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龄与成年沙鼠短暂性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8-羟基脱氧鸟苷含量的比较

2018-12-27 05:07颜丙春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8年24期
关键词:沙鼠幼龄脑缺血

郁 省, 王 杰, 颜丙春

(1. 江苏省扬州市妇幼保健院, 江苏 扬州, 225002; 2. 扬州大学医学院, 江苏 扬州, 225001)

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等特点,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1-3]。氧化应激在脑缺血损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4]。8-羟基脱氧鸟苷(8-OHdG)是DNA氧化损伤的标志物,它能触发多种细胞内信号传导通路,导致神经细胞的损伤及凋亡[5-7]。近年来,儿童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比例也逐年上升,已成为儿童期重要的致残性疾病之一[8]。研究[9-10]表明幼龄沙鼠具有抗脑缺血的能力。本研究通过短暂性双侧颈总动脉夹闭、再灌注模型,观察短暂性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幼龄沙鼠海马CA1与DG区8-OHdG免疫活性的变化,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选取清洁级雄性蒙古沙土鼠,幼年鼠体质量25~30 g, 1月龄; 成年鼠体质量65~75 g, 6月龄,由韩国江原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所有动物适应环境1周后开始实验,模型建立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动物的痛苦和动物使用的数量,整个实验程序都符合当前国际动物实验使用指南标准。

1.2 实验仪器与试剂

冰冻切片机CM1950(莱卡,德国); 异氟烷(瑞沃德,中国); 小动物麻醉机(Midmark, 美国); 电子显微镜(尼康,日本); 甲酚紫(Sigma); 8-OHdG抗体(Abcam公司); Fluoro-Jade B (Histochem, Jefferson, AR); ELISA试剂盒(科能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3 方法

1.3.1 实验分组、短暂性脑缺血模型的制备: 以清洁级蒙古沙土鼠短暂性双侧颈总动脉夹闭、再灌注模型(夹闭时间为5 min)制作缺血后再灌注模型(模型制备方法参考文献[10])。实验设有幼年组(1个月龄沙鼠,n=60)和成年组(6个月龄沙鼠,n=60), 幼年组和成年组又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30)和手术组(n=30)。缺血再灌注手术后,实验动物按照术后6 h、1 d、7 d依次处死,每次处死10只; 一部分沙鼠经10%水合氯醛麻醉后进行心脏灌流并固定,脑取出后利用低温恒温组织切片机连续切取厚度为30 μm的脑组织并将其储存在PBS溶液中备用; 另外一部分沙鼠经10%水合氯醛麻醉后断头取脑,将分离的海马置于EP管内,存放于-80 ℃备用。

1.3.2 组织处理及染色: ① 甲酚紫染色: 选出备好的脑组织切片(海马部分)并将其贴附在用明胶处理过的玻片上,然后按照甲酚紫的步骤进行染色,最后脱水并用松脂溶液盖玻(具体参考文献[11])。② Fluoro-Jade B(F-JB)组织荧光染色: 首先,将选好的脑组织切片放入高锰酸钾溶液中处理20 min,再放入0.000 4% Fluoro-Jade B的溶液中染色30 min, 最后干燥后利用显微镜照相。注意全过程要进行避光处理。③ 免疫组化染色: 将选好的脑组织切片在0.3%过氧化氢溶液处理30 min,然后分别在goat anti-8-OHdG(1︰500)的溶液中培养过夜; 再将组织切片进行二抗及ABC处理,通过DAB进行显色。将组织贴片、脱水后,用加拿大香脂胶盖片。为了确认染色的特异性,对照染色用免疫血清来代替一抗,其他步骤一致。④ 脑组织8-OHdG含量测定: 将-80 ℃中的脑组织取出,分别加入1 mL PBS液充分匀浆; 3 000转/min离心20 min, 收集上清液。采用双抗体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在小鼠8-OHdG抗体包被的微孔板中加入含8-OHdG的标准品和样品,与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8-OHdG抗体结合形成抗体-抗原-酶标抗体复合物,彻底洗涤后甲基联苯胺(TMB)显色,用酶标仪在450 nm波长下测量各孔吸光度(A)。结果以标准品浓度为横坐标, A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根据样品A由标准曲线查得相应浓度,再乘以稀释倍数即为样品的实际浓度。

1.4 成像和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缺血再灌注后沙鼠海马CA1区神经元的死亡情况

幼年沙鼠具有抗脑缺血损伤的能力。甲酚紫染色用于标记脑组织中的尼氏小体, F-JB染色主要用于标记死亡的神经元。结果显示,成年沙鼠CA1区迟发性神经元的死亡主要发生于缺血再灌注4 d。幼龄沙鼠CA1区迟发性神经元的死亡主要发生于缺血再灌注7 d, 且死亡的神经元较成年沙鼠少。见图1、2。

A、B、C: 甲酚紫染色,分别显示成年沙鼠对照组、缺血再灌注4 d、缺血再灌注7 d 海马CA1区尼氏小体(200倍);D、E、F: 甲酚紫染色,分别显示幼龄沙鼠对照组、缺血再灌注4 d、缺血再灌注7 d 海马CA1区尼氏小体(200倍);A1、B1、C1: F-JB染色,分别显示成年沙鼠对照组、缺血再灌注4 d、缺血再灌注7 d 海马CA1区死亡的神经元(200倍);D1、E1、F1: F-JB染色,分别显示幼龄沙鼠对照组、缺血再灌注4 d、缺血再灌注7 d海马CA1区死亡的神经元(200倍)图1 成年与幼龄沙鼠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甲酚紫染色及F-JB染色的免疫组织化学法结果比较

