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在书法实践中如何高效把握形准

2018-12-29 09:30荆雪子
艺术评鉴 2018年18期
关键词:临摹教学方法

荆雪子

摘要:书法学习,从古至今都离不开临摹的话题,临摹会贯穿学书的始终。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今人临摹条件远优于古人,却出现观察不细致,临摹基本功不扎实,形准都难把握等问题。文章以隶书学习为例,试阐述在书法学习的准确性临摹阶段,通过培养学书者对书法作品的个体分析意识、整体分析意识和比较分析意识,提高学书者的深入观察能力和技法表现基本功,让书法学习更系统与规范。

关键词:临摹 教学方法 形准 艺术规律

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17-0030-03

明代解缙有云:“学书之法,非口传心授,不得其精。大要临古人墨迹,布置间架,捏破管,书破纸,方有功夫。”可以说书法学习,从古到今都绕不开临摹的话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今人临摹条件远优于古人:我们可以快速、高质量获取书法资源;可以通过各种现代设备将书法作品任意放大缩小,将作品的形态气韵、书家的笔墨情致尽收眼底。然而,以笔者近年的教学经验来看,目前书法学习的现状却是急功近利多于脚踏实地,临摹的技法尚未扎实就急于创作,造成根基不稳、发展乏力的困境。基于这种现状,本文以隶书技法学习为例,着重探讨临摹里的读帖与准确性临摹阶段中,如何高效率把握形准的问题。试图在人们注意力资源有限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探索科学有效的临摹方法,让书法学习更系统与规范,从而更好地进行书法艺术创作。

关于临摹的含义与方式,已有多篇文章详细论述,在此不作赘述。准确临摹是学书初期的基本功,其中形准是基础中的基础。所谓写“像”的目的不是为了简单的复制形态,而是要培养学习者的深入观察能力和技法表达能力,体会点画之间的丰富性与多变性,进而掌握所学书体的书法艺术规律。南朝书法家王僧虔的《书论》有云:“纤微向背,毫发死生”。所以写“像”不是目的,是一种能力,是学习书法、掌握规律的基本素养,也是每一位学书者经过长期思索与锤炼,走向创作,形成个人风格的根基,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王羲之有云:“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先,然后作字”。书法技法的学习,细致读帖的过程必不可少。读帖不能止步于“读”,更应将分析解读过程记录下来。读帖本质上是帮助学生提高观察能力、提高临摹准确度的过程。对于大多书法作品,我们可以通过总分总的方式进行解读,即先从宏观上把握作品的艺术风格,包括用笔方法、结体特征、章法气韵等特征。然后着重进行单字分析和局部分析,通过不同角度的剖析,详细分析其用笔结字中的细微变化,最后回到全局把握,掌握艺术规律。其中,对于如何准确把握形准,笔者认为有以下三点:

一、培养个体分析意识

单个字的分析是重点,也是难点。具体方法是观察笔画与笔画之间的比例关系、笔画与空间之间的收放关系,前者包括长短、粗细、曲直、位置、角度等,后者则把空间量化为具有一定粗细长短的笔画,判断的方式可以归为前者。通过这样的观察角度和判断方式,可以高效率准确把握字形结构和内部笔画的分布规律。

以隶书为例,汉隶成熟期的经典作品《曹全碑》的结体特征可谓独具魅力,如果说结体构形呈方扁状是隶书的共性,那么《曹全碑》中很多字形结构可谓扁到了极致。如图1中的“七”字:看似简单的“七”字里,按笔画构成仅有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的三段笔画,如何表达出作品中扁到极致又不失协调稳定的形态,就看能否把握好各方向笔画的比例关系。第一笔是隶书里典型的横波画,跌宕俊逸,主笔颀长,曲直相协。从起笔圆中寓方,行笔向上,线质圆实饱满,力量从重到轻,到三分之一处转变方向,向下行进的同时保持笔画细劲。最后三分之一段,从提到按,向下发力,笔画上边缘线平缓向下,下边缘线起伏较大,形成燕尾波势,调整笔锋,转变方向,上提自然出锋。

