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内针结合隔姜灸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30例

2018-12-27 09:10杨沫黄瑞信石瑜吴志明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8年6期

杨沫 黄瑞信 石瑜 吴志明

摘要:目的探讨皮内针结合隔姜灸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方法选取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30例,予以皮内针埋针法,刺入焦顺发头针双侧生殖区、双侧足运感区,耳穴的前列腺、尿道、肾、三焦、膀胱、内生殖器,其中耳穴刺激部位两耳交替,每次选择三穴刺激,隔日1次,15次为1个疗程。结合隔姜灸中极穴、关元穴、膀胱俞、肾俞,隔日1次,15次为1个疗程,观察1个疗程。结果经治疗,30例患者中,治愈7例,有效1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6.7%。结论皮内针结合隔姜灸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疗效较好,操作简便,值得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皮内针;隔姜灸;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中图分类号:R697+.3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8)06-0099-02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中老年男性常见疾病之一,随着迈进的人口老龄化,发病人数日益增多。有关前列腺增生的发病机制研究颇多,但病因至今仍未能阐明。其症状表现为小便次数增多,尤其是夜尿频多;排尿困难,包括排尿困难,排尿费力,尿流中断,排尿不尽,尿流变细;若因气候变化、劳累、饮酒、房事或感染等,还极易引起尿潴留,造成极大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笔者从2017年3月至今收集30例前良性列腺增生患者,予以皮内针结合隔姜灸疗法,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30例患者均选自云南省中医院泌尿外科及针灸门诊。年龄最小46岁,最大85岁,病程长短最长20a,最短1月。

1.2 诊断依据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制定的诊断标准:①临床症状:排尿等待而难出,尿频,尿线细,夜尿频,尿后余沥不尽②直肠指检:前列腺增大③超声检查:前列腺形态变大且饱满,内外腺厚度比异常,>2.5∶1。

1.3 排除标准①不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②合并有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者,精神病患者,皮肤过敏,出血性疾病患者;③尿道畸形、尿道狭窄、神经源性膀胱疾患、怀疑前列腺癌变患者;④心理性尿失禁及病情严重需要手术者。凡符合上述任何一条的患者,予排除。

1.4 治疗方法

1.4.1 皮内针穴位选焦氏头针双侧生殖区及双侧足运感区,生殖区位于额角处向上引平行于前后正中线2cm长的直线、足运感区位于前后正中线的中点旁开左右各1cm,向后引平行于正中线的3cm长的直线,耳穴选取前列腺、尿道、肾、三焦、膀胱、内生殖器,耳穴刺激穴位两耳交替刺激,每次选择其中3个穴位,操作方法:嘱患者暴露体位,施术者常规消毒,嘱患者放松,消毒穴位后,施术者用镊子夹住胶布固定式皮内针,对准所选穴,在穴位上,快速按压胶布,使针迅速刺入所选穴位。每次可留针24h,每隔4h,可轻按埋针处2min,加强刺激。隔日一次,15次一个疗程。患者注意皮内针刺激期间,埋针处不宜水浸泡,用手刺激穴位时,要注意手的卫生。

1.4.2 隔姜灸刺入皮内针后,患者取仰卧位,嘱其放松心情。取鲜姜一块,切成厚度为0.3cm,圆形片数片,在姜片中央用刀片刺数个小孔。点燃大艾炷置于姜片上,将姜片置于关元、中极穴上施灸,连续3~5壮艾炷,再嘱患者俯卧位,将姜片置于膀胱俞、肾俞,使温热透入皮肤,当艾炷燃烧患者有烧灼感时,用0.1cm厚的薄姜片垫在厚姜片下,以患者穴区有较强的温热感,泛发红晕但不烫伤患者肌肤为度,隔日1次,15次1个疗程。

在治疗期间,宜多喝水,勿憋尿,忌辛辣刺激食物,忌酒,保持个人卫生及身心健康。

1.5 疗效标准疗效标准:按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的标准评价疗效。治愈:小便通畅,症状体征消失,超声检查患者前列腺大小比治疗前明显缩小或恢复正常大小;显效:症状及体征改善,超声检查患者前列腺增生较治疗前稍有缩小;无效:症状无改善,超声检查患者前列腺没有大小变化[5]。

2 结果

30例患者中,治愈7例,显效1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7%。

3 讨论

良性前列腺增生在祖国中医范畴中属于“癃闭”、“淋症”,本病多因肾阳不足,命门火衰,三焦气化失司,阳衰无以化阴.膀胱气化无权所致,病位在膀胱。皮内针疗法是以特制的小型针具(图钉型和麦粒型针具)固定于腧穴部的皮内或皮下进行较长时间埋藏的一种疗法,又称埋针法,是古代留针方法的发展[3]。皮内针治疗将传统针刺疗法和皮内针疗法有机的结合起来,在治疗中采取长时间留针,使针刺刺激的时间延长。可以更好地激发经气,祛除邪气,从而加强了调节疏通经气的作用,又使患者易于接受。选穴上选取焦氏头针双侧生殖区配足运感区,头为诸阳之会,手足六阳经均上行于头面,头为精明之府,脑为元神之府,皮内针刺激生殖区配合足运感区,有效的控制前列腺,改善夜尿频多、尿频尿急的症状。《灵枢·口问篇》云:“耳者,宗脉之所聚也。”耳通过经络与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相联系,耳与脏腑息息相关[4]。各脏腑组织在耳廓均有相应的反应区,刺激耳穴,对相应脏腑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耳穴选取前列腺、尿道、肾、三焦、膀胱、内生殖器,直接作用于患病病位,意在疏调三焦,清热利水通淋,补肾益气益精。艾灸本身有强健补虚的作用,灸关元、中极、膀胱俞、肾俞,培肾固本,补气回阳,理气活血、通调冲任,阴得阳以生,肾中精气盛而病自愈。生姜有姜辣素及多种挥发油,降逆止呕,祛风散寒,结合艾灸温通双补,共奏温阳补肾,化气利水之功,收效甚好。当然该临床操作要求施术者理论基础知识扎实,并注意消毒问题避免施术过程中感染。笔者认为,良性前列腺增生作为一种常见男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但由于药物和手术治疗均需较高的医疗费用,且有一定的副作用,故有症状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患者,应积极及时的进行治疗,皮内针结合隔姜灸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效果较为显著,且治疗过程强壮补虚保健,防止其他疾病,操作简便且副作用小,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2]ZY/T001.1~001.9-94,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準[S].28.

[3]丁习益.皮内针疗法的临床应用[J].上海针灸杂志,2010,29(6):414.

[4]金晓飞,冀来喜.针灸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和前列腺痛的临床研究[J].中国民间疗法,2008,16(5):9.

[5]刘川.艾灸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4,9(30):243-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