G: 甲酚紫染色柱状图; H: F-JB染色柱状图。与Sham组比较, *P<0.05; 与成年组比较, #P<0.05。

图2成年与幼龄沙鼠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甲酚紫染色及F-JB染色表达比较(n=5)

2.2 缺血再灌注后沙鼠海马CA1及DG区8-OHdG免疫活化的情况

结果显示,成年沙鼠海马CA1及DG区8-OHdG免疫活性于缺血再灌注后6 h增至最高,之后逐渐下降。幼龄沙鼠海马CA1及DG区的8-OHdG免疫活性变化趋势与成年沙鼠相同,但整体水平较成年沙鼠低,且变化差异不明显。见图3、4、5、6。

2.3 缺血再灌注后沙鼠海马8-OHdG含量的变化

成年沙鼠海马8-OHdG的含量于缺血再灌注后6 h升至最高,随后逐渐下降,于第7天时恢复至正常水平。另外,幼龄沙鼠缺血损伤后海马8-OHdG的含量变化趋势与成年沙鼠相同,但整体水平明显较成年沙鼠低。见图7。

3 讨 论

本课题组前期研究[11-12]表明,幼龄沙鼠海马CA1区约60%的神经元在缺血再灌注7 d后死亡。本研究再次确认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元死亡情况,结果与既往研究一致,并进一步阐明脑缺血再灌注后幼龄沙鼠DNA损伤标记物8-OHdG免疫活性的变化。

A、B、C、D: 8-OHdG染色,分别显示成年沙鼠对照组、缺血再灌注6 h、缺血再灌注4 d、缺血再灌注7 d 海马CA1区8-OHdG免疫活性(200倍); E、F、G、H: 8-OHdG染色,分别显示幼龄沙鼠对照组、缺血再灌注6 h、缺血再灌注4 d、缺血再灌注7 d 海马CA1区8-OHdG免疫活性(200倍)图3 成年与幼龄沙鼠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8-OHdG表达的免疫组织化学结果(n=5)

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发展过程中,有众多病理机制参与其中,如兴奋性氨基酸的过度释放、体内离子水平失衡、能量耗竭、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这些因素相互作用,最终导致脑组织的不可逆损害[13-15]。氧化应激在脑缺血的病理生理机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脑缺血再灌注后可以激活多途径而产生大量自由基。脑内形成的自由基会直接攻击细胞、脂质、蛋白、DNA、核苷酸或碱基,进而导致氧化损伤[16]。研究[17]表明与脂质及蛋白的氧化相比,缺血再灌注诱导产生的DNA损伤标记物通过调节多种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直接损伤神经元DNA片段,进而导致神经元的凋亡或功能缺失。

A、B、C、D: 8-OHdG染色,分别显示成年沙鼠对照组、缺血再灌注6 h、缺血再灌注4 d、缺血再灌注7 d海马DG区8-OHdG免疫活性(200倍, ML表示分子层, GCL表示颗粒细胞层,PL表示锥体细胞层); E、F、G、H: 8-OHdG染色,分别显示幼年沙鼠对照组、缺血再灌注6 h、缺血再灌注4 d、缺血再灌注7 d海马DG区8-OHdG免疫活性(200倍)图5 成年与幼龄沙鼠缺血再灌注后海马DG区8-OHdG表达的免疫组织化学结果(n=5)

与Sham组比较, ∗P< 0.05; 与成年组比较, #P<0.05图7 成年与幼龄沙鼠缺血再灌注后海马中8-OHdG的含量比较(n=5)

海马CA1区是缺血性脑卒中时最易损伤的区域,迟发性神经细胞死亡也往往发生于此。实验结果表明,成年沙鼠海马CA1区域 8-OHdG免疫活性在缺血后6 h和1 d时较前升高且成年沙鼠8-OHdG整体水平较幼龄沙鼠高。沙鼠海马CA1区8-OHdG的活性表达与神经细胞的损伤呈正相关,幼龄沙鼠低水平的8-OHdG会改善脑损伤区域神经细胞的死亡。研究[18-19]证实成年哺乳动物大脑中的海马齿状回颗粒下层(SGZ)是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再生的主要区域之一。脑缺血损伤可以引起SGZ区的内源性神经干细胞代偿性增殖,进而迁移至脑损伤周边区域以维持脑的功能。本研究中幼龄沙鼠海马DG区8-OHdG低表达状态,预示幼年沙鼠不仅具有抵抗脑缺血损伤的能力,而且在脑卒中后将有较好的预后。

综上所述,本研究表明脑缺血再灌注后幼年沙鼠海马CA1和DG区相对低表达状态与其抗脑缺血有着密切的联系。

猜你喜欢
沙鼠幼龄脑缺血
幼龄腰果园套种番薯栽培技术
基于多光谱图像的幼龄白木香含锌量无损诊断
你越追,它越远
胆绿素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
长爪沙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表达变化的研究
大黄总蒽醌提取物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打赌
高山幼龄果园套种蔬菜技术
原花青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肠道功能的保护作用
细胞外组蛋白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关系的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