第一笔完成后已形成一个标准,之后的笔画无论长短、粗细、曲直、呼应都需要以第一笔为参考进行衡量判断。要想把握极扁的形态,重点看第二笔较之第一笔的起笔位置。比如“七”字里的第二笔短竖,长度不足横画的三分之一,仔细观察起笔位置并不是在横画中间,而是在横画三分之一偏右的位置,短竖探出横之上的长度是整个笔画的二分之一左右,起笔偏方,从重到轻,体势略像左弧并有轻微欹侧之势。最后一段笔画,从视觉上看,与短竖的长短接近,起笔与短竖焊接,体势略向下倾斜,收笔前调整方向,向上提笔轻收。笔画的粗细可参考长横中段,较之略重,渐行渐提,在长横三分之二略向右的位置收笔。

如果只解读笔画,那么写到这里就该停笔,但我们眼中不能只有笔画,没有计白当黑的空间意识。我们若量化空间,把横向的两个笔画之间的空间也看做一个具有粗细长短曲直轻重的“笔画”,那么“七”字里的空间应是一个较之笔画本身最重的一笔。它本身比各个笔画最重的地方还要重一些,是最后一笔的一倍半左右的宽度。这样的量化,让我们很好的把握住“七”的字形,既能写出《曹全碑》突出主笔,拉长横势的极扁之态,又不会因为扁而忽略空间的收放。

二、培养整体分析意识

按照以上的观察角度和分析方法,我们可以准确地掌握作品中单个字的构形。但是一部经典作品往往都是一篇和谐统一的整体,字与字、行与行之间,顾盼生姿,互相牵制,既有对立又有统一。如果只着眼于单字的形准,互不相连,一字是一字的标准,无法把握整篇的节奏韵律,无法达到由形入神、形神兼备的递进。这时我们需要把视角放宽,从单字到字组到局部,慢慢扩大视野,形成整体意识,理解作品中巧妙生动的神韵是通过一字之内的点画运动,字与字之间的顾盼生姿,甚至行与行之间的呼应关系。所谓,求工于一笔之内,寄情于点画之间。

以汉隶另一部经典作品《张迁碑》为例。这部作品中的波、磔故意用“敛笔”,使字形纵而不肆方峻整拓。尽管有波势,但没有夸张的向左右伸延,而是欲放纵却又故意将笔敛回,结体特点稚拙有趣。

如图2所示,《张迁碑》中张仲二字是作品中的一個字组,在文中是上下的关系。两字从结构上虽皆属左右结构却有不同的形态特征:“张”字总体呈方整之态,左右紧凑,疏密有致。左边“弓”上紧下松,开张挺立,右边“长”重心偏下,朴拙雄厚。仔细品味,每个点画都各具姿态,粗细不一,呼应强烈,动感十足,最后的竖提和捺画短巧而厚重,整个字流露出巧拙之趣,意态憨足。“仲”整体字形扁状,左轻右重,左右之间疏可走马,左半部整体具有右侧之势,制造险情。为了平衡险绝,使字心复归平正,且不至于左右松散,右边“中”字的第一笔竖画短粗厚重且具有与单人旁对立的斜势,横折部分提笔渐轻,中竖更是靠左分割空间,再次凝聚字心重量,使“仲”字左右两部分,虽相隔甚远却松而不散,整个字从左到右,形成疏密疏的分布状态。与“张”在笔画分布上形成完全不同的布局,致使二字虽都是左右结构却各具姿态,上下形成方扁、密疏、穿插、实虚的对比关系,节奏感较强,虽朴厚却到处充满活泼之趣。

