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幼师师德 克服职业倦怠

2018-12-27 01:18吕锋
读写算 2018年11期
关键词:克服师德提升

吕锋

摘 要 3至6岁的幼儿园教育中,能对幼儿实施高素质教育,促进幼儿主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关键在于幼儿教师。

关键词提升;师德;克服;倦怠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1-0059-01

我国幼师行业存在的二大问题:

1.幼师专业素质不高,无证上岗率高。直到现在,还有人认为幼儿教育是可有可无的,幼师也是随便可以做的,很多初中生找不到适合的岗位就去当幼师,幼师很多都是非专业的,根本不懂教育学、心理学,更不懂如何教孩子是合适的,所以才会出现那些把孩子当玩具耍,还洋洋自得地晒照片的老师。采访时她们是没有悔意的,因为她们不觉得是伤害了孩子,她们根本就不懂,什么叫无知者无畏,说的就是她们这种人。这样的人当了幼师只能是残害孩子。而民办幼儿园的老师持证率更低。这个问题要国家和政府行动起来,提高幼师门槛,培养专业幼儿教师才能解决。

2.幼师压力大,焦虑感强。幼师工作辛苦,安全压力大,家长工作压力大,有的地区班额大,更是辛苦。调查显示,59.5%接受调查的北京市幼儿教师有明显倦怠倾向,很多人有疲惫不堪、担心出事、焦躁不安之感;还有近一半的教师感到自己的脾气变坏了,常常为一点小事就对孩子和家人发火;1/3的老师认为现在的孩子难教;近半老师想转行。

幼师职业倦怠为什么这么强,我认为有两点原因:

一、是师德的知行不一。幼师对自己的职业道德要求心里很明白,如以幼儿为本,为人师表,品行好,终身学习等,但就是在行动上做不到,也就是师德做不到知行合一。任何一个老师你问做幼师需要哪些师德,都能回答出来,在意识上还是有一定的高度了,因为年年都在讲师德,背都能背出来了。现在大多数幼师还是很有爱心的,但一到班级管理中,就是理想丰满,现实骨感的状态,反正都这样想,对孩子粗暴点情有可原,谁没有脾气和情绪啊。为自己找到理由后,对自己不严格要求了,因为简单粗暴的方式是看似最直接有效的,孩子怕了后,就不敢再犯了,但对孩子的身心发展会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二、是没有发自内心热爱这个行业,对自己的价值认识不够,所以工作的主动性不强。那些是自己选择这个职业的,从内心爱这个职业的老师,不管条件多差,困难多大,都能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所以如何激发老师心中的价值感才是最重要的。

如何提高幼师师德,让他们克服职业倦怠,是每个幼儿园管理的首要任务,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激发老师对职业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如何激发呢,就是幼儿园管理者要引导老师在班级中、孩子身上、家长身上发现自己的价值,让老师了解自己所作的一切都是有意义的,自己的一切行为都会对孩子产生影响,才会让老师们真正体会到责任感。为什么很多义工在没有任何工资的情况下却愿意去帮助别人呢?动力就是他们觉得这是有价值的,这是有意义的,我的人生因为做这些而快乐,精神因做这些而富足。当一个老师通过自己的努力糾正了一个孩子不良的行为习惯,为他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这是有价值的;当老师关心孩子,让他们心理健康成长,有自信心,这是有价值的;当老师听到毕业班的家长对自己的感谢时,这是对自己最大的肯定,老师又怎么会得不到满足感呢。长沙师范黄佑生在幼师国培讲座上说了一段让我特别有感触的话:我们只是一个个平凡的幼师,不能改变社会,不能改变整个教育,甚至改变一所学校都难,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做学生生命中的贵人,让教育成为最美丽的遇见。我们可以开展一些相关的活动:如师德演讲、生活中的感动、我的孩子改变了等等。毕业典礼上那一声声感谢,一双双泪眼,一颗颗依依不舍的心就是对老师最大的鼓励,也是老师们前进的支持和动力。

2.引领幼师专业成长。其实很多幼师对孩子的不良行为是因为她们没有专业知识作为引领,也没有专业技能来解决问题。不专业或专业水平不高的老师如果不学习更好的方法,那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就会变得越来越焦虑、粗暴、冷漠,长此以往问题自然来了。所以幼儿园要收集老师们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一起来研讨想办法解决,让老师们多学习好的经验,用教育艺术解决问题。不断地学习可以减少很多师德不好的行为,如体罚,动手打孩子等。要经常举例子讲一些由于体罚带来的严重后果,激起老师们对孩子的怜爱;也要了解严重后果对孩子和自己带来的伤害,从而严格要求自己不能粗暴对待孩子。曾经在网上看到:一个很优秀的老师,由于孩子犯了错误,无意识就敲了孩子的后脑勺,结果孩子就这样出事——走了。这件事对老师的影响特别大,她本来也是爱孩子的,可就是没管住自己的手,无意断送了孩子的性命,这种意外是谁都不想看到的,这个老师也因此一生都活在内疚中,断送了孩子家庭的幸福,也断送自己的职业生涯,一生背负着沉重的心理压力。这不是我们想要的,所以一定要和老师讲动手打孩子的后果,就像法律一样,知道了严重的后果性,才会对自己有所约束,减少这些悲剧的发生。

3.关心幼师身体健康。从关心幼师自身身体健康入手,引导幼师在工作中学会控制不良情绪。工作中幼师发脾气的情况太多了,曾有幼师说,我一天不发两回火,这一天就不会过,情绪不好成为了幼儿教师的常态。这样的情况下,对自己的身体有很大的损害,如咽喉炎、脑血管病、乳腺类病等。老师身体不好了,怎么能教好孩子呢?所以从关心老师身体入手,多给老师讲不良情绪带给她们的伤害,也引导老师学习控制不良情绪的方法。这样换位考虑下,我想绝大多数老师会慢慢学习如何控制情绪。老师平和的情绪对孩子来说是一种安全感,有了安全感,孩子才会真正爱老师,爱幼儿园的生活,也会对孩子的发展有利。

在幼儿园管理中,要深刻认识到,只有德才兼备的优秀老师才会真正提升园所的教育质量,所以关心老师,帮助老师克服职业倦怠,获得发展是管理者的主要任务,也是园所发展的重要保证。

猜你喜欢
克服师德提升
致良知与师德
师德沦丧者不配为师
吕狂飙:师德建设需警惕从崇高师德简单转向底线师德
怎样克服外语课堂上学习者的焦虑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如何在声乐演唱中克服紧张情绪
学生克服心理障碍走向成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