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打“臭脏黑”自媒体已刻不容缓

2018-12-27 08:29□综
职工法律天地 2018年23期
关键词:公关特朗普

□综 河

自媒体行业乱象丛生官媒集体聚焦“臭脏黑”自媒体

近日,《新民周刊》、人民网、新华社等媒体分别从自媒体行业存在的敲诈勒索、传播谣言、洗稿等方面,对自媒体行业乱象进行了全方位的揭露,在自媒体行业内引起了较大震动。

一些自媒体的“操盘手”为之雀跃的流量变现,很可能成为腐蚀中国经济链条的“蛀虫”;他们随手炮制一条谣言,或许正在影响一件国际大事的外交走向;他们贩卖焦虑、狠戳人性弱点,却在无形中扮演了压倒“祖国花朵”的最后一根稻草。

严打,箭在弦上,必须直发。

多家官方媒体揭开了某些商业自媒体赖以生存的商业黑幕:很多自媒体纷纷干起了敲诈勒索企业的营生——他们如同网络黑社会,不仅定期收“保护费”,还隔三差五“组团”精准打击某家企业,甚至和正规记者或公关公司里应外合,尽量在短期内尽可能地榨取企业的媒体投放费。

“更让人气愤的是,这种违法成本太低,让他们更加有恃无恐。”有文章举例称,一些自媒体几乎就是闭门造车——不采访,直接材料整合,再加上道听途说的内容,配上一些不明来源的微信截图,一篇所谓的“独家”爆款就此产生,借此来敲诈相关企业。

新华社刊发题为《燕麦致癌、食盐有毒……自媒体“爆款”食品安全谣言是如何炮制的》,记者调查发现,利用自媒体造谣已呈现公司化运作趋势,形成“以谣生利”的产业模式。

随后,新华社又将目光对准了某些自媒体“黑公关”敲诈勒索的问题上。近日,新华社刊发了《有企业要给上百个自媒体交保护费,有的“黑公关”年收入数千万元——揭秘自媒体“黑公关”》的报道。

该报道称,记者调查发现,一些自媒体靠“黑公关”获取高额利益,有的一年能收数千万元“保护费”,让一些企业闻之色变。

此外,人民网前前后后也接连发布了多篇评论文章,直指“自媒体账号乱象”:《让那些“臭脏黑”的自媒体账号没有市场》《让“没底线”的谣言无法蛊惑人心》《唯利是图的自媒体可以休矣》……

《人民日报》海外版刊发的评论文章认为,揭批自媒体乱象,不是要对所有自媒体“喊打喊杀”,而是对行业乱象的警示。“这不是自媒体的‘至暗时刻’,恰恰是在为自媒体持续健康发展创造环境。”该文称。

该文章还专门针对对央视报道的自媒体行业“洗稿”问题进行了系统阐述。“自媒体洗稿行为本质上与偷盗无异。这种现象的出现固然与自身版权意识和法律意识淡薄有关,但最重要的还是利益的驱使。”文章认为,“洗稿虽可能侥幸获取流量,得一时之利,但如此短视,长此以往可能出现的就是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最终损害所有人的利益,包括洗稿者自己。”

针对媒体集中曝出的自媒体行业乱象,有关方面后续应该会陆续出台相应的举措,一场关于自媒体行业的净化整治行动,或就此展开。

自媒体“黑公关”一家企业给百家自媒体交保护费

每年维护上百家自媒体,单价从每年5万元到数十万元不等,“不交钱,就可能被黑。”一家汽车行业公司负责人吐槽。

近年来,自媒体“黑公关”让一些企业闻之色变。“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一些自媒体靠“黑公关”获取高额利益,有的一年能收数千万元“保护费”。

这家汽车行业公司公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每年要维护上百家自媒体,大部分年合作的单价从5万元到数十万元不等,“即便一些阅读量只有几千的自媒体也得10万元起,说白了就是‘保护费’,不交钱就可能被黑。”

这位负责人给记者出示的一份合同显示,公司与一个自媒体签署了一年10万元的合作协议,协议中明确:“甲方在服务期内享受公关保护,乙方平台上不得出现负面信息。”

一家知名互联网公司遭某自媒体爆料“平台任性罚款,恶意圈钱,搞得商户家破人亡”,企业紧急应对。过了一个月,这家自媒体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连夸这家公司是“史上最大黑马,亮点频频,瑕不掩瑜”。

“这种情况很常见。”另一家公司的公关负责人说,“去年我们也遭受这家自媒体频繁发‘黑稿’,在交了30多万元‘保护费’后,他们立刻主动进行正面宣传。”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中心副教授朱巍说,有些“黑公关”已经形成媒体矩阵,一篇有偿“黑文”能在微信、微博等十多个平台发布,达到颠倒黑白、混淆视听的效果。

