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蜗居

2018-12-28 03:55张为民
上海商业 2018年12期
关键词:换房住宅住房

文/张为民

近日,参加朋友聚会。席间,朋友小杨说,她儿子最近在松江佘山买了一套带花园的独栋别墅,上下三层,近300平方米,引来无数艳羡的目光。

房子似乎是上海人永恒的话题。只要几个上海人聚在一起聊天,不管什么话题,七绕八绕最后总会说到住房:张三又买了一套复式房,李四在市中心买了三室一厅,王五动迁在泗泾地区分得了两套房。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上海人聚在一起也总是会谈到房子,不过那个时候大家谈的不是买房,谈得更多的是由于蜗居而引发的家长里短:张家媳妇为住房与婆婆大吵一顿,李家小儿子因结婚无房,到手的媳妇飞了。抑或是王家换了住房,刘家额角头碰到天花板,单位分了新房。

那一时期的上海,居民住房条件十分恶劣,又正值知青返沪的高峰,住房困难进一步加剧。一家数口挤在区区几平方米的阁楼里,床上、地上都睡满了人,外面下大雨,家里下小雨,这是当时许多上海居民住房情况的真实写照。

资料显示,1949年至上世纪70年代末,上海住宅发展十分缓慢,人均居住面积仅增加了0.4平方米,到上世纪70年代末,极端困难户达到45万户,“住房难”几乎成为当时上海的天字第一号难题。

《蜗居》这部电视剧很形象地再现了这一窘迫的景象。

整部电视剧围绕着住房展开:越江而视,高楼大厦相互拥挤在这个城市中。刚刚大学毕业的郭海萍和苏淳拖着简单的行李来到了藏在城市中的一个狭窄里弄里,简陋、破败,晾晒的衣服如彩旗般铺展开来,这就是他们将来新家的所在。属于他们的屋子只是一间10平方米左右、老式住房后加的阁楼,卫生间和厨房都是跟邻里共用的。海萍和苏淳放下行李就热火朝天地开始了大扫除,就算是公用的马桶,海萍也都一丝不苟地清洁干净。劳累过后,二人四仰八叉地倒在了一张仅比单人床宽一点的床上。苏淳不禁在斗室中开始畅想未来: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也许是海边的别墅,夫妻二人悠闲地躺在沙滩椅上,孩子在旁边堆着沙堡……

其实,彼时比他们住房更拮据的大有人在。1991年出台的《上海市住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规定,人均2.5平方米居住面积才属于住房特困户。须知2.5平方米放不下一张双人床。那时,不少青年男女婚后不得不和老人挤在一间屋子里,中间拉一块布帘就是两代人的房间,甚至两条长板凳、一块门板就成了当时的一张床,还有的人家为了一块狭小的空间,兄弟间大打出手、反目成仇,甚至闹到了法庭。

我一个朋友的哥哥从外地农村回沪,按当时的政策必须上海有住房,才能办理落户手续。在其他兄弟姐妹都不同意让这位哥哥落户的情况下,这位朋友出于同胞手足之情,让哥哥落户在她家。原先说好是挂户口不居住,等到落户手续都办好后,她的那位哥哥变卦了,未经她同意,就私自在客厅里搭起了架子床,一家三口名正言顺地安营扎寨了。更可气的是那位哥哥常常反客为主,仿佛他才是家里的主人。小小的一室一厅,住着两家人,其中种种生活不便,难以言喻。 “烧香赶走和尚”,她只好喟然长叹,暗自流泪。

前不久,上海社科院张泓铭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记得当年我住的阁楼逼仄狭小,名义面积16平方米,最矮的地方只有60公分,最高1.8米。这样的房子我住了10年。我们这一代很多人都是类似的情况,不少人全家挤在亭子间阁楼里,甚至更糟。

1983年,中国第一栋鸳鸯楼在上海普陀区落成,作为大龄青年的结婚过渡房,切实解决了当时一些大龄青年的婚房困难,但住房依然是上海最大的生活难题,因而一部分上海居民也动起了脑筋,在电线杆上或公交车站旁贴小广告,到马路边的换房自由市场去碰碰运气,在房屋不能上市交易的计划经济时代,换房成了当时市民解决住房困难、家庭矛盾和邻里纠纷的一个主要途径。

换房子是一件复杂的事情。首先要向自己房屋所属的房管部门报批,得到《住房使用交换登记证》以后,才可以开始换房。寻找房源的途径是:张贴换房小广告,写清楚自己房屋的情况,希望交换的房屋的要求,留下联系方式,然后在休息日拎着浆糊桶,在电线杆上、弄堂口以及公交车站旁四处张贴。

如果有人有意向,就会根据小广告上的联络方式联系你,然后约定接头见面的时间地点。但是靠小广告成功换房的比例并不高,后来人们发现,要换房子的人总要到居住地的房管所去办手续,所以大家都聚到房管所门口的马路上互通信息,时间长了,人越来越多,马路换房市场也就自然而然形成了。

换房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上海,到达鼎盛期,全市自发形成了近10个较大规模的换房自由市场,大家可以在这里寻找合适的交换对象。每天下班后到晚上九十点钟,这里人声鼎沸,到了星期天,更是被挤得水泄不通。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为了解决上海居民的住房困难,上海启动了旧区改造的民生工程,一片片的棚户区从上海的版图上彻底消失了,多位一体的住房保障政策让居民的住房条件今非昔比。

据官方统计,1981-1990年,全市住宅竣工面积3460万平方米,是前30年的1.72倍,人均居住面积上升到6.6平方米,比1980年增加了2.2平方米。但同居民的住房要求还是有很大的距离,住宅短缺依然严重。

1991年,上海的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和住房制度改革拉开了帷幕,在此后的10年间,竣工面积达到了11590万平方米,是前10年的3.35倍,是1980年前30年的5.77倍。2000年,市区人均居住面积达到11.8平方米,10年时间大幅度增长了5.2平方米,上海开始有居民住进了商品房。与此同时,上海市政府加大了保障性住房的政策受益面,困扰上海几十年的住宅短缺,得到了根本缓解。“居者有其屋”这个曾经的上海梦,正在梦想成真。

“君住跑道南,我住跑道北。”据媒体报道:近日,上海市一套“跑道房”火了。这套77.88平方米的公寓有两间卧室,却隔着一条长长的走廊。原来,该套房屋为两套相对独立的居室,却属于一个“房本”,“跑道”则为楼层公共走廊。也就是说,我要从自己家的一个房间去到另一个房间,当中需要经过无数邻居的大门,可以说很拉风……

业内人士表示,该户型诞生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正是我国房地产市场快速增长之时,许多住宅“并无户型设计可言”。但从实用性上来说,这套房子可以称为“婆媳关系改善型”住宅,不仅适合和公婆同住,要是两个人吵架,不远不近的距离也很适合冷静。

有人说,如今换房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蜗居年代的烦恼也远去了,但是曾经的记忆还深深留在千千万万老上海人心里,那是挥之不去的历史。

猜你喜欢
换房住宅住房
客观理性看待“小麦换房”
客观理性看待“小麦换房”
城镇居民住房分布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
聚焦两会!支持合理住房需求,未提房地产税!
【金秋争鸣话题约稿】《你是否也会考虑换房旅居?》
Jaffa住宅
走街串巷找住房
爱“换房”的寄居蟹
挂在“树”上的住宅
MHS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