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脉图参数变化的研究

2018-12-27 09:10武学润于志峰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8年6期
关键词:抑郁症

武学润 于志峰

摘要:目的探讨肝郁脾虚型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脉图参数的变化。方法52例肝郁脾虚型抑郁症患者在治疗前后分别应用脉诊仪采集左手关部脉象,治疗采用中药逍遥散加减。观察治疗前后HAMD抑郁量表,抑郁自评量表(SDS),主波波幅(h1),重搏波波幅(h5),w/t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HAMD积分和SDS积分与治疗前相比明显下降(P<005),h1和w/t治疗后明显下降,h5治疗后明显上升,均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脉诊仪可作为临床脉象检测的工具,脉图参数可作为诊断和疗效评估的客观指标之一。

关键词:抑郁症;肝郁脾虚证;脉诊仪;脉图参数

中图分类号:R24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8)06-0031-02

随着当前社会生活和工作压力的加大,抑郁症的发病有渐增的趋势。部分患者对抗抑郁药物有畏惧心理,故选择中医药治疗。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优势和特色,如何进一步发展这一优势是中医客观化研究所面临的一个课题。脉诊是中医四诊的特色之一,脉图是体现脉诊的客观化指标。本研究拟观察肝郁脾虚证抑郁症患者经逍遥散治疗前后脉图的变化,探讨中医脉诊仪在疗效评估方面的运用,为四诊客观化研究提供实验数据。

1 资料与仪器

1.1.病例来源166例抑郁症患者为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保康医院就诊的患者。其中经中医辨证为肝郁脾虚型者为52例。52例中女39例,男13例;最大年龄67岁,最小年龄19岁,平均年龄42岁。

1.2.诊断标准

1.2.1.西医诊断标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中抑郁症诊断标准[1]。

1.2.2.中医诊断标准辨证分型标准参照《抑郁症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案》[2]。

1.3.纳入标准①符合中西医抑郁症诊断标准;②年龄在18~72岁之间;③自愿参加本试验,签署知情同意书。

1.4.排除标准①不符合上述抑郁症诊断标准者;②伴有其他精神科疾患或严重心脑、肝肾疾病患者;③妊娠和哺乳期患者;④未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5.分组共分2组。52例肝郁脾虚型患者为抑郁症组。另取3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

1.6.仪器应用SMF-中医脉象仪(芜湖圣美孚科技有限公司)对两组患者的脉象信息进行采集和分析。

2 方法

2.1.试验步骤受试者正坐,手臂与心脏平齐,将脉象仪的传感器放置于左手关部(桡骨茎突内侧桡动脉搏动处),启动测试按钮,连续记录多个不同压力段下的系列脉图,取最佳压力段作为最终的脉图记录。

2.2.治疗方法抑郁症组服用以逍遥散(当归15 g,白芍15 g,柴胡15 g,茯苓20 g,白术15 g,甘草3 g,薄荷10 g,煨姜15 g)为主的中药,每天1剂,分2次服用。4周为1疗程。

2.3.观察指标HAMD抑郁量表,抑郁自评量表(SDS),主波波幅(h1),重搏波波幅(h5),w/t(w为主波上端1/3的宽度,t为脉波周期)。

2.4.统计学方法利用SPSS130进行数据分析,采用t检验。

3 结果

3.1.HAMD积分比较结果见表1。抑郁症组治疗前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HAMD积分与治疗前相比下降明显(P<005)。

3.2.SDS积分比较结果见表2。抑郁症组治疗前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SDS积分与治疗前相比下降明显(P<005)。

3.3.脉图参数比较结果见表3。抑郁症组治疗前与对照组相比h1和w/t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h5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h1和w/t显著降低,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h5明显升高,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

4 讨论

抑郁症依其临床表现多属于属中医学“郁证”的范畴。众多学者认为本病的发生与七情所伤有关,且肝气郁结是其主要病机。随着病情的深入,肝郁脾虚证逐渐显现,成为抑郁症较為常见的证型之一。其临床表现多以情志不舒,善太息,胸闷,纳呆,腹胀,便溏,舌淡苔白,脉弦或弦细或弦滑为主。临床上多以逍遥散为主加减治疗,对于轻度或者部分中度抑郁症一般疗效较佳。

随着中医客观化的深入开展,四诊客观化以及疗效评估客观化正逐渐被临床医师所接受。对于肝郁脾虚型抑郁症患者来说,其主观症状比较典型,一般可直接辨证,所以部分医者往往重视患者的主观陈述,对舌象和脉象不注意观察,致使某些典型的脉象特征规律无法获取。中医讲究四诊合参,忽略其中一个环节有时可导致误诊或漏诊。随着脉诊仪的问世,许多临床遇到的常见脉象皆可采集和分析,并作为诊断和疗效评估的手段应用于临床。

弦脉是肝郁脾虚型抑郁症常见之脉象,对其脉图客观化的研究有助于掌握其脉象规律,为病证的诊断以及疗效评估均有重要价值。本试验研究发现,肝郁脾虚型抑郁症患者脉图的h1平均值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显示主波的波幅升高,符合弦脉脉图的特征。而h5明显降低,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这又符合弦脉的第2个特征,即重搏波较平坦。代表弦度系数的w/t在肝郁脾虚型抑郁症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此为第3个弦脉的特征。正是基于此3点脉图特征,笔者认为弦脉是诊断抑郁症肝郁脾虚型的客观量化指标之一。经逍遥散治疗后,h1明显下降,h5逐渐回升,w/t逐渐下降,显示弦脉的特征已渐渐消失。结合HAMD积分和SDS积分的结果,提示肝郁的病理特征已趋缓和,病情向有利的方向转变。此脉图特征的变化又可作为疗效评估的指标之一。

综上所述,应用脉诊仪采集患者脉象,提取特异性脉图参数作为临床病证诊断和疗效评估的指标,有广阔的前景,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62-75

[2]唐启盛抑郁症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案[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2):810-811

猜你喜欢
抑郁症
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细致化护理在改善抑郁症患者心理状态中的作用分析
联合家属健康干预对社区糖尿病伴抑郁症患者疗效的影响
年轻人患“抑郁症”的背后
三种抗抑郁症药物治疗伴躯体疼痛症状的抑郁症患者的对比研究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初步分析与报道
对一例因抑郁症有自杀倾向的案例分析
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
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有关“抑郁症”的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