记者发现,近年来,企业与自媒体对簿公堂的案例频频出现。途牛网、摩拜、车好多、三快科技、京东世纪、小米、腾讯等一批知名企业都曾对自媒体涉嫌“黑公关”提出诉讼。

业内人士介绍,不少自媒体属于内容创业,赚钱是根本目的,当正常的流量、广告不足以支撑一个工作室的收入时,做“黑公关”便成为某些人的“生财之道”。

记者调查发现,“黑公关”一般有两类:一类是自媒体写企业负面,然后上门“谈合作”;另一类是企业的竞争对手找到自媒体,提供对方负面信息,由自媒体进行传播。

记者采访的一家企业公关负责人说,他们此前接到一家自媒体通风报信,说行业竞争对手找到这个自媒体“准备搞他们的负面”,由于平时和这家企业关系好,所以提前报信。

一位自媒体从业人员告诉记者,有些自媒体可以向企业提供品牌炒作、口碑维护、危机公关等方面的服务。“有一对夫妻在科技圈人脉较广,经营了一个科技自媒体号,组织一帮小编每天浏览科技类厂商的负面新闻,然后写个提纲上门索要封口费,如果给钱了就写表扬稿。”

记者梳理多份企业与自媒体诉讼案件的判决书发现,不少企业以诽谤、侵犯名誉权起诉自媒体,法院根据自媒体文章的措辞、表述等判定其行为性质。例如,某自媒体捏造事实、张冠李戴,抨击京东自营,被法院认定为侵权;某自媒体使用“狐假虎威”“水蛭”攻击摩拜,被法院认定为词语过激。

业内人士介绍,自媒体在制作炒作材料时,一般仅会围绕一到两个焦点问题编文章、写段子,植入负面信息关键词。而这些负面信息的表述往往介于客观陈述与诽谤之间,很难诉诸法律。

拿热点政治当“儿戏”脏黑自媒体为钱无所不用其极

对脏黑自媒体来说,有钱乃大,娱乐至死,可以无所不用其极。

自媒体对大众的“喂养”也“与时俱进”。当人们厌倦了“猎奇”“反常识”“标题党”等吸睛的惯用套路,他们便不断挑高新尺度。热点政治,以其较高的思想站位、世界性的号召力和影响力,被自媒体瞄上成为谋利新工具。

特朗普“推特治国”众所周知,去年特朗普访问中国期间,朋友圈就疯传了一张推特截图,大致内容是:@×××未来3天我将在中国,Twitter在中国被禁止,真的很糟糕。真的!让美国再次伟大!

借Twitter贬低中国抬高美国,显然是在刻意挑起中美争端,虽未横生外交枝节,但炮制的头像和Donald J.Trump名称,几乎可以“以假乱真”。据爆料,这些截图的生产地,的确并非特朗普本人,而是一家名叫“即刻”的网站。

上线4天,100万张截图,“即刻”这波营销显然收罗了一众年轻人的追捧,虽然可权当玩笑,但在审核松散之下,冒出无数个观点的“假特朗普”,充斥在网络被一传再传,谁还会记得真实新闻的长相?谁还会去细究这些截图哪个是“李鬼”哪个是“李逵”?甚至连美联社都颇具讽刺地说道,尽管特朗普推行的政策在台湾、南海和移民问题上对中国并不友好,但对于一些年轻人来说,特朗普却有独特“魅力”。这是何等的讽刺!难道“有魅力”就可随便拿中美关系调侃,甚至连一些反华言论也放任置之吗?

有人说,开个玩笑而已嘛。真的仅仅只是玩笑那么简单?恐怕不止,在长生生物假疫苗事件发酵期间,唯恐天下不乱之人便冒充特朗普跳出来发了一条“假推特”,试图浑水摸鱼,引导舆论歪曲走向。其声称,中国的假疫苗让很多人为之丧命,美国拒绝与中国交流,不愿与一个生产假疫苗的国家谈判。所以这样的无稽之谈也可以被认为毫无关系吗?倘若引起不必要的恐慌,又该谁来买单和收场?到那时恐怕造谣的始作俑者,早就赚了快钱,关门打烊了。

“利用信息错位张冠李戴,刻意拼接图片、文字甚至视频,扩大冲突点,让人们深信中国制度不合法、没有人道主义精神,不如欧美国家。”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杨鹏教授表示,以自媒体自居的“薅羊毛党”伎俩其实出自一些分工明确的“幕后组织”,仅靠一个普通用户的力量,很难炮制完成。

如今不少自媒体越来越大胆,将吸睛矛头对准了政治红线,想在越来越难获得大流量的环境中不断抢占关注度高地。在利益的“诱惑”下,直播、大V、网红、达人……不清不白还真不少。

正因这样的“标杆”越发增多,一种错误的认知也越发凸显,“一夜成名”“三天暴富”的认知在更年轻的群体中“生根发芽”,在一则关于“95后”最向往的新兴职业调查中,一组数字令人汗颜,54%的人毕业后不愿找工作,只愿意当主播、网红。“这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自媒体,商人唯利是图,以流量谋生,打击的点首先必须是与资本链接的点。”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副教授沈逸如此表示。

