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楚州古都因“信”而立

2018-12-27 05:01吴限
中国信用 2018年12期
关键词:淮安市淮安诚信

◎文/本刊记者 吴限

“韩信萧湖一饭恩,河下古镇千年运”,江苏淮安,坐落于古淮河与京杭大运河交点,是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文化古城。古有韩信受漂母“一饭之恩、一饭千金”的千古佳话,淮商以“诚”为本的经营之道,今有因信而立,为诚而行的“模本”助推淮安的信用之路渐行渐远。

阳光淮安·政风热线

一个栏目搭建政府与公众的“诚信桥梁”

“政风热线”是由江苏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等单位联合打造的一档新闻监督类的日播栏目,是部门联系和处理民生问题的纽带,政府敢于“亮清单、说真话”,公众敢于监督,该栏目在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构架了一座沟通的桥梁。

11月24日,淮安市经信委党组书记、主任、市信用办主任沙杰,市信用办其他相关负责同志来到淮安市电视台政风热线演播厅,就市民和社会广泛关注的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进行了现场问答。

沙杰介绍了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情况,并就9688988市民政风热线电话和主持人提出的就下一步如何加快构建联动奖惩机制、让守信者一路绿灯失信者寸步难行、以及个人诚信、企业信用等相关问题进行了答复。淮安市电视台、广播电台、淮安视听网等进行了全媒同步直播。

“政风热线是民情舆论的探测器,是政府职能部门服务社会履行职责的反光镜,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安全阀。十几年来,听众送来的一面又一面锦旗,说明政风热线已真正成为深受淮安百姓喜爱的能与政府部门领导沟通、快速解决民生问题的平台,成为淮安阳光政务工作的有力抓手和连接政府与群众的有效桥梁。”政风热线栏目负责人表示。

据悉,一个小时的政风热线节目,既有多方通话,又有现场互动;既有传统媒体的常规报道,也有新兴媒体的大力推送,满足了各方面听众的需求。主任上线就是信用办参加的内容之一。从2003年起,淮安市政府纠风办每年都会安排40多个职能部门(单位)参与直播活动。各部门负责人现场接听听众的投诉与咨询,接受全市人民的监督。部门领导及相关处室负责人要直面问题,明确责任,表明态度,提出办法,解析政策。

政务诚信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淮安市以诚信施政为重要准则,在全省率先实现市域“一体化”公共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全覆盖,并在全国较早设立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大厅,对政府采购、价格管理、食药安全、环境保护、招标投标等30个领域实施信用分类监管和联动奖惩举措。

“政府敢于晒出权力清单,转变职能,处理好与市场、社会的关系,收缩权力,对自己重新定位。”淮安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中心主任潘永忠表示。潘永忠还表示,政府部门“晒”出自己的“权力清单”,并且为这些权力设定流程,以规范权力运作,这是打造阳光政府、公共服务型政府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真正把权力运行的每一个环节都置于阳光下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政府部门“晒”权力,源于对权力的依法审核和清理。政府部门制定出完善的“权力清单”和建立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及动态的清理机制,不仅能使政府工作更加透明,职责和权力更加清晰具体,也有利于保证民众的知情权、监督权,有效避免行政不作为、乱作为和滥用执法权等现象,从而促进政府部门提高工作效能。

“淮安市自建立社会监督和第三方机构评估机制以来,积极发挥社会舆论监督作用,畅通民意诉求和投诉渠道,依靠社会各界群众代表,对政务诚信建设情况进行评议评价。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导和支持信用服务机构、高校及科研院所等第三方机构对各地各部门政务诚信建设绩效开展综合评价评级。此外。陆续出台政府及公务员信用信息征集指导目录、公务员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实施办法等制度文件,加强政务公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政府守信践诺机制、公务员诚信、政务诚信评价等制度建设,为政务诚信体系建设提供良好的制度支撑。”淮安市经信委副主任陈大龙表示。

首创“透明食安”模式

一部手机了解食物的“前世今生”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自2015年以来,淮安市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将关系食品安全的生产经营全流程、监管执法全过程和社会公众评价全方位搬上互联网,构建起政府有效监管、企业诚信自律和社会主体积极参与的共治、共享、共赢体系,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食品安全治理“淮安模式”。

