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腑汤灌肠促进坏疽穿孔性阑尾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

2018-12-27 09:10马晓佳黄敏闵晓黎金维捷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8年6期
关键词:灌肠

马晓佳 黄敏 闵晓黎 金维捷

摘要:目的探究与分析通腑汤灌肠促进坏疽穿孔性阑尾切除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方法选取本院自2013年10月—2017年11月收治的60例坏疽穿孔性阑尾炎手术住院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与治疗组30例,对照组术后予石蜡油灌肠剂,治疗组术后予通腑汤灌肠,对比2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结果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排便时间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結论通腑汤灌肠对坏疽穿孔性阑尾炎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有明确作用,效果优于石蜡油灌肠剂。

关键词:阑尾切除术后;通腑汤;灌肠

中图分类号:R656.8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8)06-0098-02

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是最多见的急腹症[1]。急性阑尾炎发病较急,并且发展迅速。坏疽穿孔性阑尾炎,是一种重型阑尾炎,阑尾壁坏死或部分坏死,阑尾腔内积脓,压力升高,阑尾壁血液循环障碍,极易破溃穿孔,穿孔后感染继续扩散则可至急性弥漫性腹膜炎。外科手术是治疗阑尾炎的主要手段,术前禁食、病程中脓液进入腹腔、术中的操作、术后镇痛易造成胃肠功能紊乱,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通常需要更长的时间。我院在外科手术后采取通腑汤灌肠获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自2013年10月—2017年11月收治的60例术中病理诊断为坏疽穿孔性阑尾炎手术住院患者,排除了合并严重心肺肝肾疾病者,排除了合并传染性疾病、妊娠及哺乳期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所有患者年龄在19~60岁之间,对照组术后予石蜡油灌肠剂,治疗组术后予通腑汤灌肠,对比2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的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2组一般资料见表1。

1.2 方法2组均开腹行阑尾切除术治疗,术后均给与抗炎补液等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术后8 h开始给通腑汤灌肠治疗。通腑汤药物组成:大黄后下10 g,芒硝冲5 g,枳实15 g,厚朴15 g,陈皮10 g,半夏10 g,木香10 g,乌药10 g,川楝子15 g,炒莱菔子20 g,当归15 g,白芍10 g,每剂浓煎200 mL由云南省中医医院药剂科提供(药材中加入清水约500 mL浸泡15 min,武火煎沸后10 min,加入大黄,并改用文火煎10 min,将芒硝冲入汤药中)。中药间隔滴入,每次100 mL,间隔时间为8~12 h。每次直肠灌注药物前,将药物加热至37℃~38℃,患者取侧卧位,臀部抬高10 cm,肛管插入肛内大约15~20 cm,将中药煎剂缓慢滴入肠腔,滴完后药液保留1 h左右。直至术后排气排便、肠功能恢复。对照组术后8 h开始使用石蜡油灌肠剂100 mL灌肠,注入速度为10~15 mL/s,纱布或绵纸轻压肛门5 min。

1.3 观察指标观察2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及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标准为:腹部听诊部位不少于4处(左右上腹、左右下腹和脐周),每次时间2 min,平均每分钟听到3次以上。

1.4 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差异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P<0.05作为有显著差异意义的检验标准。

2 结果

2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排便时间见表2。

3 讨论

阑尾炎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为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腹胀、矢气不通等。胃肠功能障碍直接影响术后机体的恢复,增加了术后肠粘连,术口感染的可能性。并且会增加患者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如果术后腹胀持续甚至加重可引起患者的严重不适及呼吸困难、下腔静脉血液回流受阻、易于发生阑尾残端结扎线脱落、阑尾残端瘘和腹壁切口疝等并发症,因此尽快恢复患者胃肠功能和正常饮食,减少术后并发症,是促进病人康复的重要环节,肠鸣音恢复、排气、排便则是胃肠功能恢复的重要指标。

胃气受阻,气机不调,血运不畅,经脉受阻,瘀血久滞肠内,腐肉酿脓,发为肠痈,肠痈总的病机为气滞血瘀,湿阻热壅,病机特点是热毒瘀结,不通则痛,在治疗上讲究“六腑以通”为用,通腑泻热是治疗肠痈的关键[2]。通腑汤由大黄、枳实、厚朴、陈皮、木香、乌药、川楝子、炒莱菔子、当归组成,具有通腑泻热、行气活血之功效。将通腑汤给药方式确定为最简单的治疗手段--灌肠,既可避免了服药后腹泻,恶性呕吐等胃肠道不适症状,又可促进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早期恢复,预防术后腹胀、肠粘连、肠梗阻等,方法简便易行,且疗效肯定,无副作用。为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缓解和治疗术后腹胀提供了良好的治疗方法。

通腹汤灌肠能够促进坏疽穿孔性阑尾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效果优于石蜡油灌肠,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吴在德等.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91.

[2]李乃卿.中西医结合外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533-537.

猜你喜欢
灌肠
红藤汤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护理体会
中药灌肠治疗放射性肠炎的系统评价
灌肠排毒不靠谱,重者可致肠穿孔
刻意灌肠不可取
灌肠在消化内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灌肠” 治疗有副作用吗
灌肠机专利技术综述
每天灌肠活过100岁?
化瘀散结灌肠液辅以物理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62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