍惜这样的时刻。”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中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真正地去想。班级中的每个学生学习能力不尽相同,知识的储备量也不相同,这就要求教师在提问前要有意识地做好给学生留足“想”的时间的准备。课程标准中也指出教师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有一定的时间独立思考,使学生敢想、敢说,不受约束地去探索、思考,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标新立异”,去“异想天开”。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争论中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给课堂教学注入生机。例如《献你一束花》一课,在教学最后一自然段时,我们可以让学生补充课文结尾,这就需要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去思考,去拓展思维空间。

2.多一些问题让学生解决。

正如歌德所说:“要想得到聪明的回答,就要提出聪明的问题。”在长期的教學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课堂提问是唤起小学生求知欲的一条有效的途径,问题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有效的提问能很好地引发孩子们的学习欲望,培养孩子们的思维能力,促进他们阅读水平的提高和阅读技巧的发展。所以,在课堂上我们教师应该抓住每一节课的重点,提出有启发性的、有思维价值和思维容量的问题。并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不同类型的问题。抓住关键,设计富有想象力的问题,巧设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等,都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更有效地落实教学目的。

3.多一些机会让学生体验。

新课程强调学生体验性学习,学生学习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去想,而且还要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嘴说话,用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这不仅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命的活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多创造机会,让学生亲身去体验,去感受,去理解。如:在教学《我的第一首诗》一课时,可以让学生找出描写有关人物片段进行品读,理解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态,让学生来表演,既能过足了演戏的瘾,也学到了知识。

四、合理运用教学媒体,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利用信息媒体技术手段可以创设优美动人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为理解课文内容奠定基础。合理运用信息媒体技术手段,能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优化课堂教学,让孩子们的思维随着情境的引导深入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是一门艺术,充满挑战,呼唤智慧。如何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策略,设计自己个性化的教学,创造独特的教学风格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的教育工作者们都应该努力追求的方向!

猜你喜欢
教学媒体主动权激发兴趣
牢牢掌握国家粮食安全的主动权——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
培育情感之花 铺就成功之路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精细管理才有拆违主动权
中学英语多媒体教学中的媒体选择策略
浅谈夺取战役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