一棵青菜,从田间出来后如何进入菜市场?又如何安全的进入百姓口中?在淮安,每种食物想要被顺利吃掉似乎没那么“容易”。

一早醒来,市民马先生开始准备早饭,他从冰箱中拿出了1瓶牛奶,在手机上点开“淮安透明食药监”APP,扫一扫牛奶瓶上的条形码,食品的相关信息一目了然。“这瓶奶是昨天生产的,两天内有效,可以放心饮用。”不仅如此,这瓶牛奶销往哪里去,什么时候销售的,通过这个“透明食品流通”系统能够及时查询到。

随后,马先生出门采购食材。他先来到了家附近的菜市场,在蔬菜专区,各摊位都附有二维码,只要用手机扫码就可以知道蔬菜的“前世今生”,还可以通过手机客户端实时收看批发市场、零售市场检测室的“现场直播”。

面包香味诱人,但会不会使用“问题油”?在超市购买食品时,马先生只要登录“透明合格生产”系统,淮安市相关企业生产加工的食品基本信息和生产过程便出现在眼前。截至目前,透明合格食品生产平台已覆盖全市所有大中型骨干食品生产企业855家。

忙碌了一周后,周末马先生打算和朋友聚餐。进入酒店包间,他们在墙上电视里就能看到厨房的实时场景:厨师们在切菜,地上整洁干净,操作台上的餐具摞得整整齐齐,操作人员衣着整洁,还戴着口罩和帽子……那么,点的菜从洗到切再到炒熟也能直播看到吗?“可以的!”他点开“淮安透明食药监”APP,当天酒店蔬菜的进货量、进货时间和供应商信等息就都一一显示出来,同时,还可以看到每位顾客所点的菜品的制作直播过程。

在淮安,只要一部手机,就再也不用担心自己和家人食品入口的安全问题。

据了解,淮安相继推出“透明餐饮企业”“透明放心菜市场”“透明食品流通”“透明食品生产”等一系列涉及食品安全治理的透明之举。“四大‘透明’平台为骨架和基础,运用互联网思维、大数据视角考量食品安全治理,通过全程上网、在线直播等方式,成功构建了以 ‘食品安全+互联网’监管新

2017年11月24日,淮安市首届信用“红黑名单联合”发布会暨金融支持实体推进会举行

思路和食品安全透明共治的淮安体系,将生产经营全流程、监管执法全过程和社会公众评价全方位晒在了阳光下。“2017年4月,根据原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俞正声主席批示,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五个司局组成联合调研组来淮调研 ‘透明食安’模式,并对工作经验进行批示推广。据专业检测机构调查发布,对淮安市近100个综合市场蔬菜抽样检测合格率达到99.6%以上,居全国前列。”淮安市食药监相关负责人说道。

透明是共治的前提和基础,共治是透明的目的。值得一提的是,江苏淮安在探索透明共治体系过程中,首创了全国首家“舌尖110”,建立健全了应急响应支撑系统。据介绍,淮安“舌尖110”具有集中受理交办、统一指挥调度、分级分流处置、快速应急响应、网上督查督办、数据应用分析等“六大功能”,实现了全市食药监系统受理、交办、督办投诉举报一盘棋格局,初步形成了城区30分钟、乡镇40分钟“食安”快速应急响应圈。同时,还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代表和媒体记者等现场察看政府执法全过程。

信用积分+自治

一个分数改变村民的“从前过往”

淮安市盱眙县是江苏县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县。去年3月起,该县在塘坝村首推积分制,探索信用积分式村民自治新路径,并于今年6月拓展至全县255个村居。

9月25日上午,淮安市盱眙县塘坝村村民金绍祥到村卫生室量血压,顺道去了村部“积分超市”,用“信用积分”兑换了一个暖水瓶和一桶食用油。

“得分不难,帮村里拾掇卫生就能拿2分,1分等同于1元钱,可兑换实物,”金绍祥说,油盐酱醋、针头线脑,“积分超市”都有。村集体为此每年拿出两万元用作保障资金,村民刘维群觉得,这钱花得对,“去年得分最高的张承华去年兑了个电热水壶,左邻右舍个个眼红,暗地里攒劲,都想为村里多卖力气当冠军,连经常乱倒垃圾的‘老九子’,现在也懂了规矩。”

