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8-12-27 01:18陈庆伟
读写算 2018年11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培养小学数学

陈庆伟

摘 要 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数学要实现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教学目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促进小学生树立思维意识,引导小学生用已有的认知,通过思考而获得新的知识,并学会用学到的新知识来理解、解决面临的问题,准确判断、推测出正确答案,这样的思维能力是组成一个人最根本品质的重要内容。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通过各种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去培养、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让学生找到学习数学的正确方向,并打好学数学的基础。

关键词 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1-0066-01

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用数学思维了解世界、分析世界,并将数学思维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所谓数学思维,是一种了解数学自身或者是利用数学内容处理实际问题进程中的逻辑思维。要引导学好数学,教师应该先让学生树立数学思维意识,培养好数学思维能力,这利于学生终身学习的发展需要,也利于教师高效课堂的构建。

一、实践式教学,化具体为抽象,树立学生数学抽象思维意识

实践式教学能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建立。思维能力的锻炼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必须要根据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教学特点逐步展开。数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数学知识的积累为提高小学生思维能力提供保障,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其更好的获取数学知识。

小学生正处在智力和生理发育的阶段,教师应该要确立适当的数学教学目标,重视数学知识构成的整理。探究教材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教学内容,根据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哪一种思维能力,应该如何培养,并达到怎样的效果,需要努力准备,并因材施教。如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以数数为例,数手指、铅笔等实物,如讲授《认识钟表》则可以直接拿实物进课堂进行认时实践。高年级教师也要注重运用实践法教学,如讲授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一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理解面积是如何计算出来的,再将具体的操作化为抽象的理解,让学生树立数学抽象思维的意识。高年级的思维能力的锻炼需要一个漫长的进程,小学数学教师应该要激励学生多发问,多思索,以此来进一步锻炼小学的数学抽象思维能力。数学知识较为抽象且严谨,小学生的思维还在发展阶段,教师应针对其认知的心理特点,为其创造更多实际操作的机会,促进其养成抽象的逻辑思维。

二、启发式教学,化讲解为发现,培养学生数学类比思维能力

启发式教学能有效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有意识引导学生通过感知、思考、总结而形成知识。使小学生在对一些例子的观察、判断、总结和研究推理的进程中,在取得知识和处理问题的进程中,能够发现知识当中蕴含的方法以及思想,然后根据不同环节引导学生体会其中的思想以及方法,如此才能让小学生获得更加真实和生动的知识,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才会有一个更好的发展。例如,在人教版《圆的面积》一课的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利用类比法和猜想法,让学生根据之前学过的知识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理过程,让学生认识到利用把平行四边形展开切拼转化的模式,利用化归的方法,将新的图形变成为已学的图形。学生在学习圆的面积这一课时借鉴了类比逻辑,在推理圆面积公式过程时,教师可以首先指导学生进行观察研究,然后引导学生学生归纳总结,以此来得到圆面积计算公式。利用这种先猜想,然后进行实验论证的方法,让學生经过一个从猜想再到求证,从直觉的发现,再到逻辑思维论证的科学认证经过,从而建立类比数学思维。

三、生动化教学,数形结合,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灵活性

生动化教学能让抽象的数学变得生动、有趣、易学。要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师应设计课程时要重点引导学生发现、认识、理解不同理论知识之间的内在关系。数字和图形结合的教学模式可以很好把抽象的数字与形象的图形相互结合,把抽象的知识直观化、生动化,探求抽象事物的根本,将抽象问题形象化、生动化。如利用直观的图形来分析、处理问题,再运用学过的知识来处理问题。例如,在学习“正方形周长公式”时,数学教师若只是单纯要求学生把书本上的公式古板地背下来,是难以达到培养思维的目标的。所以,在教学正方形周长公式过程中,数学教师应该利用更多的方法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这些内容。正方形长和宽的长度相同的,在计算周长时,可以引导学生使用四种不同方法:①正方形周长=长+长+宽+宽;②正方形周长=宽×2+长×2;③正方形周长=长/宽×4;④正方形周长=(长+宽)×2。教师可以利用直观的图形对四种解法进行解析,这样图形结合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拓宽了学生思维的深广度,提高学生对知识使用的灵活性。

四、结束语

小学数学教师应该要严格按照数学教学的根本原则,也就是激励数学学习主动性原则,知识构成和数学认知构成统一原则。数学思维培养原则,要努力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趣味性,加强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强化小学生的数学思维锻炼,提高思维模式引导;增强学生辩证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等不同方向着手,努力锻炼小学生数学思维水平。

参考文献:

[1]吴球.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究[J].学周刊,2012,1(23):66-67.

[2]盛保和.浅议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教育教学论坛,2013(6):96-97.

[3]谭劲.小学特色科技教育体系探索与创新[J].创新人才教育,2015(4):9-13.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培养小学数学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