毕竟,主播人气再高,也只是平台的棋子。表面上的风光无两,私底下却只是为资本卖命的“打工仔”。据虎牙一位主播爆料,直播平台的总收益分别被虎牙平台和“招募培养主播”的白金公会分了去,一个提成50%,一个提成35%,再除去税收,到手真的少得可怜。

而一旦有主播被封杀,所谓的危机公关也形成了“约定俗成”的套路——封杀主播、下架视频、微博致歉、整改教育。每走一步,完全符合一家大型自媒体人设。但倘若你知晓了,两个月前被拘留的“入江闪闪”再次换名复播,就了然这一篇篇雷同的戏码,只不过是避风头的“自保”,哪是什么真心悔改。

面对一年218亿的庞大直播蛋糕,粉丝涨了,责任不涨;收入涨了,公德没长。手里的“麦克风”比别人大好几圈,肩上背负的责任却“甩个一干二净”,在金钱铸就的海市蜃楼之上,严肃的政治变成了玩笑,贪婪的欲望成为了常态。纵然有多个名头加持,也拯救不了“思想错位”的罪恶。

身为大众传播的“口舌”,万万不可一天到晚盘算着,如何将影响力变成一摞摞钞票,而应把心思用在如何做到公平、公正、客观的清醒自持,真正让一次次“下不为例”的致歉,变成“绝不发生”。

在这场争名夺利的混沌战中,从个体到机构再到组织,或许,都该把落下的“政治课”给补一补了。

擦亮双眼,多方合力让“臭脏黑”的套路再也没市场

谁也无法否认,这是一个自媒体井喷的年代。一些炙手可热的网络平台,动辄有数亿注册用户。谁都能感觉到,数据造假、抄袭洗稿、虚无价值、篡改历史,乃至铤而走险敲诈勒索、传播谣言、贩假售假、侵犯权利等问题,在许多自媒体账号上来势汹汹。一些“臭脏黑”自媒体账号追名逐利不择手段,娱乐至死没有下限,套路用尽,机关算尽,已经到了无法无天、自取灭亡的地步。对此,亟需以更专业、更严格的网络治理,净化网络空间、纯洁网络文化。

当然,自媒体也有其存在的价值。自媒体更具有自由性与平等性,强调社会个体的广泛参与。正是由于其传播主体的多样化、平民化和普泛化,使得人们不再接受被一个“统一的声音”告知对或错,每一个人都在从不同的信息渠道中,对事物做出判断。它打破了固有的传播主导权,成为草根阶层参与国家和社会治理的有力工具。优秀的自媒体可以让受众得到生活的启发或者有助于事业的成功,让人们发现生活的意义与价值。

然而,在“粉丝”效应及经济功能开发的驱动下,自媒体恶意炒作、传播虚假信息导致“反转型新闻”现象频发,如何规制自媒体健康发展成为一个现实问题。自媒体作为媒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要坚持客观性和真实性的原则,严格按照新闻生产机制采写新闻,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去做出一些正面的题材新闻,而不是天天去给人们灌毒鸡汤和负能量,促进新闻业的健康发展。

网民朋友们应提高对网络谣言的识别力和免疫力,能够正视网络信息的真实性问题,不过度依赖、不轻信盲从,对于未经证实或难以证实的信息保持理性,这也就可以让大家免受到网络谣言带来的危害。

自媒体平台作为责任主体,要自觉端正态度、做到自警自省、自查自纠,对平台创作者及其发文内容严格把关,对违反原则的内容“零容忍”,对冲破底线者“一棒子打死”,对一再打擦边球的行为严厉惩罚,努力构建健康、绿色的内容创作生态。

自媒体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法律和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管。主管部门要建立长效的监管机制,加强信用监管,依靠大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切实发挥《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的作用,进一步构建引导自媒体舆情的法治基础,引导网民自觉主动地将自己的言行纳入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同时,对网络造谣者特别是恶意煽动者要依法惩处。

一个成功的自媒体,最需要具备的是遵法守法的精神、诚信立身的技能、崇德向善的素养。粗制滥造难以行之长远,背德乱法难逃法律制裁。不论是自媒体账号还是各类APP,不管是网红还是大V,少一些急功近利,多一些社会公德;少一些妄自尊大,多一些审慎克制,才能在浮躁的自媒体浪潮中成长起来,真正实现社会效益和自身效益的双赢。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套路来、套路去,除了给自己留下恶名和污水,还有啥结局?奉劝各路自媒体一句,别拿“臭脏黑”来套路网民,别拿“臭脏黑”来毒害我们的网络。

猜你喜欢
公关特朗普
公关剧要公关人来写吗?
公关:我们是策划和执行的超人
公关赋能的3个新边界
特朗普为何执意买格陵兰
特朗普邀巴西进北约秀“特殊”
向“黑公关”说NO
特朗普放话要会鲁哈尼
特朗普表示美国不支持G7 公报
农资届公关指南
特朗普访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