有了信用积分,村里的家家户户都有了不小的改变,就连工作的开展都好了很多,塘坝村党总支书记李明对于积分制带给村里的改变感叹道,“过去履行村规民约靠村民自觉,就像开党群议事会,有人不来,你一点没辙。自打立了信用积分式文明公约,情况发生了变化。公约涉及村事共建、卫生共护等六大项29条,每条对应不同分值,每户每年都有个基准分,履没履约、加分减分,由党群议事会裁定,记入每家积分账户,按季公布上墙”。

今年二季度积分排第一的村民邱怀民说,“谁都要面子,得分少了脸上挂不住。”据悉,信用积分式文明公约是将村民自治与信用紧紧结合起来,将文明公约中的遵纪守法、邻里团结、男女平等、勤劳致富、尊老爱幼、爱护环境等内容赋予一定的信用积分,以户为单位,一户一档,一户一信用积分账户,每月为一考核周期,由网格员负责对村民守信情况进行考核打分,通过综治E通上传至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平台,定期公示。

村民们守信用,带来的益处也是多多,不仅添“底气”,同时还鼓“口袋”。陶红山家是黄花塘镇好汉村家庭信用积分“拔尖户”,近几年,陶红山想搞养殖,但是苦于缺少本钱。因为她的好信用,给她“贷”来了真金白银。今年1月~ 5月,他凭信用积分在银行获得了总计10万元贷款。“积分高就是好,到了银行是个宝”陶红山说,有这笔款打底,他家今年纯收入不会低于8万元。据盱眙县社会信用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盱眙农商行借势发力,策应出台“都梁一家亲”农村信用贷款管理办法。该办法根据农户的信用记录、积分和村居推荐意见,以农户信用作为无形资产,将贷款额度上调至10万元,符合办理信用贷款条件的农户无需抵押和担保,利率还比保证贷款利率低10%,深受广大农户欢迎。今年1 月~ 8月,盱眙农商行共投放“都梁一家亲”农村信用贷款1.52亿元,惠及农户2796户,户均5.44万元,较好地促进了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有效解决了农户担保难、融资难、融资贵的共性问题。

当然,因为生活日常的一些小问题,有的领导干部因此“丢了分”,成为“差生”。日前,盱眙县一名乡科级干部收到县委组织部的一封《提醒函》,连说自己真不应该,原来,这名干部因为太忙,物业管理费忘了交。

在盱眙,在物业费迟迟不交、民间借贷随意担保……这些行为发生在领导干部及其配偶、子女身上后,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领导干部本人都会收到一封来自组织部门的提醒函。今年以来,盱眙县出台《关于推行“金盾工程”对领导干部进行提醒、函询和诫勉的实施细则》,首次将领导干部信用状况作为领导干部日常监督的考量指标之一。该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长顾强说:“小小提醒函,是对领导干部失信行为‘常扯袖子、常提耳朵’,是对领导干部‘八小时’之外生活的严格关爱。”

近年来,该县上线干部信息纪实网络管理平台,还将信用评价作为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一大依据。数据显示,今年以来,盱眙县已查核的领导干部本人、配偶及子女失信记录共66条。这其中,既有乡科级领导干部,也有重点部门、重要岗位的股级干部。

“盱眙县的各种点滴,正是淮安推进个人诚信建设的一个小小的缩影。近日,淮安市政府密集出台了《淮安市加强个人诚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等四份文件,根据《淮安市加强个人诚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预计在2018年底,完成重点领域重点人群个人信用记录建设,实现个人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全覆盖,建立健全个人的信用信息记录、归集、管理和使用机制,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和隐私;到2020年底,建立全面、规范和有效的个人诚信体系,个人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较为完善,诚信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陈大龙说道。

“不信不立,不诚不行”。诚信是人的立身之本,更是一座城市的生命线。淮安围绕创建信用建设示范城市目标,以信用管理制度为基础,以信用信息系统为支撑,未来,淮安在“信用”这条路上,定会走得更远,更久……

猜你喜欢
淮安市淮安诚信
“天下第一笋”——淮安“天妃宫”蒲菜
淮安市加强对泗州城遗址的建设引导
淮安市强化“三个一” 提升应急通信保障能力
梨园寻梦淮安缘
凝眸古城淮安
喜看淮安“空中走廊”
美好生活离不开诚信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Application of the Good Faith Principle to the SCS Arbitration Initiated by the Philippines Against China
对淮安市城区河道生态建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