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模式的探讨

2018-12-27 06:00李耀娟
世界有色金属 2018年20期
关键词:环境治理矿区整治

李耀娟,王 斌

(甘肃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四地质矿产勘查院,甘肃 酒泉 735000)

国民经济要更好地发展,矿产资源的开发是重要的内容。当前,中国的许多矿山被废弃,由于治理不当导致地质环境问题出现。中国走绿色发展道路,矿山环境恢复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要改善矿山生态环境,就需要对矿山资源合理开发,还要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推进矿产资源协调发展。

1 矿山地质环境所存在的问题

①矿山地质环境容易发生地质灾害:矿山地质环境,由于矿山宕面会产生倾斜,甚至出现直立状态,使得边坡节裂,基岩裸露,因此容易发生各种地质灾害。②矿山地质环境资源严重浪费:矿山地质环境资源浪费非常严重,在于很多闲置资源没有得到利用。矿山所在区域的工程项目比较多,周围的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回填料,但往往会存在回填料匮乏的问题[1]。

2 针对矿山地质环境采用恢复治理模式的必要性

随着中国走绿色化发展道路,矿区当地政府对矿业环境政策的发布就要积极响应。A省在矿区环境治理项目上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可以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但是,从废弃矿山地质环境的治理过程中,与破坏的速度以及所破坏的规模相比较,依然存在滞后性,使得恢复工作越来越艰难。对于不同类型的矿区,要根据矿区地形的不同,废弃矿井布局不同,将科学合理的治理方案制定出来,以更有效地恢复废弃矿山环境,为废旧矿山治理的设计、管理以及技术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性条件[2]。

在对A省的矿区环境治理项目实施中,要对勘查矿山详细勘查,以从矿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将废弃矿区环境治理方案制定出来。从环境影响的角度对矿区地址灾害的危险性进行分级,可以划分为大、中、小三个级别。矿区的水土资源环境也会对景观产生一定的影响,对危害性进行评估也是非常必要的。(如下表1)

表1 矿区环境影响综合分级评估

3 废弃矿区治理中要明确目标

图1 废弃矿山采用绿化修复的方式进行抵制环境恢复

在对废弃矿区的治理中,要对该地区的道路分布明确,对矿区所存在的地质灾害隐患进行探查;在废弃矿区治理中,需要遵循的原则是,评价边坡的稳定性,根据评价结果进行削坡操作和锚固操作,确保各项操作符合安全坡度要求,使得边坡稳定,满足环境治理标准;废弃矿区治理中,有必要恢复边坡的植被系统,对植被体系进行恢复,以使得矿区的生态系统得到恢复,改善沿路的景观效果,使这些废弃矿区经过修复之后,恢复绿色生态环境;要对于废弃矿区的剩余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对国民经济发展可以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如图1)。

4 针对废弃矿山地质环境采用的恢复治理模式

①废弃矿山地质环境的土地整治模式:利用新的土地模式改造的废弃矿山需要具备如下的特点。其一,矿山位于地理位置优越的环境中,交通便利;其二,矿山资源得到充分挖掘,而且资源已经近乎枯竭,无残余,新增的道路以及边坡都比较平缓,没有陡坡;其三,矿洞底的表面积比较大,地面不够平台,采矿垃圾随意堆放。②废弃矿山地质环境的生态恢复整治模式:利用这种模式对矿山的视线范围内的生态环境进行治理,一些矿区的占地面积很大,部分矿区的占地面积则相对小一些。当矿区产生地质灾害的时候,采用生态治理模式,可以减小地质灾害带来的损失。③废弃矿山地质环境的自然恢复整治模式:一些废弃的矿山由于采掘范围不是很大,道路是平坦的,没有陡坡,长期停止采掘,有一定的天然绿色基础。这里远离人们居住区,因此具有非常好的恢复条件,当地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中,就可以采用自然恢复的方法,保护好绿色资源。④废弃矿山地质环境的综合兼顾整治模式:废弃矿山地质环境的整治中采用综合兼顾整治模式,对于矿山周围的道路,矿山的规模以及绿色植物的覆盖范围等等都要做好调查工作,及时解决所存在的安全隐患。综合兼顾整治废弃矿山的时候,第一件事就是解决潜在的问题,即做好绿色保护措施,之间恢复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矿山资源开发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会存在投入的资金少,矿业技术发展滞后的问题。在采矿中,由于规划不合理,使得废弃的矿山存在安全隐患,加之各种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起来,诗歌各种安全隐患存在。由于采矿点越来越多,政府要强化绿色治理工作,就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对废弃的矿山地址环境进行综合治理,将各种安全隐患消除。这就需要采取相应的保护模式,对于废弃的矿山实施必要的管理措施,不仅可以保护矿山生态环境,而且还能够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发挥其社会效益。

猜你喜欢
环境治理矿区整治
笃行不怠 奋力深化提升三年专项整治
专项整治
专项整治
加纳Amanforom矿区Ⅲ号隐伏金矿带的发现与评价
加纳Amanforom矿区Ⅲ号隐伏金矿带的发现与评价
湖北省保康县堰边上矿区发现超大型磷矿
广东省蕉岭县作壁坑矿区探明超大型铷矿
联合国环境治理体制
数字传声:环境治理变中向好
嘉兴市:多措并举推进环境治理上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