如果把二字作为一个整体看待,那么“仲”字里的“中”的第一笔竖画是两个字里全部点画中最厚重的部分,其次就是“张”里最后一笔捺画。最轻的地方是“张”的“弓”里第一笔横折的折的部分,那么其他笔画在书写时就要有意识地控制力度和疏密关系,不能超越里面的“最”。此外,写“仲”要以“张”为参照进行判断,起笔书写单人旁时的粗细程度就不应超过“张”字右边“长”的第三横的分量。除了轻重,还包括长短粗细疏密欹正曲直等,都会产生参照,否则就无法准确把握作品的收放与层次。

所以,如果用整体意识去观察一部作品,不止在单字内部基本点画间有非常丰富的对比关系,在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甚至在整部作品之中,都由笔画为基本单位,在互相之间形成牵制关系,大小、粗细、轻重、疏密、长短、曲直、向背相向、欹侧平正等,所有的对立关系都是在互相牵制、互相对比中成就彼此,互利共存,这是我们在把握形准时尤其需要关注的。

三、培养比较分析意识

经过以上训练,已初步掌握对作品的单字形准与整体风格特征的把握能力。若想从几部经典作品的学习中掌握一种书体的书法特点和艺术规律,需要在其中进行比较分析,培养比较分析意识。在对每部作品的整体风格和基本技法都熟悉掌握的情况下,可以试着对比不同作品中相同的字或相似的组成部分。例如同为经典汉隶作品《曹全碑》《张迁碑》《礼器碑》《石门颂》中都存在的“君”字,思索一个字在用笔与构形上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具体到基本点画之间的位置与比例和点画与空间的状态,呈现出怎样不同的收放关系,造就了不同的书风特点。

例如《曹全碑》里的“君”,线质多圆融,横画多弧势,突出左展波挑,“尹”与“口”交错穿插,曼妙多姿;《张迁碑》里的“君”方峻古厚,平中寓奇,“尹”与“口”体势对比强烈,字心下移,憨态可掬;《礼器碑》中的“君”笔画质感细劲刚健,字内空间开张疏阔,整体俊挺宽博气息通畅;《石门颂》里的“君”,线质遒劲苍浑,跌宕起伏,虚大于实,笔画似断非连,顾盼多姿,豪迈空灵。有趣的是,它们即使形态各异,却都是在符合艺术规律和共性法则的范围内进行的变化。

颜真卿在《记张旭笔法十二意》中论道:“结构点画或有失趣者,则以别点画旁救之”。这样的分析意识既掌握了书法艺术的共性规律,又从本质上理解了如何变化形成独立的审美价值,获取经典作品内在的严密性、精准性和规律性。

先树立意识,再进行训练,进而形成能力。通过以上实例分析,从个体到整体再到不同作品之間的比较分析,能够切实有效的把握每部作品中的形准,提升整体观察能力和技法表现基本功,继而提升对书法的认知与艺术鉴赏能力。用李可染先生的话讲:“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以最大的勇气打出来”,真正做到“眼到”“心到”“手到”。身处现代生活的我们,能够运用各种辅助训练的工具与方式,科学高效地学习古人的技法与书艺。同时,在临帖过程中要不断挖掘和塑造独具个性的表现,始终保持强烈的吸纳能力和变通意识,探索能够表达自我风格的书法语汇。只有这样,我们在创作阶段,才能将临摹所学融会贯通、为我所用,书写时代和时代中的自我。

参考文献:

[1]钟明善.中国书法史[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17.

[2]钟明善.钟明善书学论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3]上海书画出版社.历代书法论文选[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

[4]尚天潇.中国书法临摹研究[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16年.

猜你喜欢
临摹教学方法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高职院校音乐选修课信息化教学方法与实践探索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高中美术课堂临摹训练研究
浅谈北京十度之行对中国山水画写生与创作的感受
一种便利型的红外临摹绘画辅助笔
一种临摹用的红外描线笔设计
试论美术教学中的临摹与创新